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赔偿问题

帮助5人 5w浏览 匿名 2020-12-03 河北衡水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之规定,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颁布的劳动争议司法解释
    (一)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这说明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制定程序必须民主协商确定,还应向劳动者公示。龙华劳动争议律师认为,如果未经公示一般不能作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者劳动合同的依据
    (2)该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内容不碍违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规章制度要对劳动者产生约束力必须内容合法,违反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可能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条款一律无效,即便劳动者行为违反了这些条款,用人单位也不得依据这些无效条款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例如,用人单位在其规章制度中规定劳动者一旦结婚或生育即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因违反了婚姻法的规定而无效,用人单位无权以劳动者严重违反该条款为由解除其劳动合同
    (3)对劳动者行为的认定,劳动合同约定达不到解除标准,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达到解除条件时,应以劳动合同约定作为判断是否达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标准。
    对此,劳动争议司法解释
    (二)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要注意的是,劳动者要主张优先适用合同约定,其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应在规章制度颁布后。这说明双方已作了例外约定,以替代原有规章制度的规定。但如果劳动合同签订于规章制度颁布之前时,就不能简单适用劳动合同约定优先。因为用人单位后出台的规章制度从制定程序到规定内容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一般就对已在职劳动者产生约束力。
    此时,如果蒡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实施了某种行为,在该行为是否构成上,即便该规章制度的规定与劳动者之前签订劳动合同所约定内容评判标准不一致,律师认为,一般也不能仅以劳动合同优先为由,认为该行为不构成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除了规章制度本身合法性要求之外,人民在具体审理相关劳动争议案件时,如果劳资双方对行为是否达到严重程度产生分歧,还可在个案中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劳动者实施行为的主观过错程度
    (2)劳动者实施行为的重复频率
    (3)劳动者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大小。
    最高人民倾向性意见:
    用人单位以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是否合法,不能单纯依据规章制度对该行为是否达到严重程度的认定,而应综合考虑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劳动合同所依据的规章制度制定程序、规定内容是否违反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司法解释和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
    全文
    7 2020-12-03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65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赔偿问题
一键咨询
  • 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4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8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8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0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4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0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1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1****06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0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6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4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0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8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0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6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7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0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3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0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1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8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家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0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0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0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7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8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6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2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8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4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3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8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4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5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1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秦皇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6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2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1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6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6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4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2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6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2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3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3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3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承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邯郸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廊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0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0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邢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通177****174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52****503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766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违反规章制度辞退问题如何处理?
因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被辞退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直接辞退即可,但是还是需要按照法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来办理员工档案的转移等手续。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之一。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在哺乳期违反单位规章制度可以开除吗?
可以的。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所说的劳动者是广义的,包括哺乳期女工。开除是解除被处分人与行政机关人事关系的纪律制裁方式,也是最为严厉的制裁方式。被开除后,被处分人不再具有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身份。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未成年人骑电摩托是否违法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此议题,我们有必要对未成年群体的范围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
根据现行法规,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驾驶电动车属于违法行为;
而年满16周岁但尚未达到18周岁的未成年人群体则被允许使用电动车出行,这一点已经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规范。
当然,设定年龄限制的主要原因在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与技能去应对复杂的交通环境,特别是如果他们在道路上驾车进行竞速比赛的话,这无疑将给自身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
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三)不得醉酒驾驶;
(四)转弯前应当减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超越前车时不得妨碍被超越的车辆行驶;
(五)不得牵引、攀扶车辆或者被其他车辆牵引,不得双手离把或者手中持物;
(六)不得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者曲折竞驶;
(七)不得在道路上骑独轮自行车或者2人以上骑行的自行车;
(八)非下肢残疾的人不得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九)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
(十)不得在道路上学习驾驶非机动车。
醉酒驾驶机动车在封闭小区违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小区内酒后驾驶是否应当认定为酒驾,需视其区划性质而定,即具体取决于该小区是属于开放性小区还是封闭型小区。
举例来说,若该小区设有严格门禁管理机制,且一般社会机动车辆无法随意进出,那么此类小区内的道路便不符合法律法规中对于“道路”的定义,因此在此类封闭型小区内饮酒后驾驶并不构成酒驾行为;
然而,如果该小区并未设置门禁管理,社会机动车辆可自由进出,则在此类开放型小区内饮酒后驾驶便有可能被视为酒驾行为。
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是在允许社会机动车辆自由出入的公共停车场内,酒后驾驶也应被视为酒驾行为。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合同章效力的相关问题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章一般代表合同的效力,而法人章可以认定为法人的签名,法人的签名也是代表合同效力的一种形式,一份合同当中既有合同章,又有法人章,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此份合同有法律效力。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子女离婚时擅自分割父母的房产违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阐述离婚财产分割住父母的房屋是否合乎规定前,我们需要首先考虑的是具体的案例情境。
如果涉及到的是夫妻双方所共同拥有的产权,那么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合法的;
然而,如果涉及到的是父母的产权,则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当事人都没有权力擅自处置。
对于那些选择在结婚前就支付完全部房产款项,并且成功获得房产证的人士来说,他们所购买的房产通常被视为婚前财产。
因此,在离婚的时候,另一方并不能够对此提出分割的请求。
同样地,对于那些在结婚前就已经支付了所有房产款项,但是在婚后才成功获得房产证的人士来说,他们的情况与上述第一种情况本质上是相似的,唯一的区别在于房产证获取的时间有所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该房产也通常会被认定为婚前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事业单位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问题
1、债权债务数额大时间长。2、会计核算不规范,不能具体地反映债权债务实际业务情况。3、利用“债权债务”户核算应作收支的经济业务。4、借款结账不及时或不结算。一些单位干部职工向单位借取的公务借款不及时结算和归还,有的借款使用后也不到单位报销,单位也不及时向借款人催收。
10w+浏览
名誉诽谤罪达到什么程度才算犯罪
[律师回复] 解析:
诽谤罪乃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并广为传播,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尊严,对其声誉进行恶意破坏,且情节严重者方能构成此罪名。
具体行为范畴如下:
1、以捏造损害他人名誉之事实,通过信息网络广泛传播,或蓄意策划、指挥相关人员在网络平台散播此类虚假信息;
2、擅自修改网络平台涉及到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将其改写成危害他人名誉的言辞,进而在网上进行大肆传播,或是蓄意策划、指挥相关人员在网络平台散播这类虚假信息;
3、明知所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系虚假不实,仍在网络平台上肆意传播,且情节恶劣者;
4、其他与上述行为相类似且符合犯罪构成的情形。
当具备如下构成要素时,方可判定构成诽谤罪: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2、行为人实施了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事实的行为,这些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且情节严重;
3、犯罪主体为一般自然人;
4、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为之。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袭警罪的界定问题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袭警罪的法律认定,需要注重以下要点:
首先,该犯罪侵害的是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即人民警察所进行的合法的执法和管理活动;
其次,其客观要件则显示为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或是履行职责,并已给社会公共秩序及公共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结果;
再次,其行为人应为普通公民或是法人等所有符合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最后,从主观层面来看,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而实施上述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52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债权凭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1、债权凭证没有改变人们“法律白条”的认识。2、债权凭证的实施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3、债权凭证的实施增加诉讼成本。4、债权凭证的实行,极容易导致执行人员滥用职权。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强制猥亵罪公诉人是谁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强制猥亵罪的公诉方应为人民检察院。
凡故意以暴力、胁迫或其他任何方式对他人进行强制猥亵或侮辱女性者,依法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而在群众聚集地或公开场合犯此前款重罪者,或是具有其他恶劣情节者,将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若涉及到猥亵儿童行为,依据情节轻重,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惩罚;
如若存在如下所有情形之一者,则将被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多次或多人实施猥亵儿童行为;
(2)纠集众人对儿童进行猥亵,或在公开场合对儿童进行猥亵且情节恶劣者;
(3)导致儿童身体受到伤害或其他严重后果者;
(4)猥亵手段极其恶劣或存在其他恶劣情节者。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猥亵儿童多人或者多次的;
(二)聚众猥亵儿童的,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情节恶劣的;
(三)造成儿童伤害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4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取保候审期间违法如何
[律师回复] 解析:
取保候审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侦查、起诉与审判三大机关针对已经进入刑事程序但尚未被正式羁押的涉案人员,为了避免其逃脱侦查、起诉以及审判,通过责令其提供担保人或者缴纳保证金,同时出具相应的保证书,从而确保其能够随时接受传唤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对于那些违反上述两项规定的被取保候审者,如果他们已经缴纳了保证金,则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同时还需根据情节轻重,分别采取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缴纳保证金及担保人、监视居住甚至逮捕等不同的处理方式。
对于那些严重违反取保候审规定,且必须进行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先对其实施拘留。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