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行纪是以自己的名义为法律行为,而直接代理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法律行为。因此,行纪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行纪人,间接归属于委托人。
其次,通常情况下,行纪人从事的是贸易行为,而代理人的行为则不限于贸易行为。
最后,行纪多为有偿行为,而代理则包括无偿代理。与代理不同,行纪 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产生的权利、义务要由行纪人自己承受,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不直接发生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行纪人的风险比代理人大得多。正因为 如此,代理人的代理活动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代理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公民个人。而行纪人的活动都是有偿的,并且从事行纪活动的,一般要求是能够承担 风险,有法人资格的组织。
二、行纪合同和信托合同有什么区别
行纪合同作为大陆法系的概念,它与英美法上的信托制度是完全不同的。英美法上的信托制度,源于中世纪英国的用益权制度。其所称的信托实质上是一种管理财产的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一方当事人拥有财产所有权,同时负有为另一方当事人利益使用该财产的义务,该项财产称为信托财产。成立信托应有三方主体,即:财产授予人(信托人)、受托人和信托受益人。行纪合同与英美法上的信托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
(1)前者为合同关系,后者为财产管理关系。英美法上的信托类似于大陆法中的某些他物权制度。
(2)前者的当事人为行纪人与委托人,后者的当事人则有信托人、受托人和信托受益人三方。
(3)前者中不以交付财产为成立要件,并且委托人的财产所得利益归委托人享有;而后者则须以财产交付给受托人为成立要件,且取得该财产利益的是受益人而非财产授予人。
(4)二者的法律责任不同。违反行纪合同,主要承担违约责任;而在英美法的信托制度中则有完全不同于合同责任的信托责任。
在当代的社会,现在我们国家《民法典》当中所规定的合同类型是比较多的,不仅仅是包括比较常见的委托代理合同,也包括有行纪合同,虽然说从表面上来看的话两者是比较相似的,但是实际上还是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比如说在主体上还有就是法律后果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