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诉讼时效抗辩技巧具体如下:
(1)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抗辩的相关限定
有四种债权申请,法院是不会给予支持的,分别有要求付所存款项的本金和利息,兑换国家债券、金融债券及其它没有经过允许就随意向不定对象发放公司债券的如今要求拿回本息的,因为投资而衍生的缴付出资,别的不适合诉讼有效期限规则的债权。
(2)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抗辩的提出时间要符合要求。当事方一般要在第一次审理的时候提出来。要是在第二次审理的时候才提,那就要满足证据是新的。
1、起诉期限过了还可以起诉
因为诉讼时效过期之后,当事人依旧拥有诉讼权。当事人失去的只是案件的胜诉权,并没有失去起诉的权利。诉讼时效过期后,即使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也不再保护其权利。
2、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三、诉讼时效的特征有哪些?
诉讼时效的特征包括诉讼时效是强制期间、诉讼时效的效果是期间与事实的结合等。
1、诉讼时效属于法律事实。
就时效对民事法律关系的效果而言,时效能导致权利的消灭,应属法律事实。时效的期间经过不受当事人意志的控制,就此而言,时效属于事件。
2、诉讼时效属于强制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由法律强行规定,当事人不得约定更改或预先抛弃,所以时效期间属法定期间。
3、诉讼时效的效果是期间与事实的结合。
诉讼时效期间须与一定的事实状态结合才发生一定的效果,亦即无一定事实状态与之结合,无时效效果的存在。故时效法律效果的发生须与一定事实状态并存而构成法律要件,就此而言,时效又属法律要件。
4、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
法律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不同类型的权利规定了不同法定期间,如适用于支配型权利的取得时效,适用于形成权的除斥期间,适用于知识产权的期间等,而适用于请求权的就是诉讼时效。请求权须义务人给付才能实现,如请求权人长时间不行使权利,使法律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诉讼时效就有督促请求权人及时行使权利的功能。
现实生活之中民事纠纷发生的频率是比较高的,此类纠纷发生之后,可以采取协商、起诉等处理方式。对于有起诉需求的,最好在诉讼时效范围之内提交起诉状。若是对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存在其他相关疑问的,可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我们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问题。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