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向借款人讨债有几种方法

最新修订 | 2024-07-06
浏览10w+
李迎律师
李迎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8万人
专家导读 1、和解法。债权到期或即将到期时,债务人暂无能力偿还债务但有还款诚意的,债权人可以就履行债务的期限、方式、数额等同债务人进行磋商,敦促债务人履行债务或签订还款协议。2、调解法。3、仲裁法,诉讼就是打民事官司。
债权人向借款人讨债有几种方法

在欠债人没有如期还债时,债权人要及时向欠债人追讨,避免过了诉讼时效,而导致债权不受法律的保护。从方法上看,债权人向借款人讨债有几种方法呢?债权人在向债务人讨债时,要注意防范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要想防范这些债务风险,债权人向欠债人讨债需注意哪些问题?对此,本文将一一为您介绍。

一、向借款人讨债有几种方法

债权人向欠债人讨债可通过下列方法进行:

1、和解法

债权到期或即将到期时,债务人暂无能力偿还债务但有还款诚意的,债权人可以就履行债务的期限、方式、数额等同债务人进行磋商,敦促债务人履行债务或签订还款协议

如果该债权有抵押担保或者有第三人提供担保的,债权人可与抵押人或者保证人进行协商,也可请第三者“牵线搭桥”,使抵押人以足额的抵押资产抵偿债务,或者由保证人来代偿债务。

2、调解法

债权人可向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解申请,并经调解达成协议。对于签订协议后债务人又反悔或部分反悔的,债权人可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

3、仲裁法

仲裁有利于当事人之间迅速解决纠纷。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债务纠纷,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当事人之间大多没有激烈的对抗性。另外,申请仲裁的费用一般比提起诉讼的费用低。

4、诉讼法

诉讼就是打民事官司。对一些较为复杂、对方当事人较难对付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很难解决的案件,债权人就可选择诉讼程序来解决。

5、申请支付令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如果债务人在规定日期内不自觉履行义务,又不提出书面异议,债权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讨债需注意哪些问题

讨债前要认真了解债务人有关情况,收集信息和资料,在请教顾问、专家基础上,确定讨债的方法、策略。

1、讨债中防止逃债

债务人为了逃债,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形:

(1)企业兼并、倒闭、撤消,法定代表人更换,新负责人不明前情,推卸不管;

(2)债务人将资金汇入所立账户,秘密账户或其他单位,难以查寻冻结;

(3)债务人准备将商品转移、处理,换上代销商品,难以用于抵债;

(4)公款私存、公物私名,频繁地变更经营场所;

(5)企业不清算就擅自关闭;

(6)虚拟注册资金,虚拟投资主体。

2、讲究技巧、策略

讨债前要认真了解债务人有关情况,收集信息和资料,在请教顾问、专家基础上,确定讨债的方法、策略。讨债中要振振有词,咄咄逼人,要善于抓住对方把柄,攻其薄弱环节,出其不意,以决制胜。针对不同性格的债务人,采取不同的策略,如对“强硬型”的,运用沉默策略,软硬兼施策略;对“固执型”的可采用试探策略,先例策略。

3、充分妙用“情”、“理”、“利”、“法”

“动之以情”:凭着多年积淀的友情,只要说到伤心为难处,对方不会不有所考虑。“晓之以理”:情中寓之以理,晓之以利害,以理服人。“辅之以利”:在事实基础上给客户一定的让利,保本舍末,或许能激起客户有效回款的积极性。“诉之以法”:山穷水尽,仁至义尽,别无选择,诉之以法。

在看完上文内容后,相信您对有关“向借款人讨债有几种方法”以及“讨债需注意哪些问题”的问题能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希望这些内容能够给您带来帮助。债权人在向欠债人讨债时,要注意选择正确的讨债方法,不要在一时冲动之下构成非法讨债,不仅不能讨回债款,还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在债务人的态度很恶劣时,债权人要及时收集证据,提起债务纠纷诉讼。在此过程中,如果您有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向专业的债权债务律师咨询解决办法。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4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78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债权人向借款人讨债有几种方法
一键咨询
  • 148****77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5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8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7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5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6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5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2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1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4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3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5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2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5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4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南京188****876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224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2****342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债权人讨债的方法有哪几种
债权人讨债的方法:1、和解法。2、调解法。3、仲裁法。4、诉讼法。5、申请支付令法。(六)申请先予执行法。(七)申办强制执行公证法。(八)优先受偿权法。(九)保证人优先追偿权法。(十)位追偿法。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债权人追讨债务有哪几种方式
解决欠款纠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其实,还有一种简单的方式即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此方式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只要符合: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债权人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10w+浏览
债权债务
人失踪债权人向谁讨债?
民法通则第二十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第二十一条规定,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人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
10w+浏览
债权债务
讨债时联系不到债务人向谁讨债
债务人失踪,根据我国民法对失踪宣告的规定,作为债权人的你作为债务人的利害关系人,在债务人持续失踪下落不明2年以后,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债务人失踪,在法院作出失踪宣告以后,债务人的债务将经由财产代管人就失踪人的财产进行赔偿。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债务人死后向谁讨债
债务人的债务属于夫妻共有债务的,死亡债务人的配偶负有偿还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债务人死亡债权人向谁讨债
(1)债务人死亡,可向其配偶追偿。债务人的配偶是否承担债务,要根据该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来确定。如果该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那么债务人去世后,债务人的配偶应当承担债务的履行。(2)债务人死亡,原则上应从死者遗产中偿还。继承人在继承死者遗产的同时,也负有清偿债务的义务。
29浏览
讨债公司向债务人家属讨债合法吗
合法。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15浏览
怎么向债权人追讨债务
解决欠款纠纷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诉讼只是其中方式之一,在此想重点提示一下对诉讼的正确认识:对债权人来说,如果协商调解无法索要欠款,就会想到起诉,但对于此类纠纷,不要单纯的认为,诉讼就必须要走繁琐的立案、开庭、判决等程序。
12浏览
担保人是否有权向借款人追讨债务
担保人有权在借款人违约时承担责任,并有权追偿其为借款人代偿的债务。担保人可根据法律程序向法院提出控诉以追回债务。但追偿金额仅限于实际履行的担保责任范围内,超出部分无权追偿。
47浏览
借款人去世,能否向其家人追讨债务
借款人在不幸离世后,债权人可向其家属追讨债务。继承人需在其继承遗产价值范围内清偿死者税费和负债。若债务超过遗产价值,继承人自愿偿还不受此限,体现了法律对善意清偿者的宽容。
45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8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律图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务纠纷 > 债权人向借款人讨债有几种方法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