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私了还是走法律程序好
从公正公平的角度考虑,选择遵循正规的工伤赔偿流程更为合适。对于遭受工伤的劳动者来说,他们可以通过完成工伤认定这一环节来享有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然而,如果他们被认定为丧失工作能力的话,则还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进而来获取残疾补贴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伤赔偿方面,只有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达成协议时才能够采用私下解决的方式,且具体支付金额不能低于相关法律所规定的最低标准;因此,总体而言,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会更为妥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二、工伤私了还是请律师好
当遇到工伤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这样做的话,无论是采取私下协议,还是选择通过法律途径,二者都具备各自的独特魅力,所以在这里就没法简单地评判它们的优劣之处。
如果您已经与用人单位经过详尽的协商洽谈,并达成了共识,那么私底下自行处理这个问题将会带来更迅速、更直接的纠纷解决方案,同时,作为劳动者的您也能更快地获得相应的赔偿金。
然而,在此之前,建议您先对自己所受的工伤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因为,伤残等级的准确认定是协商过程中的重要基础,只有在确定了伤残等级之后,我们才能够进一步明确向用人单位提出的具体赔偿要求以及金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工伤私了还是走法律程序好”,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