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拒赔代理不管怎么办

最新修订 | 2024-07-27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若遇保险公司拒赔,维护权益有五步: 1. 详读保险合同,确保自身权益; 2. 与保险公司沟通,了解拒赔原因; 3. 收集相关证据,如医疗报告、事故证明等; 4. 咨询专业律师或保险顾问,了解法律程序和权益; 5. 必要时向保险监管机构投诉或采取法律行动。 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务必保持冷静,依法维权。
保险拒赔代理不管怎么办

一、保险拒赔代理不管怎么办

倘若您遭遇到保险公司的拒赔,建议您遵循以下五个步骤维护自己的权益:

首先,与保险公司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深入了解其拒赔的具体原因,同时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证据以及必要的材料,力图在双方之间找到共识,妥善解决潜在的分歧。

其次,您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向保险公司提交索赔通知书,以书面文字的方式阐明您提出索赔的诉求,并详细阐述您对保险公司所给予的拒绝理赔的质疑。

再次,若保险公司仍然坚持拒赔,您可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以便全面了解自身的合法权益以及可能采取的法律行动。

最后,若以上措施均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您还可以考虑向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进行投诉,请求其介入调查,以期公平处理此事。

此外,若协商与投诉仍无法解决问题,您也有权依据保险合同中所规定的争议解决条款,选择申请仲裁或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保险人未及时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除支付保险金外,应当赔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损失。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二、保险拒赔后,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1.对于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类型的保险,无论是何种保险业务,当该类保险的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要求保险公司进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时,其所享有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限均为两年。这一时间起算的日期应从他们得知或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实际发生的那一天开始计算。

2.然而,在涉及到人寿保险的情况下,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给付保险金的请求时,其所享有的诉讼时效期限则有所不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类诉讼时效期限为五年,同样是从他们得知或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实际发生的那一天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二十六条

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五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如不幸遭遇保险公司的拒绝赔偿的情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可参考以下五个步骤进行处理:首先是认真阅读保险合同条款,以确保自己所享有的各项权益得以明确;其次,积极与保险公司展开有效的沟通,以便深入了解其拒绝赔偿的具体原因;接下来,需要收集并整理相关的有力证据,诸如医疗报告、事故证明等文件;再者,寻求专业律师或者保险顾问的意见,以便全面掌握相关法律程序以及自身所拥有的权益;最后,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向保险监管机构提出投诉或者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以上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您的权益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在此过程中,请务必保持冷静理智,依法依规地进行维权活动。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4k字,预估阅读时间12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03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保险拒赔代理不管怎么办
一键咨询
  •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4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0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2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8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4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4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7****35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0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3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2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3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8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7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7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4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保险代理拒赔怎么处理
面临保险拒赔,投保方需剖析原因,向保险公司索取拒赔通知,沟通协商,必要时向监管部门投诉。关注理赔处理时间,避免损失。保险赔付通常无需双方签署文件,遵循合同或约定时限即可。
10w+浏览
金融保险
代管房产收取代管费收入是否要缴纳增值税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中涉及的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4)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5)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6)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7)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第 (4)点、第 (5)点所称货物,是指构成不动产实体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和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及配套设施。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综上所述,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是否可以抵扣。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03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财产代管人是否有义务帮其他财产代管人偿还债务
[律师回复]
一、财产代管人有哪些义务财产代管人是替被依法宣告失踪的债务人保管财产的人,其保管义务如下:
(一)妥善保管义务即保护失踪人的财产不受侵害。财产代管人必须认真履行代管义务,管理好失踪人的财产,正确行使代管权。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易于变质的失踪人的财产采取变价处分,保存价金;防止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毁损失踪人财物;对侵害失踪人财产的行为,代管人可以基于此作为原告提讼。
(二)代为清偿债务的义务有义务依法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应支付的费用。失踪人所欠的税费、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失踪人应支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和因代管财产产生的管理费等必要的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债权人要求失踪人清偿债务、赔偿损失的,可以直接向代管人请求,代管人拒绝支付的,可以将代管人列为被告提讼。
(三)不履行义务时更换财产代管人代管人拒不履行代管职责,或者在代管期间丧失管理能力,无力履行代管职责,或利用代管之便侵犯失踪人的财产权益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提出申请,人民在查清事实后可依法作出变更失踪人财产代管的裁决。
二、财产代管人不还债怎么办
(一)走司法途径,向这是最后的也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代管人有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义务,代管人不履行还债义务不能获得法律的支持。作为债务人的财产代管人,当然为债权债务纠纷中的被告,应当依判决履行还债义务,如果经过调解审判仍然不还债的,债权人可以向申请强制执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强制执行的财产应当是债务人的财产,而不是财产代管人的财产。
(二)提出异议,更换代管人财产代管人的设立谜底有两个,其一是管理失踪人的财产,保护期不受损害;其二是保护相对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比如债权的实现。基于这两个目的,法律对财产代管人设立一定义务。当财产代管人不清偿债务,即不履行代管人义务时,作为债务人利害关系人的债权人有权向提讼申请更换财产代管人,人民在查清事实后可依法作出变更失踪人财产代管的裁决。
债权人能要求财产代管人还债吗,代管人不还债怎么办?
[律师回复]
一、债权人能要求财产代管人还债吗在宣告失踪的判决中,为失踪人指定财产代管人。对财产代管人是按照有利于管理失踪人的财产来确定的。财产代管人在涉及到失踪人的诉讼里面是直接作为原告或者被告的身份出现,而不是以失踪人的代理人的身份出现。这里的代管就是暂时的看管,根据《民法通则》第二十一条规定,失踪人的财产由他的配偶、父母、成年人或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代管。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代管人从失踪的财产中支付。也就是说失踪人之前有债务,在债务到期时,代管人必须用失踪人的财产来还债。相反,若有人欠失踪人的钱,代管人也可以以失踪人的名义要求他还款。若失踪人有另外一些费用需要交纳,比如税,代管人还必须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替失踪人支付。
二、财产代管人不还债怎么办虽说财产代管人应当替债务人清偿债务,但是债务人的财产代管人一般都是其父母子女或其他亲友,在面对不知真假的债权人时,难免不太相信,故而不还债时大有可能的。对此情况,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向提讼债务人不还债,债权人有权向提讼,请求以其强制力迫使债务人还债。债务人下落不明时,债权人也可以像提讼,但是被告就由债务人变成了财产代管人。这里可能有的人不是很明白,主要是对于债务的性质。一般的债务基本上没什么疑问,例如债务人失踪前因生意对外借债,到期应当偿还,只要以债务人财产能够清偿的,代管人不得拒绝。但是对例如赡养费和抚育费等与人身密切相关的债务,是否需要支付。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由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二)更换财产代管人代管人代替债务人清偿其债务是代管人的基本义务,拒不履行代管职责,或者在代管期间丧失管理能力,无力履行代管职责,或利用代管之便侵犯失踪人的财产权益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提出申请,人民在查清事实后可依法作出变更失踪人财产代管的裁决。根据法律规定,与失踪债务人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成为财产代管人。
法人代表拒绝算账怎么办
[律师回复] 对于法人代表拒绝算账怎么办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不需要法定代表人本人去办理,可以由公司员工带相应的材料到工商局办理即可。如果你是新任命的法定代表人,需要在办理是出示身份证原件。法人变更需要一系列的流程和手续,需要每个股东的亲笔签名,法人不到场另外一个股东持法人的身份证、有关文件和委托书也可以办理。另外,注销公司大致流程:工商局备案→登报 →国税局申请注销→地税局申请注销→工商局递交注销资料→银行注销。根据流程来计算,注销一个公司,时间半年以上。如果需要注销的公司存在严重的问题,那可能得要一年左右时间。扩展资料:
1、法人变更所需材料:
2、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
3、股东会决议
4、章程修正案
5、对原法人的免职文件
6、对新法人的任职文件
7、原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8、新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9、新法人履历表及签字备案书
10、原(新)法人总经理的,提交总经理任职证明1
1、指定委托书1
2、营业执照正、副本注:《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 》是需要原法人和新法人都签字的。登记申请书、章程、委托书等都是可以在当地工商局网站(比如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下载的(具体请以当地工商局办事员要求为准)。注意事项:法人变更还需进行许可证变更换取了新的开户许可证和银行预留印鉴之后,对一般公司来说,法人变更就完成了。可是若公司还有其他的证书,上面也标有公司法定代表人字样的,比如C许可证(即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等,那么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你还需要及时去办理这些证书的法人变更。另外,若公司有进出口业务,变更法人还需要去海关、外汇局等部门进行法人变更。这些变更所需要的材料无外乎也是上述“证明变更属实的证据”,是否还需要其它的建议向当地相关部门咨询。
而且变更这些许可证的时间点一定要把握好,比如就C许可证来说,每年的1月4号至3月31号进行年检, 如果没有按时年检或有违规和虚假信息,通信管理局将会吊销你公司的C证,并且规定你3年之内不得再办理C许可证。我们都知道公司的每一个许可证都是公司的某一些经营范围的“通行证”,一旦被吊销,就意味着这些经营范围三年内无法继续经营下去。所以变更许可证时一定要协调好年检的时间,不要错过了年检。注:办理C经营许可证年检通常需要20个工作日左右的时间。C变更需要30个工作日左右,当然,若想快一点,可以办理加急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保险代理人怎么拒赔
1.出险后,尽快联系保险公司报案,详细说明情况。建议在十日内通知,但不同保险产品有不同要求,建议尽早报案避免困扰。 2.提交理赔资料时,请按保险公司要求准备。有疑问可拨打客服热线获取清单,通过邮寄或在线上传提交。 3.保险公司将审核资料,确认保险责任并计算赔偿金额。 4.审核后,保险公司将作出理赔决策,并支付符合条件的理赔款项。
10w+浏览
金融保险
保管合同代理的代理权是怎么行使的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保管合同代理的代理权是如何行使的
(一)代理权行使的规则
为了确切实现代理适用的宗旨和目的,民事立法往往对于代理人行使代理权的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规则,具体表现在:
1.代理人应当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使代理权,不得进行无权代理。
2.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当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
3.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当符合代理人的职责要求。
4.代理人原则上应当亲自完成代理事务,不得擅自转委托。
(二)某些滥用代理权的行为
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是指代理人违法行使代理权的情况,其认定条件包括:
(1)代理人拥有代理权。
(2)代理人在违反法律有关代理权行使的规则、要求的情况下行使代理权。
(3)已经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可见,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均是代理人利用合法身份之便从事有损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本违背了代理适用的宗旨和目的,故为法律所禁止。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具体包括:
1.自己代理。即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为法律行为。
2.双方代理。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为同一项法律行为。
3.代理人与
第三人恶意通谋而为的代理行为。
代理权的概念
代理权是代理关系的核心内容。

一,它是代理关系存续的前提。代理关系自代理权产生之时始确立,并随着代理权的消灭而终止;

二,它是民事主体取得代理人资格,能以被代理人名义从事代理行为的法律依据。
代理权的产生
代理权产生于授权行为,故授权行为是代理关系的组成部分。代理关系是基于两类法律事实而产生的,一是特定的法律关系(如委托合同关系)或特定的社会关系(如亲属关系);二是授权行为。在社会生活中,这两类法律事实或者同时完成(如国家立法规定某种社会关系适用法律代理,同时,法律也授权某些社会成员充任法定代理人),或者分别完成(如订立了委托合同,再另行授予委托书)。应当注意将两者加以区别。其中,以委托代理关系赖以产生的委托合同与授权行为最具有典型意义。
相比较而言,委托合同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它基于委托人(被代理人)和受托人(代理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其内容是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的事务。故委托合同仅对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却不涉及第三人。而授权行为则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它依据授权人的意思就可以使代理人取得代理权。所以,授权行为是代理权产生的直接根据,其效果及于被代理人、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决定着代理行为是否有效。所以,在实际生活中,第三人关心的是以他人名义与自己进行法律活动的代理人是否经过他人授权而拥有代理权,却无需考虑得以授权的前提是委托合同或其他基础法律关系。
代理证书
授权行为的法律形式是代理证书,故代理证书就是证明代理人拥有代理权的法律文件。我国民法通则第65条第1款专门就委托代理的代理证书加以规定:委托代理的代理证书,“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应当用书面形式的,应用书面形式”。我国民法通则第65条第2款规定了委托书的主要内容:“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应当强调的是,代理证书所载代理权限范围应当明确。实践中确定代理权限的方式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
1、单项事务代理权,即授权代理人就某项事务代理一次法律行为。如代买某件商品。
2、特别代理权,就是授权代理人在一定时期内连续代行同一法律行为。如授权银行长期代收房租、水电费。
3、总代理权,就是授权代理人就某项事务,代为有关的各种法律行为。如就某幢房屋,授权代理人代为购买、登记、纳税、维修、出租及收取房租、发生纠纷时代为参加诉讼等。
转委托
转委托是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将其享有的代理权的全部或一部分转委托给他人行使的行为。其中,接受转委托的人叫做复代理人或再代理人。相应地,代理人选任复代理人,并向其转授代理权的权利称为复任权。从各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总体讲,称做复代理关系。
我国《民法通则》第68条确认了转委托(复代理),《合同法》亦有相关的规定。但是,转委托在适用中应当符合如下法律规则:
1.转委托的目的必须是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
2.转委托原则上应当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授权或事后追认)。根据民法通则第68条和合同法第400条的规定,代理人转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代理人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征得被代理人的同意。
3.在紧急情况下,代理人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而转委托的,不论被代理人是否同意,均依法产生转委托的法律效力。
4.代理人只能在其享有的代理权限范围内,向复代理人转委托其代理权的全部或者部分,但不得超过其代理权限。
5.复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而不是转委托之代理人的代理人,故复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
隐名代理
隐名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而不表明被代理人身份实施的代理行为。我国《民法通则》在一般意义上确认了显名代理。而合同法第402条和第403条则针对特定的民事活动规定了隐名代理的适用效力,即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情况,依法产生代理的法律后果。并且根据第三人知道和不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代理关系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中可知,隐名代理在我国立法上的构成条件包括:
(1)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
(2)代理人是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实施隐名代理行为。
(3)代理人实施隐名代理行为是以其与被代理人之间的约定或法律允许隐名代理为前提的。
对于隐名代理的处理结果,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1.如果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的,则该隐名代理产生与显名代理相同的法律效力,即第三人与代理人所订立的合同直接约束被代理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代理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2.如果第三人不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的隐名代理并非必然产生显名代理的效果,而是要通过被代理人行使介入权或者第三人行使选择权而形成相应的法律后果。具体来讲,代理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被代理人不履行义务时,则应当向被代理人披露第三人。被代理人因此可以行使代理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与此同理,代理人因被代理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时,则应当向第三人披露被代理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是,第三人一经选定就不得变更所选定的相对人。相应地,被选定为相对人的被代理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代理人的抗辩权。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3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保险代理人能拒赔吗
保险公司有权拒绝理赔情形:1.事故不在保障范围;2.等候期内事故;3.保单免赔事项;4.逾期未缴保费;5.被保险人故意自杀或犯罪。以上情形,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10w+浏览
金融保险
保管合同代理的代理权是能怎么行使的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保管合同代理的代理权是能怎么行使的问题解答如下, 保管合同代理的代理权是如何行使的
(一)代理权行使的规则
为了确切实现代理适用的宗旨和目的,民事立法往往对于代理人行使代理权的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规则,具体表现在:
1.代理人应当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使代理权,不得进行无权代理。
2.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当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
3.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当符合代理人的职责要求。
4.代理人原则上应当亲自完成代理事务,不得擅自转委托。
(二)某些滥用代理权的行为
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是指代理人违法行使代理权的情况,其认定条件包括:
(1)代理人拥有代理权。
(2)代理人在违反法律有关代理权行使的规则、要求的情况下行使代理权。
(3)已经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可见,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均是代理人利用合法身份之便从事有损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本违背了代理适用的宗旨和目的,故为法律所禁止。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具体包括:
1.自己代理。即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为法律行为。
2.双方代理。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为同一项法律行为。
3.代理人与
第三人恶意通谋而为的代理行为。
代理权的概念
代理权是代理关系的核心内容。

一,它是代理关系存续的前提。代理关系自代理权产生之时始确立,并随着代理权的消灭而终止;

二,它是民事主体取得代理人资格,能以被代理人名义从事代理行为的法律依据。
代理权的产生
代理权产生于授权行为,故授权行为是代理关系的组成部分。代理关系是基于两类法律事实而产生的,一是特定的法律关系(如委托合同关系)或特定的社会关系(如亲属关系);二是授权行为。在社会生活中,这两类法律事实或者同时完成(如国家立法规定某种社会关系适用法律代理,同时,法律也授权某些社会成员充任法定代理人),或者分别完成(如订立了委托合同,再另行授予委托书)。应当注意将两者加以区别。其中,以委托代理关系赖以产生的委托合同与授权行为最具有典型意义。
相比较而言,委托合同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它基于委托人(被代理人)和受托人(代理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其内容是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的事务。故委托合同仅对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却不涉及第三人。而授权行为则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它依据授权人的意思就可以使代理人取得代理权。所以,授权行为是代理权产生的直接根据,其效果及于被代理人、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决定着代理行为是否有效。所以,在实际生活中,第三人关心的是以他人名义与自己进行法律活动的代理人是否经过他人授权而拥有代理权,却无需考虑得以授权的前提是委托合同或其他基础法律关系。
代理证书
授权行为的法律形式是代理证书,故代理证书就是证明代理人拥有代理权的法律文件。我国民法通则第65条第1款专门就委托代理的代理证书加以规定:委托代理的代理证书,“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应当用书面形式的,应用书面形式”。我国民法通则第65条第2款规定了委托书的主要内容:“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应当强调的是,代理证书所载代理权限范围应当明确。实践中确定代理权限的方式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
1、单项事务代理权,即授权代理人就某项事务代理一次法律行为。如代买某件商品。
2、特别代理权,就是授权代理人在一定时期内连续代行同一法律行为。如授权银行长期代收房租、水电费。
3、总代理权,就是授权代理人就某项事务,代为有关的各种法律行为。如就某幢房屋,授权代理人代为购买、登记、纳税、维修、出租及收取房租、发生纠纷时代为参加诉讼等。
转委托
转委托是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将其享有的代理权的全部或一部分转委托给他人行使的行为。其中,接受转委托的人叫做复代理人或再代理人。相应地,代理人选任复代理人,并向其转授代理权的权利称为复任权。从各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总体讲,称做复代理关系。
我国《民法通则》第68条确认了转委托(复代理),《合同法》亦有相关的规定。但是,转委托在适用中应当符合如下法律规则:
1.转委托的目的必须是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
2.转委托原则上应当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授权或事后追认)。根据民法通则第68条和合同法第400条的规定,代理人转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代理人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征得被代理人的同意。
3.在紧急情况下,代理人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而转委托的,不论被代理人是否同意,均依法产生转委托的法律效力。
4.代理人只能在其享有的代理权限范围内,向复代理人转委托其代理权的全部或者部分,但不得超过其代理权限。
5.复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而不是转委托之代理人的代理人,故复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
隐名代理
隐名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而不表明被代理人身份实施的代理行为。我国《民法通则》在一般意义上确认了显名代理。而合同法第402条和第403条则针对特定的民事活动规定了隐名代理的适用效力,即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情况,依法产生代理的法律后果。并且根据第三人知道和不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代理关系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中可知,隐名代理在我国立法上的构成条件包括:
(1)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
(2)代理人是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实施隐名代理行为。
(3)代理人实施隐名代理行为是以其与被代理人之间的约定或法律允许隐名代理为前提的。
对于隐名代理的处理结果,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1.如果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的,则该隐名代理产生与显名代理相同的法律效力,即第三人与代理人所订立的合同直接约束被代理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代理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2.如果第三人不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的隐名代理并非必然产生显名代理的效果,而是要通过被代理人行使介入权或者第三人行使选择权而形成相应的法律后果。具体来讲,代理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被代理人不履行义务时,则应当向被代理人披露第三人。被代理人因此可以行使代理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与此同理,代理人因被代理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时,则应当向第三人披露被代理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是,第三人一经选定就不得变更所选定的相对人。相应地,被选定为相对人的被代理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代理人的抗辩权。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603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保管合同代理的代理权是该怎么行使的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保管合同代理的代理权是该怎么行使的问题解答如下, 保管合同代理的代理权是如何行使的
(一)代理权行使的规则
为了确切实现代理适用的宗旨和目的,民事立法往往对于代理人行使代理权的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规则,具体表现在:
1.代理人应当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使代理权,不得进行无权代理。
2.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当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
3.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当符合代理人的职责要求。
4.代理人原则上应当亲自完成代理事务,不得擅自转委托。
(二)某些滥用代理权的行为
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是指代理人违法行使代理权的情况,其认定条件包括:
(1)代理人拥有代理权。
(2)代理人在违反法律有关代理权行使的规则、要求的情况下行使代理权。
(3)已经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可见,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均是代理人利用合法身份之便从事有损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本违背了代理适用的宗旨和目的,故为法律所禁止。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具体包括:
1.自己代理。即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为法律行为。
2.双方代理。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为同一项法律行为。
3.代理人与
第三人恶意通谋而为的代理行为。
代理权的概念
代理权是代理关系的核心内容。

一,它是代理关系存续的前提。代理关系自代理权产生之时始确立,并随着代理权的消灭而终止;

二,它是民事主体取得代理人资格,能以被代理人名义从事代理行为的法律依据。
代理权的产生
代理权产生于授权行为,故授权行为是代理关系的组成部分。代理关系是基于两类法律事实而产生的,一是特定的法律关系(如委托合同关系)或特定的社会关系(如亲属关系);二是授权行为。在社会生活中,这两类法律事实或者同时完成(如国家立法规定某种社会关系适用法律代理,同时,法律也授权某些社会成员充任法定代理人),或者分别完成(如订立了委托合同,再另行授予委托书)。应当注意将两者加以区别。其中,以委托代理关系赖以产生的委托合同与授权行为最具有典型意义。
相比较而言,委托合同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它基于委托人(被代理人)和受托人(代理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其内容是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的事务。故委托合同仅对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却不涉及第三人。而授权行为则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它依据授权人的意思就可以使代理人取得代理权。所以,授权行为是代理权产生的直接根据,其效果及于被代理人、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决定着代理行为是否有效。所以,在实际生活中,第三人关心的是以他人名义与自己进行法律活动的代理人是否经过他人授权而拥有代理权,却无需考虑得以授权的前提是委托合同或其他基础法律关系。
代理证书
授权行为的法律形式是代理证书,故代理证书就是证明代理人拥有代理权的法律文件。我国民法通则第65条第1款专门就委托代理的代理证书加以规定:委托代理的代理证书,“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应当用书面形式的,应用书面形式”。我国民法通则第65条第2款规定了委托书的主要内容:“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应当强调的是,代理证书所载代理权限范围应当明确。实践中确定代理权限的方式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
1、单项事务代理权,即授权代理人就某项事务代理一次法律行为。如代买某件商品。
2、特别代理权,就是授权代理人在一定时期内连续代行同一法律行为。如授权银行长期代收房租、水电费。
3、总代理权,就是授权代理人就某项事务,代为有关的各种法律行为。如就某幢房屋,授权代理人代为购买、登记、纳税、维修、出租及收取房租、发生纠纷时代为参加诉讼等。
转委托
转委托是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将其享有的代理权的全部或一部分转委托给他人行使的行为。其中,接受转委托的人叫做复代理人或再代理人。相应地,代理人选任复代理人,并向其转授代理权的权利称为复任权。从各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总体讲,称做复代理关系。
我国《民法通则》第68条确认了转委托(复代理),《合同法》亦有相关的规定。但是,转委托在适用中应当符合如下法律规则:
1.转委托的目的必须是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
2.转委托原则上应当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授权或事后追认)。根据民法通则第68条和合同法第400条的规定,代理人转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代理人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征得被代理人的同意。
3.在紧急情况下,代理人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而转委托的,不论被代理人是否同意,均依法产生转委托的法律效力。
4.代理人只能在其享有的代理权限范围内,向复代理人转委托其代理权的全部或者部分,但不得超过其代理权限。
5.复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而不是转委托之代理人的代理人,故复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
隐名代理
隐名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而不表明被代理人身份实施的代理行为。我国《民法通则》在一般意义上确认了显名代理。而合同法第402条和第403条则针对特定的民事活动规定了隐名代理的适用效力,即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情况,依法产生代理的法律后果。并且根据第三人知道和不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代理关系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中可知,隐名代理在我国立法上的构成条件包括:
(1)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
(2)代理人是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实施隐名代理行为。
(3)代理人实施隐名代理行为是以其与被代理人之间的约定或法律允许隐名代理为前提的。
对于隐名代理的处理结果,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1.如果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的,则该隐名代理产生与显名代理相同的法律效力,即第三人与代理人所订立的合同直接约束被代理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代理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2.如果第三人不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的隐名代理并非必然产生显名代理的效果,而是要通过被代理人行使介入权或者第三人行使选择权而形成相应的法律后果。具体来讲,代理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被代理人不履行义务时,则应当向被代理人披露第三人。被代理人因此可以行使代理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与此同理,代理人因被代理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时,则应当向第三人披露被代理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是,第三人一经选定就不得变更所选定的相对人。相应地,被选定为相对人的被代理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代理人的抗辩权。
委托代征管理办税流程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1受理申请税务分局/综合业务岗发放并辅导有关单位填写《委托代征单位登记表》资料1日内转交税务分局/税收管理员岗2调查税务分局/税收管理员岗税收管理员按照下列条件,在3日内进行资格调查审核:
(1)是依法成立的单位或组织;
(2)具有的民事行为能力;
(3)具有熟悉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4)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具有良好的信用3资格审核税务分局/分局长2日内进行资格审核4资格审批县(市)/征收管理科、局长岗对相关资料3日内进行审批5签订协议县(市)/征收管理科、局长岗与委托代征单位签订“委托代征协议书”,并将相关资料传递至办税服务厅/综合业务岗6录机打证纳税服务中心/办税服务厅/登记管理岗、办税服务厅/综合业务岗办税服务厅/综合业务岗将资料传递至办税服务厅/登记管理岗办税服务厅/登记管理岗根据相关资料将信息录入系统,打印“委托代征证书”交委托代征单位,并在“委托代征单位登记表”注明证书字号打印完毕之后,将证书资料交办税服务厅/综合业务岗,由其传递给税务分局/综合岗7证书送达税务分局/综合岗、税务分局/税收管理员岗收到资料后,在1日内交税收管理员,由其送达委托代征单位8结报结算办税服务厅/票证管理岗票证管理岗按照协议要求,与委托代征单位办理票证结报手续,履行代征手续,税款的结报执行《纳税申报办税流程》,手续费结算执行《代征代扣手续费支付办税流程》9跟踪管理税务分局/税收管理员岗日常对委托代征单位进行跟踪管理和检查,督促委托代征单位且每年12月底前对委托代征单位进行年检,出具《委托代征单位年度评价报告》:
(1)是否按约定代征税款;
(2)是否存在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情形;
(3)是否有违反委托代征协议的其他情形;
(4)委托代征单位资格是否符合经组长审核同意后,将《委托代征单位年度评价报告》传递至税务分局/分局长岗,以确定下一年度委托代征单位10变更委托代征或终止委托代征税务分局/分局长岗如若根据情况需要变更委托代征协议或终止委托代征协议的,经过领导批准后应与委托代征单位签订变更委托代征协议或终止委托代征协议11资料归档税务分局/综合岗将上述相关资料归档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现代保险拒赔怎么办理
当保险公司拒绝理赔时,被保险人可以采取以下常用的解决方案: 1.与保险公司协商解决:首先,被拒赔的被保险人可以与保险公司协商,尝试达成共识。如果问题较小,双方可以就某些条款或细节进行修改或协商。但是,如果被保险人认为保险公司的拒赔决定明显错误或不合理,可以选择其他解决方案。 2.申请仲裁:被保险人可以向有关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有关仲裁机构有中国仲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等。 3.起诉诉讼:若被保险人认为保险公司的拒赔决定冤枉之处较大且亏损较大,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被保险人可以向有关法院提起诉讼,依照相关法规处理。
10w+浏览
金融保险
怎么做好代建合同管理?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以及合同管理中主要的问题 (一)合同签订阶段 1.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经营部门在与业主进行合同谈判与签订过程中,存在因考虑到潜在及二次经营项目,而迁就业主提出的权利不对等条款,由此对后期合同在执行过程中,产生风险隐患和执行困难的问题。 2.监督牵制作用不明显,经营部门与合同管理部门之间沟通不及时、领导直接决策等现象,降低了对合同的审核要求,造成合同审核流程化、机械化,使合同审核不能起到真正作用。 3.文字不严谨、描述不准确、条款模糊、违约责任约定不明显和工作界线不清晰等问题都容易产生歧义,导致合同履行困难,且容易引起争议。 (二)合同履行阶段 1.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合同管理及法律知识欠佳、意识薄弱。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起主导因素,是信息的来源。而变更索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常见,因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变更索赔意识,往往是应变更合同的没有及时变更,造成损失。 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及时收集材料、书面确认是合同管理动态管理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手段。在实际发生了变更索赔事项的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业主提出,但这一点经常被忽略,所以应签证确认的没有及时办理签证确认。 3.项目部人员没有对合同进行仔细认识和分析,对合同风险评估和认识能力不足,导致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能明辨工作内容;以为了片面提高业主的满意度,在工作范围之外承揽各项工作,造成项目实质质量不能提高。 4.合同风险分析不透彻,缺少严格合同交度和风险防范措施,不能正确引起项目部更好的履行合同;而生产职能部门及合同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力度不够,不能为项目及时指出问题、协助解决问题。 (三)合同履行结束 在合同履行结束后,缺少对合同的系统性评估,因合同履行与管理经验不足,缺少案例分析,不能及时总结合同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而不能整体提升合同管理水平。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全员合同管理、法律意识 1.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定期组织合同管理等相关培训活动,对经营人员、生产监督部门人员及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扩大宣传范围,加强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全员合同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 2.实行合同分析和分解。 合同签证后,一是合同管理人员应与经营人员作充分对接,了解项目背景及基本信息。二是应弄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全面的分析合同风险,明确合同的重要和主要风险。如项目管理模式,合同各方的责任、权利和工作内容的界线划分,对整个项目管理将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三是对项目管理合同进行分解,尽可能地将项目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纳入到合同管理范畴。通过合同分析,可预防由于这些重大问题的不协调或矛盾,造成工作上的障碍和损失。合同又是实施项目的手段,对合同履行方来说,准确的合同分析能确保合同履行质量,并顺利实现项目的整体目标。因此,在正式开始履行合同之前,必须认真、填密地做好合同分析工作。 3.建立合同交度。 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应熟悉合同的全部内容,并对合同条 款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合同风险完成后, 首先合同管理人员应对生产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进行合同咨询,全面陈述合同背景、工作范围、目标、执行要点和特殊情况处理。 其次,项目负责人向项目部人员进行合同交底,解答项目部人员提出的问题,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最后,项目负责人将交底情况反馈给合同管理人员,由其对合同执行计划、管理程序、管理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形成合同管理文件,下发各执行人员,指导其合同管理工作。 (二)增强合同履约过程控制意识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台帐。合同管理台帐既是合同履行的依据,又是合同履行的记录,对合同管理的执行和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合同的量不断增加、信息量大,因此,必须完善合同管理台帐,建立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使各种信息处于可控状态,而且还可以为管理者提供调整、修改、决策依据。在建立合同管理台帐之前,应全面了解合同的基本内容、管理要点,进行分类管理,且应分总台帐和明细统计表。 2.加强合同变更和索赔管理。合同变更是索赔的重要依据,要及时、全面的处理合同变更。合同变更往往都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而工程变更问题处理,是确定索赔与反索赔的重要直接依据。为更好的做好合同变更和索赔管理,应重视现场签证、及时收集和整理各种文件(如变更设计联系单、会议纪要、往来函件、月报、国家政策法令文件),对合同变更部分应进行宙核与分析,并非所有变更都可索赔,应在分清责任的前提下,准确地进行索赔。 3.建立履约检查制度。合同管理不能沦为僵硬的程式化管理,而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落实合同责任、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经常性检查,包括过程资料的收集、对业主进行回访,全面了解项目合同实施情况。 4.建立合同管理知识库。建立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合同数据库,整理合同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和失败案例,对合同管理进行评价。如合同实施后风险分析是否全面、风险防范措施是否有效等进行总结评价。通过合同评价,总结利弊得失、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5.提高相关合同管理人员素质,重视人才培训。企业不缺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但合同管理人员匿乏,合同管理人员首先应是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熟悉各种法律、法规,胜任合同拟稿、修改、谈判和解释,熟悉合同履行和工程索赔管理。作为企业领导人,应当从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中挑选一部分具有潜力的年轻人,送到高校接受二次职业培训,以缓解合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 三、结语 合同管理是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和重点。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体现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全过程、全面性的进行动态管理,即在早期签订合同阶段就应减少合同隐患,在合同履行阶段要加强跟踪、检查、指导,在后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只有不断地增强合同防范意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成本,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603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代管房产收取增值税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中涉及的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4)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5)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6)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7)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第 (4)点、第 (5)点所称货物,是指构成不动产实体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和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及配套设施。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综上所述,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是否可以抵扣。
代建工程合同履行管理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以及合同管理中主要的问题 (一)合同签订阶段 1.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经营部门在与业主进行合同谈判与签订过程中,存在因考虑到潜在及二次经营项目,而迁就业主提出的权利不对等条款,由此对后期合同在执行过程中,产生风险隐患和执行困难的问题。 2.监督牵制作用不明显,经营部门与合同管理部门之间沟通不及时、领导直接决策等现象,降低了对合同的审核要求,造成合同审核流程化、机械化,使合同审核不能起到真正作用。 3.文字不严谨、描述不准确、条款模糊、违约责任约定不明显和工作界线不清晰等问题都容易产生歧义,导致合同履行困难,且容易引起争议。 (二)合同履行阶段 1.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合同管理及法律知识欠佳、意识薄弱。项目管理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起主导因素,是信息的来源。而变更索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最常见,因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变更索赔意识,往往是应变更合同的没有及时变更,造成损失。 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及时收集材料、书面确认是合同管理动态管理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手段。在实际发生了变更索赔事项的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业主提出,但这一点经常被忽略,所以应签证确认的没有及时办理签证确认。 3.项目部人员没有对合同进行仔细认识和分析,对合同风险评估和认识能力不足,导致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不能明辨工作内容;以为了片面提高业主的满意度,在工作范围之外承揽各项工作,造成项目实质质量不能提高。 4.合同风险分析不透彻,缺少严格合同交度和风险防范措施,不能正确引起项目部更好的履行合同;而生产职能部门及合同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力度不够,不能为项目及时指出问题、协助解决问题。 (三)合同履行结束 在合同履行结束后,缺少对合同的系统性评估,因合同履行与管理经验不足,缺少案例分析,不能及时总结合同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而不能整体提升合同管理水平。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全员合同管理、法律意识 1.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定期组织合同管理等相关培训活动,对经营人员、生产监督部门人员及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扩大宣传范围,加强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全员合同管理意识和法律意识。 2.实行合同分析和分解。 合同签证后,一是合同管理人员应与经营人员作充分对接,了解项目背景及基本信息。二是应弄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全面的分析合同风险,明确合同的重要和主要风险。如项目管理模式,合同各方的责任、权利和工作内容的界线划分,对整个项目管理将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三是对项目管理合同进行分解,尽可能地将项目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纳入到合同管理范畴。通过合同分析,可预防由于这些重大问题的不协调或矛盾,造成工作上的障碍和损失。合同又是实施项目的手段,对合同履行方来说,准确的合同分析能确保合同履行质量,并顺利实现项目的整体目标。因此,在正式开始履行合同之前,必须认真、填密地做好合同分析工作。 3.建立合同交度。 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应熟悉合同的全部内容,并对合同条 款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在合同风险完成后, 首先合同管理人员应对生产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进行合同咨询,全面陈述合同背景、工作范围、目标、执行要点和特殊情况处理。 其次,项目负责人向项目部人员进行合同交底,解答项目部人员提出的问题,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最后,项目负责人将交底情况反馈给合同管理人员,由其对合同执行计划、管理程序、管理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形成合同管理文件,下发各执行人员,指导其合同管理工作。 (二)增强合同履约过程控制意识 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台帐。合同管理台帐既是合同履行的依据,又是合同履行的记录,对合同管理的执行和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合同的量不断增加、信息量大,因此,必须完善合同管理台帐,建立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仅使各种信息处于可控状态,而且还可以为管理者提供调整、修改、决策依据。在建立合同管理台帐之前,应全面了解合同的基本内容、管理要点,进行分类管理,且应分总台帐和明细统计表。 2.加强合同变更和索赔管理。合同变更是索赔的重要依据,要及时、全面的处理合同变更。合同变更往往都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而工程变更问题处理,是确定索赔与反索赔的重要直接依据。为更好的做好合同变更和索赔管理,应重视现场签证、及时收集和整理各种文件(如变更设计联系单、会议纪要、往来函件、月报、国家政策法令文件),对合同变更部分应进行宙核与分析,并非所有变更都可索赔,应在分清责任的前提下,准确地进行索赔。 3.建立履约检查制度。合同管理不能沦为僵硬的程式化管理,而应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实行动态管理,落实合同责任、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经常性检查,包括过程资料的收集、对业主进行回访,全面了解项目合同实施情况。 4.建立合同管理知识库。建立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合同数据库,整理合同具有代表性的成功和失败案例,对合同管理进行评价。如合同实施后风险分析是否全面、风险防范措施是否有效等进行总结评价。通过合同评价,总结利弊得失、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5.提高相关合同管理人员素质,重视人才培训。企业不缺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但合同管理人员匿乏,合同管理人员首先应是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熟悉各种法律、法规,胜任合同拟稿、修改、谈判和解释,熟悉合同履行和工程索赔管理。作为企业领导人,应当从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中挑选一部分具有潜力的年轻人,送到高校接受二次职业培训,以缓解合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 三、结语 合同管理是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和重点。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体现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企业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全过程、全面性的进行动态管理,即在早期签订合同阶段就应减少合同隐患,在合同履行阶段要加强跟踪、检查、指导,在后期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只有不断地增强合同防范意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降低项目成本,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收取代管房产管理费收入缴纳增值税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收取代管房产管理费收入缴纳增值税吗?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中涉及的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4)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5)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6)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7)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第
(4)点、第
(5)点所称货物,是指构成不动产实体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和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及配套设施。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综上所述,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是否可以抵扣。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3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现代保险拒赔怎么处理
当保险公司拒绝理赔时,被保险人可以采取以下常用的解决方案: 1.与保险公司协商解决:首先,被拒赔的被保险人可以与保险公司协商,尝试达成共识。如果问题较小,双方可以就某些条款或细节进行修改或协商。但是,如果被保险人认为保险公司的拒赔决定明显错误或不合理,可以选择其他解决方案。 2.申请仲裁:被保险人可以向有关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有关仲裁机构有中国仲裁协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等。 3.起诉诉讼:若被保险人认为保险公司的拒赔决定冤枉之处较大且亏损较大,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被保险人可以向有关法院提起诉讼,依照相关法规处理。
10w+浏览
金融保险
收取代管房产管理费收入缴纳增值税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收取代管房产管理费收入缴纳增值税吗?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中涉及的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4)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5)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6)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7)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第
(4)点、第
(5)点所称货物,是指构成不动产实体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和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及配套设施。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综上所述,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是否可以抵扣。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03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收取代管房产管理费收入缴纳增值税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中涉及的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4)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5)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6)购进的旅客运输服务、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7)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第 (4)点、第 (5)点所称货物,是指构成不动产实体的材料和设备,包括建筑装饰材料和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及配套设施。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综上所述,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定是否可以抵扣。
保管合同代理的代理权是应该怎么行使的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保管合同代理的代理权是如何行使的
(一)代理权行使的规则
为了确切实现代理适用的宗旨和目的,民事立法往往对于代理人行使代理权的行为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规则,具体表现在:
1.代理人应当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行使代理权,不得进行无权代理。
2.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当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
3.代理人行使代理权应当符合代理人的职责要求。
4.代理人原则上应当亲自完成代理事务,不得擅自转委托。
(二)某些滥用代理权的行为
滥用代理权的行为是指代理人违法行使代理权的情况,其认定条件包括:
(1)代理人拥有代理权。
(2)代理人在违反法律有关代理权行使的规则、要求的情况下行使代理权。
(3)已经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可见,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均是代理人利用合法身份之便从事有损被代理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本违背了代理适用的宗旨和目的,故为法律所禁止。滥用代理权的行为具体包括:
1.自己代理。即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为法律行为。
2.双方代理。代理人同时代理双方当事人为同一项法律行为。
3.代理人与
第三人恶意通谋而为的代理行为。
代理权的概念
代理权是代理关系的核心内容。

一,它是代理关系存续的前提。代理关系自代理权产生之时始确立,并随着代理权的消灭而终止;

二,它是民事主体取得代理人资格,能以被代理人名义从事代理行为的法律依据。
代理权的产生
代理权产生于授权行为,故授权行为是代理关系的组成部分。代理关系是基于两类法律事实而产生的,一是特定的法律关系(如委托合同关系)或特定的社会关系(如亲属关系);二是授权行为。在社会生活中,这两类法律事实或者同时完成(如国家立法规定某种社会关系适用法律代理,同时,法律也授权某些社会成员充任法定代理人),或者分别完成(如订立了委托合同,再另行授予委托书)。应当注意将两者加以区别。其中,以委托代理关系赖以产生的委托合同与授权行为最具有典型意义。
相比较而言,委托合同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它基于委托人(被代理人)和受托人(代理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其内容是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的事务。故委托合同仅对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却不涉及第三人。而授权行为则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它依据授权人的意思就可以使代理人取得代理权。所以,授权行为是代理权产生的直接根据,其效果及于被代理人、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决定着代理行为是否有效。所以,在实际生活中,第三人关心的是以他人名义与自己进行法律活动的代理人是否经过他人授权而拥有代理权,却无需考虑得以授权的前提是委托合同或其他基础法律关系。
代理证书
授权行为的法律形式是代理证书,故代理证书就是证明代理人拥有代理权的法律文件。我国民法通则第65条第1款专门就委托代理的代理证书加以规定:委托代理的代理证书,“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应当用书面形式的,应用书面形式”。我国民法通则第65条第2款规定了委托书的主要内容:“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应当强调的是,代理证书所载代理权限范围应当明确。实践中确定代理权限的方式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
1、单项事务代理权,即授权代理人就某项事务代理一次法律行为。如代买某件商品。
2、特别代理权,就是授权代理人在一定时期内连续代行同一法律行为。如授权银行长期代收房租、水电费。
3、总代理权,就是授权代理人就某项事务,代为有关的各种法律行为。如就某幢房屋,授权代理人代为购买、登记、纳税、维修、出租及收取房租、发生纠纷时代为参加诉讼等。
转委托
转委托是指代理人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将其享有的代理权的全部或一部分转委托给他人行使的行为。其中,接受转委托的人叫做复代理人或再代理人。相应地,代理人选任复代理人,并向其转授代理权的权利称为复任权。从各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总体讲,称做复代理关系。
我国《民法通则》第68条确认了转委托(复代理),《合同法》亦有相关的规定。但是,转委托在适用中应当符合如下法律规则:
1.转委托的目的必须是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
2.转委托原则上应当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授权或事后追认)。根据民法通则第68条和合同法第400条的规定,代理人转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代理人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征得被代理人的同意。
3.在紧急情况下,代理人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而转委托的,不论被代理人是否同意,均依法产生转委托的法律效力。
4.代理人只能在其享有的代理权限范围内,向复代理人转委托其代理权的全部或者部分,但不得超过其代理权限。
5.复代理人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而不是转委托之代理人的代理人,故复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
隐名代理
隐名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而不表明被代理人身份实施的代理行为。我国《民法通则》在一般意义上确认了显名代理。而合同法第402条和第403条则针对特定的民事活动规定了隐名代理的适用效力,即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在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情况,依法产生代理的法律后果。并且根据第三人知道和不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代理关系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中可知,隐名代理在我国立法上的构成条件包括:
(1)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
(2)代理人是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实施隐名代理行为。
(3)代理人实施隐名代理行为是以其与被代理人之间的约定或法律允许隐名代理为前提的。
对于隐名代理的处理结果,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1.如果第三人在订立合同时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的,则该隐名代理产生与显名代理相同的法律效力,即第三人与代理人所订立的合同直接约束被代理人和第三人。但是,有确切证据证明该合同只约束代理人和第三人的除外。
2.如果第三人不知道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代理关系的隐名代理并非必然产生显名代理的效果,而是要通过被代理人行使介入权或者第三人行使选择权而形成相应的法律后果。具体来讲,代理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被代理人不履行义务时,则应当向被代理人披露第三人。被代理人因此可以行使代理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与此同理,代理人因被代理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时,则应当向第三人披露被代理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是,第三人一经选定就不得变更所选定的相对人。相应地,被选定为相对人的被代理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代理人的抗辩权。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金融保险 > 保险理赔 > 保险拒赔代理不管怎么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