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员工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遭遇伤害事故时,他们将有必要进行专业的劳动能力鉴定分析,以便据以确定其所受工伤的确切级别并据此向应承担赔偿责任者请求相应的补偿。按照法律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将根据致伤职员的伤残等级给予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
此外,对于因遭受身体损害而引发的诸如医疗费用、误工薪资、护理服务、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贴、必要营养补充等各类费用,获得赔偿的义务方也必须全额承担。若受害人不幸离世,其赔偿的义务方除了要全力支付根据救治治疗状况而需要支付的相关费用之外,还需对下列各项费用分别予以赔偿:受害人的安葬费用以及照顾死者的近亲属生活所需费用;受害人的死亡补偿款项;此外,其近亲属为了办理丧葬后事而支付的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的其他合理费用亦在此列。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二、在上班的过程中得了甲亢,算工伤吗
符合认定为工伤条件的情形涵盖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当普通员工在正常工作时刻或工作区域內,由于职务相关的特殊原因遭受了意外伤害时,便可被确认为工伤。其次,若伤者在正式投入工作时间以前,然而处于工作场所中,从事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性质的预备性工作或收尾事宜过程中所致的损伤,照样亦能被视为工伤。再次,即使在每日下班路途中,只要受伤并非员工自身主要失误所引起,同样应当被归类为工伤范畴。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