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险的免赔就是不赔吗
是的,免赔指的正是不能进行赔付的含义!它具体是指由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预先约定,将损失金额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若该损失额在此范围内,则被保险人需要自行承担损失,而保险人无需对此进行赔偿。由于免赔额能够有效地消除大量的小额索赔案件,使得损失理赔费用大幅度下降,从而有助于降低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同时也使被保险人所需要支付的保费得以相应降低。因此,免赔额条款在财产、健康以及汽车保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保险合同双方应当履行合同义务,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赔偿义务。
二、保险的缴费基数怎么算
在讨论社保缴费基数这一话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社会平均工资”。它所代表的是一定区域内所有劳动者平均薪资水平,即社会全体劳动者新创造的全部价值量除以全体劳动者人数。而社保缴费则在此基础上设定了一个从60%至300%的区间,也就是说,假设社会平均工资为2,000元,那么所缴纳的社保费用的最低及最高基数将分别为1,200元及6,000元。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薪资报酬与其社保基数量呈正比关系,两者呈现出相互促进的态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保缴费基数仍有其上限与下限的限制。当具体员工们的实际工资水平难以确定之时,社保机构会依据该地区上年度的劳工统计数据来确定社保缴费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及相关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