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留置是否是强制措施

最新修订 | 2024-02-22
3w浏览 3点赞
律师解析
留置不属于刑事强制措施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
其强制措施包括: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五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刑事犯罪辩护案件·推荐文章

常州188****197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7****654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420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81人选择咨询律师
688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留置是否是强制措施
一键咨询
  • 155****16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6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2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8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6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1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4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7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4****35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4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7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8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7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4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4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3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0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3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6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6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2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0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7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1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8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1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1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5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2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4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8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6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7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3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8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0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8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1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1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6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4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2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2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7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7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1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8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3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8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177****897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5****218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0****207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监察委的留置措施是强制措施吗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监察委的留置措施是强制措施吗,监察机关是行政机关吗的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酒驾是当场拘留还是过后拘留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酒驾者通常会立即面临拘留处理,其拘留期限通常在十日内。
具体来说,饮酒之后驾驶机动车辆者,将被处以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同时需缴纳一千元至二千元的罚金。
对于因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而受到过处罚的人员,如果他们在短时间内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将会被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并且需要缴纳一千元至二千元的罚金,同时还会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00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羁押期限届满是指拘留还是逮捕有何区别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从必备的要素方面来看,拘留与逮捕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1.拘留的实施必须基于以下两个必要条件:
被拘留者必须是现行犯或涉嫌重大犯罪的嫌疑人;
且必须存在法定的某种紧迫情况。
然而,这两项要求只有在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够进行拘留行动。
2.相较之下,逮捕的执行则需满足以下三项严格条件:
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被捕者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
被捕者可能会面临超过有期徒刑的严厉处罚;
以及采用监视居住等措施仍无法有效防止其对社会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具有逮捕的必要性。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得到满足,方能进行逮捕行动。
其次,从权力机构的角度来看,拘留与逮捕的决定权并不完全相同。
通常情况下,普通刑事案件的拘留与执行工作均由公安机关负责。
但对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而言,若需要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则应由人民检察院做出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而有权决定逮捕的唯一机构便是人民检察院。
最后,从羁押期限的角度来看,拘留与逮捕也存在显著区别:
拘留的最长羁押期限为37天;
而在逮捕之后,羁押期限将覆盖整个法定办案期限。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
留置是否属于刑事强制措施
留置不属于刑事强制措施,留置的适用条件非常特殊,是监察机关在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时的一种强制措施。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当中规定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刑事拘留,拘传,监视居住,逮捕和取保候审。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诈骗70万会受到什么样的法律制裁
[律师回复] 解析:
若诈骗行为涉及到的涉案金额高达七十万元人民币,那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其最低量刑范围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具体的量刑标准可归纳如下:
首先,若涉案金额在三千元人民币或一万元人民币以上,则将被判定为构成诈骗罪,并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民事责任;
其次,若涉案金额在三万元人民币至十万元人民币之间,同样会被认定为构成诈骗罪,但量刑标准将提升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需承担罚金的民事责任;
最后,若涉案金额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那么将被视为构成特别严重的诈骗罪行,量刑标准将进一步提高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需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的民事责任。
因此,当诈骗行为涉及到的涉案金额高达七十万元人民币时,其犯罪情节已经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必须接受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的严厉惩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594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留置是否刑事诉讼强制措施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留置是否刑事诉讼强制措施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盗窃19万元会受到什么法律制裁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涉及盗窃超过二十万元以上财产的犯罪分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处罚。
关于这类案件的具体量刑标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盗窃金额达到了一千元至三千元之间的范围,便构成了数额较大的盗窃犯罪;
其次,若是所涉及到的盗窃金额在三万元至十万元这个区间之内,就会被定位为数额巨大的盗窃犯罪;
最后,如果罪犯的盗窃金额达到了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甚至更高,其行为则被视为数额特别巨大的盗窃犯罪。
盗窃罪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该罪行的客体要件是对公私财物所有权的侵害,其侵犯的对象通常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这些财物一般以动产为主,但是如果是不动产上的附属物,比如田地里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以及建筑物上的门窗等等,只要能够与不动产分离,同样可以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
此外,像电力、煤气这样的能源也可以成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
其次,盗窃罪的客观要件主要表现在行为人为获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而采取非法手段,或者频繁进行此类行为。
再次,盗窃罪的主体要件要求犯罪嫌疑人必须是一般公民,并且已达到法定成年年龄,并且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最后,从主观要件来看,盗窃罪的主观意图是直接故意,并怀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意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
【盗窃罪】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监察机关留置是强制措施吗,刑事强制措施种类有哪些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监察机关留置是强制措施吗,刑事强制措施种类有哪些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在职期间竞业限制的界定依据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普通在职员工所涉及的竞业限制重点在于禁止他们在同行业内的其他用人单位兼任职务,同时要求他们必须尽职守则地保护原任职公司的机密信息等。
倘若这些在职员工对竞业限制条款有所触碰或违背,例如在某个竞争对手组织中担任兼职职务、甚至故意泄漏公司机密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等等,那么他们都应当被认定为已经违反了竞业限制条文,并需要向其原雇主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企业及在职员工均有权自行协商确定竞业限制的具体内容,既可将其纳入劳动合同之中,亦可另行签署专门的保密协议。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599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股东转让股权合同协议如何制定
[律师回复] 解析:
股权转让协议必须在标题部分详细标注出转让方和受让方的相关身份资料。
当转让方或受让方的身份是自然人时,需列出其姓名、个人身份证号码、通信地址以及有效的联络方式;
而对于法人团体而言,则需要注明法人的全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等关键信息。
股权转让协议的主要内容应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明确转让的标的物及其实际情况,同时转让方还应对标的物的现状做出郑重承诺。
比如,假设转让的标的物是某家公司20%的股权,对应的出资额为20万元,且已实际缴纳了这笔款项。
在此基础上,转让方需承诺若出资未能全部到位或者转让的标的物与约定不符,那么受让方将有权利解除这份合同,并且要求返还所有的转让款项。
其次,协议中还需明确规定转让价格以及付款方式和时间。
例如,可以约定受让方在合同签署当日向转让方支付转让价款20万元,并将款项汇入转让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协议中最好能明确指出转让方的收款账户。
再次,关于股权变更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的承担问题也需要在协议中进行明确说明。
例如,可以约定办理股权变更手续所需的费用由转让方承担,而本次股权转让所产生的所得税则由双方各自负担。
此外,协议中还应该明确规定从合同签订到变更登记完成这段期间内的盈利和亏损如何分配。
最后,协议中还需要列举出可能导致协议变更或解除的各种情况,以及争议解决的相关条款。
在协议的结尾处,转让方和受让方都需要签字盖章,并明确表明签约日期。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
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
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监察机关留置是强制措施吗,刑事强制措施种类有哪些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监察机关留置是强制措施吗,刑事强制措施种类有哪些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限制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犯罪承担责任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已满十六岁之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年满十四周岁但尚未满十六周岁者,如触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他人至重伤或死亡之情形、强奸罪、抢劫罪、走私贩卖毒品罪、纵火罪、爆炸罪以及向人群中投放危险物质罪等重罪,同样须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对于年龄介于十二周岁至十四周岁之间之人,若犯有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且致他人死亡或采用极端残暴手段使他人遭受重伤并构成严重残疾者,或情节特别恶劣者,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后进行追诉,亦需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第十八条
【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