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由检察院管辖吗

最新修订 | 2024-08-06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法律制度目前并没有明确规定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是由检察院立案侦查的,在司法实践中,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立案侦查部门一般都是公安机关。虽然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也是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犯罪行为,但犯罪主体是国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不是国家公务员。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由检察院管辖吗

一、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由检察院管辖吗?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立案侦查部门目前尚无明确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是有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犯罪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客观方面要求“利用职务便利”,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职务犯罪案件,但在案件管辖上却由公安机关管辖,造成了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管辖的直接冲突。

二、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非法牟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使其亲友非法获利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3、致使有关单位破产,停产、停业6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4、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三、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一)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

(二)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的;

(三)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的。

四、涉嫌为亲友非法牟利罪逮捕嫌疑人的条件是什么?

(一)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二)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三)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五、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证据种类有哪些?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在司法实践中,国家公务员实施的一些职务犯罪只有检察院立案侦查的,虽然国有公司及国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是国家工作人员,但从法律性质上来讲不是国家公务员,所以从这一方面来分析的话,该罪并不适合直接由检察院立案侦查。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1k字,预估阅读时间14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291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由检察院管辖吗
一键咨询
  •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2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7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7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5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3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8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8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6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5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2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1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6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3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6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0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由谁管辖?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由行为发生地的法院管辖。根据我们国家相关的法律当中明确规定,基层的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普通类型的刑事案件。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是危害国家安全以及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刑事案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管辖机关是检察院?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管辖机关就是属于检察院,一般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的主体是属于国家的工作人员,是属于比较特殊的主体,这种情形都是会由检察院来进行立案管辖,这都是有法律规定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291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由谁侦查?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由公安机关侦查处理,法律上明确规定了对于刑事案件的侦查是由公安机关来进行的,后期在犯罪事实成立后,还需要提交到司法机关来进行审查起诉和判决处理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协议管辖由什么法院管辖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协议管辖由什么管辖
协议管辖是意思自治原则在民事诉讼管辖制度上的具体体现,只要根据管辖协议,时能够确定管辖的,就应当根据其约定确定管辖。
一、关于协议管辖选择是否必须是确定的和唯一的问题
民诉法解释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管辖协议约定两个以上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管辖,原告可以向其中一个人民。新民诉法解释改变了原司法解释关于选择两个以上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人民管辖的,选择管辖的协议无效的规定。
因此,管辖协议中当事人选择两个以上管辖的,只要协议约定的管辖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该协议管辖约定有效。
二、关于合同无效时管辖协议效力的认定
《合同法》规定,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因此,管辖协议尽管是合同的一部分,但具有性。同时,合同无效、变更、解除、终止要经过实体的审理才能确定。因此,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管辖条款的效力。
但是,在管辖权案件审理中,对于管辖条款本身的效力应当进行审查,当事人在管辖异议期间提出管辖条款效力问题的,要进行实质审查。当事人提出签名、盖章等真伪问题申请鉴定的,应当进行鉴定。当事人在管辖权确定后,再提出管辖条款效力问题的,不予审查。对于当事人对协议条款真伪无异议,但提出协议条款的签订人无权签订管辖协议的,因该异议涉及表见代理判断问题,属于实体审理的范围,不应在管辖裁定中作出审查判断。
三、关于协议管辖不得违反级别管辖规定问题
协议管辖约定违反级别管辖的,应当从该管辖地点中确定有级别管辖权的人民。协议管辖约定在基层管辖,按照级别管辖超出该基层级别管辖范围的,应当由符合级别管辖的该基层的上级管辖。
协议管辖约定在上级,按照级别管辖属于下级管辖的,应当结合级别管辖的规定确定相应的下级,多个下级均有管辖权的,在确定管辖时,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意见,由当事人进行选择。当事人拒绝选择的,由上级根据“两便”原则确定管辖。
四、协议选择仲裁的问题
(一)关于当事人既约定仲裁又约定管辖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的,仲裁协议无效。但一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另一方未在仲裁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期间内提出异议的除外。因此,当事人既约定仲裁又约定管辖的,该仲裁协议无效,应当受理。但一方已经申请仲裁,另一方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没有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的,仲裁机构可以继续审理。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由谁立案?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属于刑事犯罪,应该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由检察院提起公诉,由人民法院宣判。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非法获取利益在20万元以上;造成企业破产,停业6个月以上,可以按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立案侦查。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公安、检察院、法院的管辖范围分别是什么
[律师回复] 对于公安、检察院、法院的管辖范围分别是什么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1、通俗一点就是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刑事案件,等侦查结束,就移交给检察院,让检察院来被告,即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检察院接手后就向,由审理案件。
2、公安局是案件的侦破机关,负责对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抓捕以及预审、初审,如果有证据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应将其移送至(检察院)进行公诉。同时,公安局还要负责同级管辖区域的人口登记、出入境管理、特种经营行业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等等。
3、是法律,一般分刑事审判、民事审判、行判等 还要负责对审判结果的执行(主要是民事执行)。
4、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负责对所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当然也可以监督同级的审判(对审判结果可以进行抗诉),检察院可以直接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进行侦查,
1、根据六机关《规定》,涉税案件、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由公安机关管辖,人民检察院不应受理;伪证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而不应由人民直接受理。
2、六机关《规定》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的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侦查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在上述情况中,如果涉及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有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及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主罪与次罪的划分,应当以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犯罪可能判处的刑罚轻重为标准。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291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检察院对未成年人有刑事案件管辖权吗
[律师回复]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 第三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查与出庭支持公诉 第一节 审 查 第二节 不 第三节 附条件不 第四节 提起公诉 第四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法律监督 第五章 未成年人案件的刑事申诉检察 第六章 附 则 3 第一章 总 则编辑 第一条 为了切实保障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未成年罪犯的合法权益,正确履行检察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和特殊保护的原则。在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和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方式进行,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依法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 第四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在依照法定程序和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办理,减少刑事诉讼对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 第五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涉案未成年人的名誉,尊重其人格尊严,不得公开或者传播涉案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被害人、证人以及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加强与公安机关、人民以及司法的联系,注意工作各环节的衔接和配合,共同做好对涉案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 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同政府有关部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学校、基层组织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联系和配合,加强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共同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 第七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发现有关单位或者部门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方面制度不落实、不健全,存在管理漏洞的,可以采取检察建议等方式向有关单位或者部门提出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 省级、地市级人民检察院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较多的基层人民检察院,应当设立的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地市级人民检察院也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指定一个基层人民检察院设立机构,统一办理辖区范围内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条件暂不具备的,应当成立专门办案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对于专门办案组或者专人,应当保证其集中精力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研究未成年人犯罪规律,落实对涉案未成年人的帮教措施等工作。 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选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具有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知识的检察人员承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并加强对办案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第九条 人民检察院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办案和教育的参考。 人民检察院开展社会调查,可以委托有关组织和机构进行。开展社会调查应当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名誉,避免向不知情人员泄露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涉罪信息。 人民检察院应当对公安机关移送的社会调查报告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进行补充调查。 提起公诉的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应当随案移送人民。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可以应犯罪嫌疑人家属、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要求,告知其审查逮捕、审查的进展情况,并对有关情况予以说明和解释。 第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受理案件后,应当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了解其委托辩护人的情况,并告知其有权委托辩护人。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书面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第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注重矛盾化解,认真听取被害人的意见,做好释法说理工作。对于符合和解条件的,要发挥检调对接平台作用,积极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人民检察院应当充分维护未成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对于符合条件的被害人,应当及时启动刑事被害人救助程序,对其进行救助。对于未成年被害人,可以适当放宽救助条件、扩大救助的案件范围。 人民检察院根据需要,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测评。 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办案风险评估预警工作,主动采取适当措施,积极回应和引导社会,有效防范执法办案风险。 4 第二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编辑 第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案件,应当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事实、主观恶性、有无监护与社会帮教条件等,综合衡量其社会危险性,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可捕可不捕的不捕。 第十四条 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重点审查其是否已满 十四、 十六、十八周岁。 对犯罪嫌疑人实际年龄难以判断,影响对该犯罪嫌疑人是否应当负刑事责任认定的,应当不批准逮捕。需要补充侦查的,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第十五条 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审查公安机关依法提供的证据和社会调查报告等材料。公安机关没有提供社会调查报告的,人民检察院根据案件情况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也可以自行或者委托有关组织和机构进行调查。 第十六条 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注意是否有被胁迫、引诱的情节,是否存在成年人、传授犯罪方法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情况。 第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案件,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并制作笔录附卷。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根据该未成年人的特点和案件情况,制定详细的讯问提纲,采取适宜该未成年人的方式进行,讯问用语应当准确易懂。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告知其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告知其如实供述案件事实的法律规定和意义,核实其是否有自首、立功、坦白等情节,听取其有罪的供述或者无罪、罪轻的辩解。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告知法定代理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或者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等合适成年人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行使时不得侵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明确拒绝法定代理人以外的合适成年人到场,人民检察院可以准许,但应当另行通知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 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认为办案人员在讯问中侵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意见。讯问笔录应当交由到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阅读或者向其宣读,并由其在笔录上签字、盖章或者捺指印确认。 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性检察人员参加。 询问未成年被害人、证人,适用本条 第四款至 第七款的规定。 第十八条 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不得使用械具。对于确有人身危险性,必须使用械具的,在现实危险消除后,应当立即停止使用。 第十九条 对于罪行较轻,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没有社会危险性或者社会危险性较小,不逮捕不致妨害诉讼正常进行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不批准逮捕。 对于罪行比较严重,但主观恶性不大,有悔罪表现,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具有下列情形之 一,不逮捕不致妨害诉讼正常进行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以不批准逮捕: (一)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的; (二)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的; (三)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 (四)犯罪后如实交待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尽力减少和赔偿损失,被害人谅解的; (五)不属于共同犯罪的主犯或者集团犯罪中的首要分子的; (六)属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系在校学生的; (七)其他可以不批准逮捕的情形。 对于不予批准逮捕的案件,应当说明理由,连同案卷材料送达公安机关执行。需要补充侦查的,应当同时通知公安机关。必要时可以向被害方作说明解释。 第二十条 适用本规定 第十九条的规定,在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前,应当审查其监护情况,参考其法定代理人、学校、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意见,并在审查逮捕意见书中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是否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进行具体说明。 第二十一条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后,应当依法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及时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5 第三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查与出庭支持公诉编辑 第一节 审 查 第二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自收到移送审查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对未成年被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提出聘请律师意向,但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应当帮助其申请法律援助。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审查是否有必要继续羁押。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审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听取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意见。 第二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本规定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移送审查的案件具备以下条件之 一,且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与本案无牵连的,经公安机关同意,检察人员可以安排在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与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进行会见、通话: (一)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主要证据确实、充分,安排会见、通话不会影响诉讼活动正常进行; (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认罪、悔罪表现,或者虽尚未认罪、悔罪,但通过会见、通话有可能促使其转化,或者通过会见、通话有利于社会、家庭稳定; (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其犯罪原因、社会危害性以及后果有一定的认识,并能配合司法机关进行教育。 第二十五条 在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同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进行会见、通话时,检察人员应当告知其会见、通话不得有串供或者其他妨碍诉讼的内容。会见、通话时检察人员可以在场。会见、通话结束后,检察人员应当将有关内容及时整理并记录在案。 第二节 不 第二十六条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具有下列情形之 一,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一般应当依法作出不决定: (一)被胁迫参与犯罪的; (二)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的; (三)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四)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的; (五)因防卫过当或者紧急避险过当构成犯罪的; (六)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 (七)其他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形。 第二十七条 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轻伤害案件、初次犯罪、过失犯罪、犯罪未遂的案件以及被诱骗或者被教唆实施的犯罪案件等,情节轻微,犯罪嫌疑人确有悔罪表现,当事人双方自愿就民事赔偿达成协议并切实履行或者经被害人同意并提供有效担保,符合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作出不决定,并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 第二十八条 不决定书应当向被不的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宣布,并阐明不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不决定书应当送达公安机关,被不的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 送达时,应当告知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如果对不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不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告知被不的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果对不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不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人民检察院申诉。 第三节 附条件不 第二十九条 对于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决定: (一)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规定的犯罪; (二)根据具体犯罪事实、情节,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符合条件; (四)具有悔罪表现。 第三十条 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的决定以前,应当听取公安机关、被害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意见,并制作笔录附卷。被害人是未成年人的,还应当听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 第三十一条 公安机关或者被害人对附条件不有异议或争议较大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可以召集侦查人员、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举行不公开听证会,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理由。 对于决定附条件不可能激化矛盾或者引发不稳定因素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慎重适用。 第三十二条 适用附条件不的审查意见,应当由办案人员在审查期限届满十五日前提出,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拟定考验期限和考察方案,连同案件审查报告、社会调查报告等,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第三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的决定后,应当制作附条件不决定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公安机关、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 送达时,应当告知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及其诉讼代理人,如果对附条件不决定不服,可以自收到附条件不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 人民检察院应当当面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宣布附条件不决定,告知考验期限、在考验期内应当遵守的规定和违反规定应负的法律责任,以及可以对附条件不决定提出异议,并制作笔录附卷。 第三十四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押的,作出附条件不决定后,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 第三十五条 公安机关认为附条件不决定有错误,要求复议的,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应当另行指定检察人员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要求复议意见书后的三十日以内作出复议决定,通知公安机关。 第三十六条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收到公安机关对附条件不决定提请复核的意见书后,应当交由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应当指定检察人员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提请复核意见书后的三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制作复核决定书送交提请复核的公安机关和下级人民检察院。经复核改变下级人民检察院附条件不决定的,应当撤销下级人民检察院作出的附条件不决定,交由下级人民检察院执行。 第三十七条 被害人不服附条件不决定,在收到附条件不决定书后七日以内申诉的,由作出附条件不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立案复查。 被害人向作出附条件不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的,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申诉材料连同案卷一并报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受理。 被害人不服附条件不决定,在收到附条件不决定书七日后提出申诉的,由作出附条件不决定的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另行指定检察人员审查后决定是否立案复查。 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机构复查后应当提出复查意见,报请检察长决定。 复查决定书应当送达被害人、被附条件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作出附条件不决定的人民检察院。 上级人民检察院经复查作出决定的,应当撤销下级人民检察院的附条件不决定,由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并将复查决定抄送移送审查的公安机关。 第三十八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有异议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的决定。 第三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在作出附条件不决定后,应当在十日内将附条件不决定书报上级人民检察院主管部门备案。 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下级人民检察院作出的附条件不决定不适当的,应当及时撤销下级人民检察院作出的附条件不决定,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 第四十条 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的,应当确定考验期。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的决定之日起计算。考验期不计入案件审查期限。 考验期的长短应当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轻重、主观恶性的大小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一贯表现及帮教条件等相适应,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的表现,可以在法定期限范围内适当缩短或者延长。 第四十一条 被附条件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四)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第四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被附条件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接受下列矫治和教育: (一)完成戒瘾治疗、心理辅导或者其他适当的处遇措施; (二)向社区或者公益团体提供公益劳动; (三)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五)接受相关教育; (六)遵守其他保护被害人安全以及预防再犯的禁止性规定。 第四十三条 在附条件不的考验期内,人民检察院应当对被附条件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 人民检察院可以会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的有关人员定期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考察、教育,实施跟踪帮教。 第四十四条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作出附条件不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迁入地的人民检察院协助进行考察,并将考察结果函告作出附条件不决定的人民检察院。 第四十五条 考验期届满,办案人员应当制作附条件不考察意见书,提出或者不的意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请检察长决定。 人民检察院应当在审查期限内作出或者不的决定。 作出附条件不决定的案件,审查期限自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决定之日起中止计算,自考验期限届满之日起或者人民检察院作出撤销附条件不决定之日起恢复计算。 第四十六条 被附条件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的决定,提起公诉: (一)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发现决定附条件不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 (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多次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 (四)违反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的监督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多次违反考察机关有关附条件不的监督管理规定的。 第四十七条 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实施新的犯罪或者在决定附条件不以前还有其他犯罪需要追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移送侦查机关立案侦查。 第四十八条 被附条件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验期内没有本规定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考验期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的决定。 第四十九条 对于附条件不的案件,不决定宣布后六个月内,办案人员可以对被不的未成年人进行回访,巩固帮教效果,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五十条 对人民检察院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作出的不决定和经附条件不考验期满不的,在向被不的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宣布不决定书时,应当充分阐明不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并结合社会调查,围绕犯罪行为对被害人、对本人及家庭、对社会等造成的危害,导致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应当吸取的教训等,对被不的未成年人开展必要的教育。如果侦查人员、合适成年人、辩护人、社工等参加有利于教育被不未成年人的,经被不的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可以邀请他们参加,但要严格控制参与人范围。 对于犯罪事实清楚,但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不、年龄证据存疑而不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参照上述规定举行不宣布教育仪式。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291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属于谁管辖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进行管辖,也可以由当地的公安经侦部门来进行管辖,未经有非法牟利罪的量刑标准是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最高的量刑标准是在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贪污受贿辩护 >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由检察院管辖吗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