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劳动纠纷,应该怎么办

帮助5人 3.9w浏览 匿名 2020-11-30 西藏那曲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规定于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申请劳动仲裁的一般时效为一年。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一年的时效期间还不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在有的行业,尤其是建筑业,拖欠工资问题比较突出,工人的劳动报酬很多到年底才结算;还有些劳动者为了维持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对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行为不敢主张权利。如果都适用一年的仲裁期间,不利于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本条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已经终止的情况,则没有维系劳动关系这样的顾虑,因此本条第四款作出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的规定。
    全文
    14 2020-11-3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86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劳动纠纷,应该怎么办
一键咨询
  • 拉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2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1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5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1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8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2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5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3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1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拉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1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0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8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0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6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7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8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4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5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4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0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3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4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5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0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7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5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7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6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6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8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7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1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0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8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4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5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0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6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3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3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0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1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0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3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5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6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6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6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5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88****315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5****708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1****345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怎样建立劳动关系
首先,劳动关系的建立与双方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无关,只要用人单位开始用工,则双方的劳动关系成立。无论双方是在之前还是之后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的建立只能是开始用工之日。其次,最终合同是通过双方来履行的,如果一方为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造成的结果就是为履行合同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劳动者与单位之间怎么样算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者与单位之间解除劳动关系的判定标准是劳动者是否为单位提供劳动,劳动者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途径一般有合意解除、单方解除两种,如果是合意解除的,劳动需要在辞职之前与单位就辞职事宜进行协商,协商一致则可,双方都无需支付违约金以及其他赔偿款项。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职务侵占罪单位如何索赔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我国,对于涉及职务侵占罪的案件,不允许对被告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唯一的路径是由法院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强制执行或责令被告人进行赔偿,若以退赔方式无法填补受害人所受损失,则受害人可选择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在此过程中,若犯罪分子因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导致受害人遭受物质损失,人民法院应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要求被告人进行赔偿。
对于被追缴、退赔的情况,人民法院可以将其视为量刑情节予以考量。
然而,即使经过追缴或退赔,仍然未能弥补受害人损失的,受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此时,人民法院亦会依法予以受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劳动者醉驾单位可以与之解除劳动合同吗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劳动者醉驾单位可以与之解除劳动合同吗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帮信罪是什么罪名轻者
[律师回复] 解析:
帮信罪属于一种典型的刑事犯罪类别。
所谓帮信罪,全称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这是一种涉及到使用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以及通讯传输等多项技术手段来支持他人进行非法活动的犯罪行为,其范围广泛,包含了提供广告推广服务、支付结算等一系列帮助方式,只要这些行为性质严重,都可能构成帮信罪。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主体通常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两种类型,其中,自然人需要满足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条件;
而对于单位而言,同样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从主观层面来看,帮信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的心态,也就是说,他们明知自己正在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并且这种行为有可能对国家的信息网络管理秩序造成损害,但他们依然选择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除此之外,本罪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确知晓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这既包括行为人确实知道这一事实,也应该包括行为人根据客观情况推断出的可能性。
帮信罪所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对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管理秩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4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公司之间回扣多少行贿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当公司、企业、机关及团体为了谋求不当利益而进行行贿行为,或者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向国家工作人员提供回扣或手续费等方式时,若涉及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将予以立案审查,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得缴纳罚款:
首先是行贿金额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者;
其次,假如该揭露的行贿行为是为了谋求不当利益,其金额虽然未达到20万元人民币,但有下列任一种情况存在者:
(1)行贿目的是为了获取非法利益;
(2)向三个以上的人实施行贿行为;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以及行政执法人员进行行贿;
(4)导致国家或者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严重损失。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对行贿罪的处罚】对犯行贿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
(一)多次行贿或者向多人行贿的;
(二)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
(三)在国家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中行贿的;
(四)为谋取职务、职级晋升、调整行贿的;
(五)对监察、行政执法、司法工作人员行贿的;
(六)在生态环境、财政金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防灾救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行贿,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
(七)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调查突破、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单位洗钱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自然人犯下洗钱罪行者,将依法没收其在实施毒品犯罪、黑恶势力组织犯罪以及走私犯罪过程中所获得的非法收入及由此产生之收益。
同时,还需根据具体案情判处被告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且按照洗钱金额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以下向其征收罚金。
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应判处被告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仍然需要按洗钱金额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以下向其征收罚金。
而对于单位犯下此等罪行者,将对该单位施以罚款惩罚,同时也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法律规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就劳动合同有争议怎么办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2、调解。3、仲裁。合同当事人协商不成,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4、诉讼。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销售者不知情销售假冒产品是承担责任吗
[律师回复] 解析:
若行为人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规定缺乏明确认知,那么即便其已触犯此项罪行,也并不意味着其可因不知情而豁免刑事责任。
实际上,本罪的认定条件包含两项要素:
一方面须明知所售商品为伪劣商品;
另一方面则需认识到此类商品或许属于伪劣品。
因此,不能单纯地依据行为人是否知晓相关罪名来判断其是否构成犯罪。
对于生产商和销售商而言,如在产品中掺入杂质、假货,以次充好或以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且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但不足二十万元时,将面临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同时还需承担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至两倍以下的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68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二重买卖与侵占罪怎么判刑
[律师回复] 解析:
侵占罪乃是针对无合法依据而擅自将代替保管的他人户财、遗忘物品或掩埋物品占为个人所有的行为,且数额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否则不能被认定为犯罪。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若侵占他人财产的数额介于2万元至10万元之间,则应被视为“金额较大”,已达到了应当予以追究刑事责任的程度,数额较小的则仅仅给予拘留及罚金处罚;
而当侵占他人财产的数额超过了10万元这一门槛时,就会被归类为“金额庞大”,这类情况下,罪犯将面临两年以上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以及相应的罚金刑罚。
此外,如果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可以被视为“其他严重情节”,从而加重对罪犯的惩罚力度:
1.侵占残疾人士、老年人群体、未满十四岁的未成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者的财产;
2.侵占灾区民众、移民群体、受救助对象的财产;
3.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65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劳动者醉驾单位是否可以与之解除劳动合同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劳动者醉驾单位是否可以与之解除劳动合同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帮信罪参与者不知情获利了判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使当事人对其所参与的网络犯罪行为毫不知情,若其为该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实质性的协助和支持,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无意之中,司法系统均有权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然而,对于此类案件处理结果如何,即究竟是予以不起诉处理,抑或是判处相应刑罚,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与判断。
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帮信罪”的认定并不仅仅取决于犯罪分子是否从中获取了经济利益,同时也需要考虑其涉及的资金流动规模。
因此,即便本案中的当事人并未从犯罪活动中获得任何直接收益,但倘若其涉案金额巨大,同样无法逃脱刑事处罚的法律制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择一重处】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8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与义务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安全生产方面,相关法律规定了从业者享有的诸多权益,具体如下:
首先是关于安全生产信息的知情权,其次是有权获得经过国家严格检测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职业劳动防护装备,再者就是有权对安全生产相关事项进行批判以及提出建设性建议,最后还享有对于违规指挥行动的否定权力以及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的权限。
此外,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员工还应享受及时的抢救与医疗治疗服务,同时也能得到工伤保险赔偿。
而作为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不可忽视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所在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企业的管理,严禁任何形式的违规行为;
第二,接受企业提供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努力学习并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第三,如若发现任何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应立即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主要负责人汇报;
第四,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发包或者出租给其他单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问题的,应当及时督促整改。
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不得倒卖、出租、出借、挂靠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施工资质,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支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不得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合同诈骗罪之单位犯罪认定有几种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单位合同诈骗犯罪的确定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用单位的名义实施了合同诈骗行为,而最终他获得的全部或部分非法所得都被单位占有,那么就可以判定这属于单位的诈骗活动;
反之,如果一个行为人假冒既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身份,以单位的名义实施了合同诈骗行为,并且这个行为并未得到真实法定代表人和单位的认可和追认,那么这样的行为只能算是个人诈骗犯罪。
其次,如果单位内部的自然人,无论是身处管理岗位还是普通职员,他们在职权范围之内以单位的名义实施了合同诈骗行为,并且最终这些自然人所获取的非法所得都归属于单位,那么这种情况也应视为单位的诈骗活动。
再者,如果行为人是利用单位的名义进行的非职务行为或者未经授权的行为,但在实施之后单位并没有给予追认,那么这种情况就应该被视为个人诈骗犯罪。
最后,如果一个自然人在得到单位的明确授权之后,以单位的名义实施了合同诈骗行为,并且在事发后单位给予了追认,而且最终这些非法所得也都归属于单位,那么这种情况同样可以被认定为单位的诈骗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涉及到单位诈骗的案件,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的同时,还应对单位施加相应的罚金处罚。
单位合同诈骗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各类主体,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通过虚假陈述、掩盖真相等手段,从对方当事人手中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从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有下列情形之一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寻衅滋事扰乱单位秩序刑事是违法行为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扰乱单位秩序这一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符合犯罪的定义,而仅仅被视为一般的违法行为。
具体来说,这种行为主要表现为干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导致其工作、生产、经营、医疗、教育、科研等各项活动无法正常开展,但并未给这些单位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或者其他实质性的损害。
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若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并未对相关单位造成重大损失,那么一般情况下将不会被认定为犯罪。
然而,如果此类行为已经对单位的正常运转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那么当事人很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纪律处分。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尽量避免实施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
对于任何有关此问题的疑问或者想要获取更深入的信息,建议您寻求专业律师或者相关机构的帮助与指导。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