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诈骗怎么认定?

最新修订 | 2024-02-20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4人
专家导读 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不考虑归还财物。行为人诈骗财物的价值数额较大就应当立案予以追诉,具体的量刑标准结合涉案的数额和犯罪情节来判定。遇到借款合同诈骗怎么认定的问题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借款合同诈骗怎么认定?

一、借款合同诈骗怎么认定?

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借贷式诈骗认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钱时就具有不归还的意图。诈骗罪以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为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的,因此,诈骗人“借钱”只是其虚构的幌子,主观上根本没有归还的意图。

2、诈骗人在借款时都会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手段,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如虚构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营利性的活动,又如虚构财务状况,使被害人误信其有归还的能力。

3、诈骗人在骗得财物后不会考虑归还财物,因此在财物的使用上毫无顾虑和节制,直接造成财物的灭失,如将借款用于赌博、吸毒或个人挥霍。

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界限是什么?

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招摇撞骗罪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是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所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但无数额多少的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等,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当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它就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当按照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来确定罪名并从重惩罚。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地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依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治;如果先后分别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四、借款诈骗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

2、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

五、借贷诈骗需要的证据有什么?

微信、QQ聊天、通讯记录、借条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证明等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行为人利用虚假的事实骗取受害人的财物,达到了立案追诉的标准,就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般数额较大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通过上述文章借款合同诈骗怎么认定的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为您解答。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9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31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借款合同诈骗怎么认定?
一键咨询
  • 163****56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8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3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5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2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3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6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0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1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6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4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4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0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5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借款合同诈骗怎么认定
判断交易是否涉及借款合同诈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要关注行为人贷款后是怎么用的,有没有挥霍一空、逃之夭夭或违法使用借款,以及有没有虚构借款用途、提供虚假担保等欺诈行为。同时,也要看看行为人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如果行为人通过欺骗,导致借款给了受害者,而受害者因此遭受了重大损失,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借款合同诈骗。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借款合同诈骗罪如何认定
在借贷合同中,判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确定借贷合同欺诈犯罪,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其中关键在于行为人的目的是否为非法占有。如果行为人通过虚假陈述或隐瞒真相,试图骗取对方的大额财产,那么就有可能构成借贷合同欺诈犯罪。比如,虚构贷款用途、夸大还款能力或者在获得贷款后潜逃、挥霍,这些行为都可能被视为借贷合同欺诈犯罪的表现。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1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借款合同诈骗怎样认定的
借款合同诈骗的认定是诈骗数额在二万以上的,一般是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合同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关于借款合同诈骗怎样认定的可以参考如下相关内容。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借款怎么认定诈骗
要判定借款人是否构成欺诈犯罪,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借款人须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意图,且在借款时不打算偿还;二是借款人使用虚假陈述或隐瞒真相的手段,使受害者误解其真实情况,如谎称借款用途或夸大财务状况;三是借款人在获取财物后无归还意图,滥用资金,如用于赌博、吸毒等,导致财物损失。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民间借贷有借条的能认定诈骗吗
[律师回复] 1、认定是否诈骗的关键,不是看是否有借条,而是看借款人的行为和相关综合情况。
2、在实践中,借款型诈骗犯罪和民间借贷纠纷的外观上很相似,都表现为借款人欠钱不还,而当借款人被指控为存在诈骗行为时,借款人往往会拿出借条、借款合同等出来证明双方是合法的借款关系,而非诈骗犯罪。
3、借条的内容,一般是借款给双方的信息和借款数额,还款日期等。一般而言,还款日期的约定是一种归还意愿的体现,但是关于民间借贷纠纷和借贷诈骗犯罪的区分,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借款人是否采用欺骗手段和借款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4、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
而民间借贷,在借款行为发生时,借款人并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主观上有还款意愿,但是却在借款后,因为客观原因,导致无力偿还。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1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借款诈骗如何认定
借款诈骗的认定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标准和证据判断。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用于帮助认定借款是否构成诈骗:1.主观故意: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2.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行为人在借款过程中是否采取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使借款人误信其有能力并愿意偿还借款。3.客观行为:行为人是否有实际的借款行为,以及借款后是否采取了逃避还款的措施,如转移财产、隐匿行踪等。若对借款诈骗如何认定的有疑问的,参考下文。
10w+浏览
如何认定民间借贷诈骗罪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各种类型的公私财物。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过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觉而“自愿”交出财物。 ?  一是看借款人与贷借人在借贷时的相互关系。 一般民间借贷关系多发生在相互了解、相互往来的亲友之间,借贷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而诈骗则往往发生在双方当事人相识不久,采取欺骗的手段骗取对方的信任。张桂军与黄春芳相识不久,即虚构购买客车跑运输,以合股做运输生意有利可图为诱饵,向其借款近4万元不还。 二是看发生借贷关系的原因。 正常的借贷关系中,借款人确实遇到了困难,一时无力解决,才向他人借贷。而以借贷为名实行诈骗的,则往往是编造虚假的困难事实,或以高利息等利益为诱惑,骗取他人同情或信任。张桂军虚构老婆卷走8万元家财,导致资金运转困难而停止营运的事实,以及伪造一套已为客车营运投资6万余元的假资料等,骗取柯沉雁及其父母等人的信任,先后以借款为名取得他们的近14万元的巨额资金。 三是看借款人是否愿意归还及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 正当的借贷关系,借用人并不否认借贷关系,并表示设法归还。即使不能按期归还,往往是因为遇到了不以其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困难。而以借贷为名诈骗财物,则往往表现为携款潜逃,或是大肆挥霍或赌博,根本不想到归还。张桂军先后以借款为名,先后获得他人的17万多元的巨款后,不仅任意用于日常挥霍及赌博,几乎花光,更重要的是玩起失踪的把戏,企图逃避还款。因此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属于以借款为名行诈骗之实。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个人债务 > 借款合同诈骗怎么认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