我国法律规定的交通事故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交通事故伤害。而一般要将交通事故认定为工伤的话,必须要符合规定的条件。那么,在司法实践中,交通事故构成工伤要符合什么条件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吧。
一、交通事故构成工伤要符合什么条件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这里须满足两个条件:
1、时间条件为上下班途中;
2、特定对象条件为机动车伤害。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都属于工伤。
职工受企业领导指派出差联系业务,属从事本单位的工作,外出期间应视为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发生交通事故无论有无责任或责任大小,只要不属自杀、自残行为,都应按照工伤保险实行无责任赔偿原则进行工伤认定。对这种情况的处理应和上下班交通事故的工伤认定同等对待。
二、哪些交通事故不能认定为工伤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因犯罪伤亡的。
2、违反治安管理。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机关是公安机关,是否违反治安管理应当由公安机关的治安处罚决定来判断。工伤认定部门是劳动保障部门,没有对行政相对人作出“违反治安管理”的结论。所以,如果工伤认定部门作出“违反治安管理”的结论并据此认定“非工伤”,就显然没有法律依据。
3、无证驾驶车辆的行为。
《安全法》第七章中,以例举的方式规定了各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其中就包括无证驾驶车辆的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处罚。”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要是遭遇了交通事故的话,此时是否能认定构成工伤,还需要看有没有满足交通事故构成工伤的条件。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形,建议尽快向专业的机构申请进行认定,确认构成工伤之后,才能在交通事故赔偿不足的情况下,申请工伤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