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分家协议能否解除

最新修订 | 2024-02-28
2.5w浏览
律师解析
律师解答分家协议解除的条件规定在《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百五十条中: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0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仲裁案件·推荐文章

常州188****636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0****365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8****760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25人选择咨询律师
658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分家协议能否解除
一键咨询
  •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6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2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8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0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8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3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2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4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0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5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5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6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5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1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4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6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0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8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8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4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2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8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5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6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1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7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4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7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6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0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2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6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6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8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0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8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8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8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5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0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6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2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0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0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4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5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1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1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1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1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135****334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5****689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8****576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原合同解除补充协议是否解除
原合同解除补充协议也是跟着解除的,补充协议生效的条件是主合同存在的情况下。合同在双方协议的情况下解除,双方可以不用承担合同违约的责任,如果协议不成的情况下,只能到有管辖权限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处理。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收养协议能否解除,可以怎么解除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解除收养关系应当达成书面协议。收养关系是经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收养关系是经公证证明的,应当到公证处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公证证明。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对于寻衅滋事罪的争议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确认判定寻衅滋事罪所需要关注的主要议题包括:
首先,该种犯罪行为通常涉及到对多个权益主体产生的影响;
其次,其行为表现形式具有复杂多样且必须用量化的标准进行衡量;
最后,从犯罪动机角度来看,寻衅滋事罪往往呈现出一种流氓化的特征。
对于那些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侮辱、恐吓等恶劣行径,从而破坏社会秩序稳定的行为,应按照寻衅滋事罪的相关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此外,如果有人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却依然在信息网络上传播,甚至组织、指使他人进行同样的行为,导致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情况发生,也应当被视为寻衅滋事罪的范畴并依法予以惩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4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帮信罪和协助罪哪个重一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帮信罪所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
依据现行有效的相关法律法规,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只要在知晓他人可能会借助于信息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时,仍旧为其非法行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以及其他各类技术支持,甚至是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协助,且情节严重者,都将被视为触犯帮信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事实婚姻能否协议解除?
事实婚姻是可以协议解除的,现在我国的法律是没有再接受事实婚姻,如果想要解除协议就需要到法院进行处理,对于双方所存在的共同财产,以及还有孩子的抚养权是可以按法律的规定来进行处理。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帮信罪五年以后自动会解除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您所提到的“案件资料是否可以被清除”这一问题,我必须告知您,无论涉及到哪种性质的案件,无论是属于行政案件范畴,抑或是触及到刑事领域的犯罪案件,只要经过公安机关的处理,都将会被作为案件档案加以妥善保管,以便于上级机关的核查以及备案所需。
同时,此类案件档案也是为了方便案件当事人(包括被处理者与办案人员)在对该案进行复核时能够有所依据。
此外,为了确保在未来被处理者可能再度出现违法行为乃至犯罪行为时,能够将其过去的经历作为处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案件资料并不会自动消除。
除非在被处理者去世一段时间之后,公安机关才会将其视为过期档案进行处理。
关于“案底”的概念,通常我们理解为存在犯罪记录,即所谓的案底或前科。
而刑事处罚的记录则可以在公安机关、检察院以及法院等机构中进行查询。
如果某人被判缓刑,那么他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在司法局进行查询。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并未设立前科消除制度,这些记录将会伴随着当事人终身。
但是,以上两种记录并非对所有人都公开,仅限于司法机关或者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时,经由有权机关批准后,方可对外提供。
另外,对于那些在犯罪时年龄尚未满十八岁,且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来说,他们的相关犯罪记录将会被封存。
一旦犯罪记录被封存,便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因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情形除外。
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情况予以严格保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8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遗赠扶养协议能否解除?
只要满足法定条件是可以解除的。1、双方协商同意,可以解除协议。2、扶养人不履行义务的,被扶养人有权解除协议,扶养人不再享有接受遗产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一般也不再补偿。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协助受贿罪判几年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对于犯下贪污受贿罪行者,依其情节之轻重程度,将依据以下四个层次加以惩治:
首先,个人受贿金额超过人民币十万元者,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同时可附加没收全部财产;
若情节极其严重者,则将面临死刑惩罚,且必须同时没收所有财产。
其次,个人受贿金额介于人民币五万元至十万元之间者,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可附加没收部分财产;
若情节特别恶劣者,则将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同时没收所有财产。
再者,个人受贿金额在人民币五千元至五万元之间者,将被判处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若情节严重者,则将被判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后,个人受贿金额未达人民币五千元,但情节较为严重者,将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若情节轻微者,则将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酌情予以行政处分。
此外,对于多次犯下贪污受贿行为而未经处理者,将按照其累计受贿金额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
对犯受贿罪,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索贿的从重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3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盗窃罪怎么才能解除执行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盗窃罪的和解问题,我们需要明确指出,这并非是私下协商解决的行为,而是发生在盗窃罪案件中的被告人自愿承认其罪行,表现出诚挚的悔过之情,并与受害人在合法且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
在此情况下,被告人可通过支付赔偿款、赔礼道歉等多种途径,以图获得受害者的谅解。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法院将根据被告人的个案情况以及刑法相关条款,给予适当的从轻处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以下类型的公诉案件,如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能够真诚地表达悔意,通过向受害者支付赔偿金、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取受害者的谅解,并且受害者也愿意进行和解,那么双方当事人都有权选择和解:
(1)由民间纠纷引发的,涉及到刑事分则第四章、第五章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更低刑罚的案件;
(2)除了渎职犯罪之外,可能会被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更低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但是,对于那些在过去五年内曾犯过故意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不适用于本章所规定的刑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工会同意开除员工手续怎么办理
[律师回复] 解析:
(1)知会工会组织:
待用人单位或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终止劳动合同事宜向工会组织通报之后,工会有权对所述事项表达观点意见;
随后,经全面研究、权衡工会建议后制定对应处理措施,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工会组织最终决议。
(2)妥善安排工作移交:
在决定解聘某位员工后,用人单位应依据相关规章制度,为其提供合理的时间进行工作交接。
(3)及时结算薪酬福利:
在员工顺利完成工作交接手续后,财务部门有责任按照既定程序核算并发放该员工的所有薪资及其他相应福利待遇。
(4)正式解除劳动关系:
在员工圆满完成工作交接且所有薪酬福利均已结清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即刻解除,双方之间的雇佣关系自此终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遗赠扶养协议可否解除?
只要满足法定条件是可以解除的。1、双方协商同意,可以解除协议。2、扶养人不履行义务的,被扶养人有权解除协议,扶养人不再享有接受遗产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一般也不再补偿。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可导致免除民事责任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在众多的情形下可以免于承担民事责任,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所有的损害皆为原告与被告之外的第三方过失所引发的;
2、由于不可抗力,也就是那些无法预见、不可避免以及不可战胜的客观现象在导致的损害;
3、如果为了捍卫自身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其遭受非法侵害,而对正在施行非法侵害的主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所造成的损害;
4、若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利益以及其他各项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潜在威胁,必须采取避险行为所带来的损害;
5、在自愿实施紧急救援过程中,若因此给受援者带来了损害,那么救助者将无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一百八十一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二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