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最新修订 | 2024-02-29
7.7k浏览
律师解析
1、手段行为的方式不同。
2、抢劫罪手段行为是由行为人当着被害人的面实施或者发出。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手段,既可以当面实施,也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形式发出。只要不当场对被害人进行威胁,即使以暴力为手段,也不能构成抢劫罪,而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敲诈勒索罪是一种重要的侵犯财产罪,其犯罪对象是公私财物。有的学者认为,敲诈勒索罪的对象是复合的,包括人和公私财产。从敲诈勒索罪的客观要件入手,敲诈勒索的客体只能是财产所有权,因而其犯罪对象只包括公私财物,而不包括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不仅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权益。这是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本罪侵犯的对象为公私财物。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威胁,是指以恶害相通告迫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即如果不按照行为人的要求处分财产,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间遭受恶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暴力犯罪辩护案件·推荐文章

淮安177****687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4****716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1****120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91人选择咨询律师
297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3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3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5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6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2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2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0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3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4****71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2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3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6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5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7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2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1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8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6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1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1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3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3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2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1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1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1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4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1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6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3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0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4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3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3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6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4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4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3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7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1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6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7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8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4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3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5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0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7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2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8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156****847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7****349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6****776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民法典婚后财产怎么界定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于婚后财产范围的明文规定,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别:
即夫妻共同财产与夫妻一方个人财产。
其中,夫妻共同财产涵盖了诸多方面,具体如下所述:
包括但不仅限于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生产、经营、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知识产权所产生的收益;
继承或者接受赠与的财产(除非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指出仅属于某一方所有);
以及一方以个人财产进行投资所获取的收益、实际取得或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金、破产安置补偿费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在婚后所产生的收益(除了孳息和自然增值以外),通常也会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而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则包括:
一方在结婚前就已经拥有的财产;
一方因为遭受人身伤害而得到的赔偿或补偿;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指出仅属于某一方的财产;
一方专属使用的生活用品;
以及在婚姻关系持续期间,夫妻双方以书面形式约定归各自所有的财产。
除此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还赋予了夫妻双方通过书面协议方式来确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及婚前财产的所有权,包括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这样的约定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381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醉驾后只有自己受重伤怎么索赔
[律师回复] 解析:
在醉酒驾驶过程中所导致的交通意外,若致使他人重伤,那么责任人通常需赔偿伤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如住院费、药费等等;
同时还需负担起陪护人员的护理费、伤者所必须支付的交通费用,以及为改善身体状况而消耗的营养品费用;
另外,伤者在住院期间所需的伙食补贴费等费用自然也是责任人需要承担起的。
此外,如果因为负伤而导致工作强度降低,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责任人同样需要负责赔偿。
当饮酒过量引起的伤害达到残疾程度时,责任人还应赔偿伤者所需的辅助器械费用,以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所应支付的残疾赔偿金。
在饮酒过程中,由于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人们往往会感到兴奋,从而在无意识间摄入过多的酒精。
当体内的酒精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人的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会有所减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会相应地降低。
对于那些酒后驾车的人来说,他们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越高,发生车祸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向高院申诉时的新证据如何界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新证据的确认标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证据必须在原审判决或裁决生效之后才得以发现的;
其次,如果在原审判决或裁决生效之前已经有所察觉却并未进行收集的证据,同样可以视为新证据;
第三,虽然已经进行了收集,但尚未经过质证环节的证据亦可以被认为是新证据;
第四,如果原审判决或裁决所依赖的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等笔录被修改或否认,那么相关证据也可被视为新证据;
最后,如果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等关键证据发生变化,对案件的定罪量刑产生重大影响,并且存在合理的解释和理由,那么这类证据也可以被视为新证据。
以上五个方面便是新证据确认的具体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二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第五十九条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第六十六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婚外情女方要钱算敲诈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考察分析。
所谓敲诈勒索罪,是指行为人为达到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采用对公共或私人财产所有者施加威胁或恐吓的方式,强行索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若想构成敲诈勒索罪,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客观行为要素:
首先,行为人必须使用威胁或恐吓的手段来勒索他人财产,这是敲诈勒索罪最为显著的特征。
其次,威胁与恐吓,是指通过对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压迫,使他们在心理层面产生恐惧感并承受压力。
最后,威胁或恐吓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以实施暴力行为相威胁;
揭露个人隐私、违法犯罪活动;
破坏声誉等。
这些方式既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表述,甚至可以通过第三方传达;
既可以是明确表示,也可以是隐晦暗示。
因此,如果在索要分手费的过程中,采用上述非法手段索取不受法律保护的财产权益,那么这种行为就有可能触犯敲诈勒索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274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般违法行为如何界定
[律师回复] 解析:
我们可以从犯罪构成的角度来进行阐述,所谓犯罪构成,便是依据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某个特定行为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及其实质程度加以确定,同时将其作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需的所有客观与主观要素的有机结合,这也是让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以及犯罪客观方面:
首先,在主体方面,行为人需要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
其次,在主观方面,行为人需存在故意或过失两种情况。
其中,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危害社会的后果,且对此抱有希望或放任的心理态度,可细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类型。
至于犯罪的过失,则是指行为人本应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社会的后果有所预见,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未能做到,或者虽然已经预见到此后果,却又轻信能够避免,最终导致了这种结果的出现,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为犯罪的过失,它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大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