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怎样行使合同解除权

最新修订 | 2024-03-02
7.7k浏览
律师解析
行使合同解除权一般以通知的形式,自通知到达对方时合同解除。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0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仲裁案件·推荐文章

徐州152****350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2****655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5****112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332人选择咨询律师
655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怎样行使合同解除权
一键咨询
  •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2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3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5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8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0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6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6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3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2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7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4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5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3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8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5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5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3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5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8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6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0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2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5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3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6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4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0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5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3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4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7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3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2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7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2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7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4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5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7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0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8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6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0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3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3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1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5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2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1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2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177****222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596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7****620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购房合同解除权怎样行使
根据《合同法》第96条的规定,如果一方当事人行使解除权,应通知对方,该“通知”包括声明、要求、请求或其他任何意图的表达,通知在送达对方当事人时即生效,如对方当事人有异议的,提出请求解除合同的一方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根据《合同法》第95条的规定,解除权的行使是有期间限制的。
10w+浏览
使用伪造的公章犯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原则上讲,滥用伪造的公章并不必然构成刑事犯罪。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具体行为者在实施滥用伪造的公章的行动时,其行为仅被视为是一种违法行径,应当负起相应的行政责任。
然而,当行为者在制造假公章之后又进行了实际的滥用,那么此时该行为便极有可能触犯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或者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等相关罪名,并因此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617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不知情成了公司股东如何消除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公司股东身份的撤销程序,主要包括两种途径:
一是由公司进行解散或者终止经营并完成股权的转让;
二是通过转让股权来实现股东身份的注销。
在选择第一种途径时,需要按照相应的文件要求准备股东会议等相关材料,并结合公司章程,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法院文书等,向市场监管机构提交公司注销申请。
一旦公司得到正式的解散或者终止经营决定,股东身份将会伴随着解除了法律效力。
至于第二种方式,也就是通过转让股权来注销股东身份,首先必须要将持有的全部股份进行合法的转移。
随后,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对公司的章程内容进行必要的修订,同时更新股东名单。
接下来,公司需要携带股权转让协议、经过修订的公司章程、修改后的股东名册以及新的公司章程,前往市场监管机构办理股东变更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
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
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三条
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
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
对公司章程的该项修改不需再由股东会表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第十七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公司以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股东资格,该股东请求确认该解除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在前款规定的情形下,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应当释明,公司应当及时办理法定减资程序或者由其他股东或者第三人缴纳相应的出资。
在办理法定减资程序或者其他股东或者第三人缴纳相应的出资之前,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
或者第十四条
请求相关当事人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合同解除权如何行使
1、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五百六十五条的规定,解除权应是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私权利”,法律赋予当事人行使解除权的具体方式是通知对方即可。而只有在对方有异议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2、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合同解除权的法定行使方式为“通知”。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人怎么申报
[律师回复] 解析:
按照现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之规定所明确的申报期限与申报内容,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有义务对其应税项目向税务机关履行申报及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责任。
此项事务属于地方税务局的业务范畴,纳税人在办理过程中的时间限制如下:
凡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等特定区域内使用土地的各类单位和个人,均须严格遵循税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向税务机关依法缴纳税款。
土地税,又被简称为“地税”,它是对土地课税的总称。
其课税依据主要包括土地的价格、面积或者收益等因素,通过精确计算后予以征收。
土地税在众多赋税种类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纳的税收制度。
例如,在过去的中华民国时期,田赋和地价税都属于土地税的范畴。
在私有制社会环境下,土地通常被视为私有财产而进行征税。
然而,由于各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了不同的土地税制,因此,根据其性质的差异,土地税可以细分为土地财产税、土地收益税、土地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等多种类型。
对于土地使用税而言,其纳税人必须是在我国境内拥有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几类土地将免于征收土地使用税: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土地;
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
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
市政建设、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
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
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用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二条
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前款所称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
所称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人。
解除取保候审一直不撤案该符合程序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撤销案件是指有必要对相关案件或对犯罪嫌疑人行事的调查工作加以撤销或者终止;
而应撤未撤的现象,无疑属于严重违反了法律程序的规定。
在此情况下,当事人完全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监督申请,要求对公安机关的相关行为进行审查与纠正。
若某位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期限即将届满,那么负责执行该项措施的机构应当在期满之日起十五天之前,以书面形式通知做出决定的机关,由后者来决定是否解除对被告人的取保候审措施或者变更为其他强制性措施,并且在决定生效后,同样以书面形式通知执行机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合同解除权怎么行使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10w+浏览
合同事务
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的特征有什么?
行使合同的解除权是一种形成权,特点是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解除现行的法律关系并且不用征得对方的同意,这一点是和约定解除合同是完全不相同的,约定解除合同是在双方协商同意的条件下进行的。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工伤在身被开除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遭受工伤的工人若不幸遭受到雇主的解雇,他们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
首先,工人需要对其遭到单位解雇所依据的实际情况加深理解。
若所依据的事实并不存在,或是开除的原因无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亦或并非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默认约定,那么用人单位就会因涉及非法解除劳动关系而承担责任。
这种情况下,工伤工人便有权提出劳动仲裁申请,以求得用人单位支付非法解除劳动关系所引发的赔偿金,或者是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保持劳动关系的持续性;
其次,当用人单位拥有明确具体的事实证据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的开除依据,并且这些依据的规章制度经过了民主程序的制定并向工伤工人公开披露,且未违反任何法律法规时,即便在工伤治疗期间,工人也可能会被确认为合法地解除了劳动关系。
因此,我们在此呼吁广大劳动者,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自觉遵守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以及用人单位的内部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
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快速解决“工伤赔偿”问题
当前696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居间合同任意解除权如何行使?行使解除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委托人的居间合同任意解除权是具备法律效力的,但在具体操作中,委托人应与居间人及时与对方沟通,说明原因明确解除时间和条款,以便达到及时快速和平解除的目的。当事人合同解除权的行使,应以明示的方法通知他方,该通知自到达对方当事人时生效。
10w+浏览
合同事务
解除限制消费令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在经法律判决后受到法院实施的高消费限制,其解除程序可参照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在尚未完全履行相应义务时提出申请。
1.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保书。
若被执行者未能全面履行其应尽职责,但能找到可靠且有效的担保人,则需得到法院与申请执行人的共同认可,若被执行者无法在约定期限内继续履行相关义务,则担保人将负有连带责任。
2.获得申请执行人的书面许可。
在此情况下,被执行者尚未完全履行其应尽职责,必须取得申请执行人的书面许可,并向法院明确表达其意愿。
3.向法院递交申请。
在限制消费期间,个人需撰写一份解除限高令的申请,同时附上执行人的谅解及同意书,一并呈交至法院法官处,待审核通过后,便可成功解除限高令。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九条
在限制消费期间,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或者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解除限制消费令;
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本规定第六条
通知或者公告的范围内及时以通知或者公告解除限制消费令。
第六条
人民法院决定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可以根据案件需要和被执行人的情况向有义务协助调查、执行的单位送达协助执行通知书,也可以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公告。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642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不知道公章是假的情况使用公章有何后果
[律师回复] 解析:
众所周知,当当事人明确表示对某项行为全然不知情时,该行为通常情况下并不足以被判定构成犯罪。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便当事人声称自己对某个事件或行为毫不知情,但从众多客观事实和证据出发,也可能能够推定其应当了解并知晓相关事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坚持否认知情,便有可能会被视作知情者,从而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对于那些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处罚;
若情节严重,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更为严重的惩罚。
同样地,对于那些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人,也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处罚。
此外,对于那些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人,也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处罚;
若情节严重,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更为严重的惩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
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