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试用期约定不当的法律风险

帮助5人 3.6w浏览 匿名 2020-10-04 河南郑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应执行以下规定:
    (一)试用期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约定,不得由一方强制约定。
    (二)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三)试用期的具体期限按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确定。
    (四)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企业不得在劳动合同期限外约定试用期,或者对劳动者先试用后签劳动合同。
    (五)用人单位对工作岗位没有发生变化的同一劳动者只能试用一次。
    (六)用人单位对新招用的职工,在试用期内发现并经有关机构确认患有精神病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七)试用期不得单方延长。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不符合规定,超过规定的试用期时间不具有法律效力,在规定的试用期以外行使权利,则该权利无效,用人单位就不能利用试用期来保护劳动权益。
    全文
    13 2020-10-0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97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试用期约定不当的法律风险
一键咨询
  • 136****24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8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5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8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0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0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7****37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1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4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0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4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6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1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3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0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3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3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3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6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8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3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3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6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5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3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1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0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3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0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4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7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1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2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5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0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7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5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2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7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2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0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3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5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2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6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4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0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7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7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56****466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8****258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5****146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单独约定试用期有什么风险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如果单独订立“试用期合同”,则相当于订立了一份没有试用期的合同。由于没有试用期,企业不能行使试用期特有的解除权(在试用期间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很可能导致企业留用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员工或承担违法解除的后果。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试用期存在法律风险具体有哪些
1、“试用期”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风险2、“试用期”内单签“试用合同”风险: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视为公司与劳动者签订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间即为劳动合同期限。3、“试用期”内不缴纳社保费用风险。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劳动者试用期常见法律风险问题
试用期也在劳动合同期内,公司也应该为员工购买相应的社会保险.在试用期内随时离职,不必承担违约责任.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危险驾驶罪在押多少天解除
[律师回复] 解析:
1.在涉嫌危险驾驶的案件中,刑事拘留期限通常为10日至14日。
2.公安机关在对被拘留者进行评估之后,若认为其行为已构成犯罪,需进行逮捕,应在拘留期满后的三日内,向人民检察院提交审查申请,并获得批准。
如遇特殊情况,需进一步延长审批期限时,可将延长时间范围扩大至一日至四日。
3.对于涉及流窜作案、多次作案以及结伙作案等恶性情节的重大嫌疑人,公安机关的审查期可适当延长至30日。
4.自公安机关送达逮捕申请书之日起七日内,人民检察院有权利对是否批准逮捕进行决定。
若人民检察院未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必须在收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当事人,并将实际执行情况及时通报给人民检察院知晓。
如果案情仍需继续调查,且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条件的,公安机关应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企业应当怎样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如何约定
1、试用期是一个约定的条款。试用期是一个约定的条款,如果双方没有事先约定,用人单位就不能以试用期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就试用期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试用期条款才能成立。2、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全部的劳动权利3、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云南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如何确定的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设定中,通常需依照劳动者本人的工资水平进行适当调整。
在对比社会平均月工资时,若员工个人工资收入超过了社会平均月工资的三倍,那么缴费基数便应根据社会平均月工资的三倍进行计算;
但对于超过该范围的部分则无需纳入缴费基数计算范畴内。
相对而言,若员工的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那么缴费基数将以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为准。
具体来说:
(一)养老保险的缴纳比例为27%,缴费基数则为企业上年度参保人员的月平均工资。
(二)失业保险的缴纳比例为1.5%,缴费基数则为企业职工上年度的平均工资。
(三)工伤保险的缴纳比例会因行业差异而有所区别(从0.2%到3%不等),缴费基数则为企业上年度本企业被保险人的月平均工资。
(四)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缴纳比例为9%加1%,缴费基数同样为企业职工上年度的平均工资。
(五)大额医疗费用互助资金的缴纳比例为1%,缴费基数则为企业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24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当面扫码构成盗窃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当事人在扫描二维码后未履行支付义务的行为,被视为具备欺诈性质。
若此种情形下涉案金额相对较小且尚未达到犯罪程度,那么便不会触发刑事指控,但却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措施的处罚。
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涉案金额达到了一定程度或屡次实施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以及扒窃等行为者,将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之刑罚,并且需承担相应罚金或加处;
倘若其涉案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违法情节,将面临三年及以上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之判决,同时还须承担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等民事责任。
而对于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极为严重的违法情节者而言,他们不仅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而且还需要承担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等附加刑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11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如何避免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又称信用风险,是指证券发行人在证券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的风险,它通常针对债券而言。所谓违约风险,指的就是违反合同约定的风险可能,或者违反合同约定后需要承担的责任。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危险驾驶罪有没有前科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危险驾驶罪被认定为一种刑事犯罪行为,这意味着此类违法行为将被记录在案,也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留下案底”。
在这里,所谓的案底,是对犯罪者先前犯下的任何违法或者犯罪行为进行的记录和记载。
在严格的法律定义上,它涉及到曾经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这些犯罪档案通常由公安机关等执法机构进行保存和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犯罪记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犯罪记录制度是现代社会管理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现就建立我国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36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危险驾驶罪咋判
[律师回复] 解析:
一般而言,对危险驾驶行为的惩处以拘役和罚金为主导。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危险驾驶罪主要特指在各类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过程中出现的追逐竞赛、醉酒驾车等极端行为。
此外,一旦涉及到校车业务或旅客运输领域,如果严重超出额定乘客承载量或者严重超越法定行车速度,以及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行为,也都将被判定为危险驾驶罪,同样也可能面临法律规定的拘役惩罚以及相应金额的罚金。
值得注意的是,危险驾驶行为极易引发严重的后果,如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则可能会被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最高刑罚甚至可达至死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应当明知是罪行之一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从客体条件来看,本罪所涉及的客体应为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犯罪、查获并追回犯罪所得及收益等合法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针对主观要素而言,本罪要求行为人必须在主观上明确知晓,已经了解到该物品极有可能属于犯罪所得及其收益。
只要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被告人均应该被视为在主观上已经明知,并且这种明知的程度必须达到明确知道这是他人犯罪所得以及犯罪所得收益,而非一般的违法所得;
第三,从客观层面来看,本罪的行为人在客观方面需要实施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采取其他方式来掩盖、隐瞒相关事实;
最后,从主体条件来看,本罪的主体应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