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判决下来对方不履行怎么办
1、在赢得诉讼胜利之后,若对方未能按照规定期限履行法庭判决,您有权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当法院受理强制执行请求后,将依照法律程序对债务人为被告的人的不动产、机动车辆、证券以及储蓄进行合法查询。
3、倘若其名下无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且其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那么他将会面临逾期还款等不良信息被记录在个人信用报告中的风险,同时还会受到高额消费及出境旅行的限制,甚至有可能遭受司法拘留的处罚。
4、在具备执行能力却故意拒不执行的情况下,该行为将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二、法院判决下来多久会强制执行
自法院裁判文书正式生效之日起,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两年时间。
首先,申请强制执行是启动执行程序的法定前提条件之一。
其次,待法院接收到强制执行申请书并决定立案之后,执行庭便享有权利通过了解当事人的诉求、获取被申请人部分资产状况或在执行过程中提供调解方案等多种途径来促进执行案件的审理。
在此阶段,部分法官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案情与证据,可能选择采取制作笔录的方法以备后续使用。
此外,执行庭在对被申请人展开必要调查时,亦须查阅其过去一年乃至当前的财产状况,同时分析其遵守执行请求的可能性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通过制作笔录进行详细记录。
最后,笔录作为法官处理法务工作所必需的材料记录,属于其正常职责范畴之内的合理工作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法院判决下来对方不履行怎么办”,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