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情况下,若违法人实施了非法出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就可能构成“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对于此类犯罪行为,法律规定的处罚措施如下:
首先,对于情节较轻者,通常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需要处以相应数额的罚金,罚金的具体比例为该土地使用权价值的5%-20%;
其次,如果情节较为严重,那么刑期将会延长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同样也需要处以相应数额的罚金,罚金的比例仍然是该土地使用权价值的5%-20%。
《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
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二、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买方是否构成犯罪
若有私下非法转让或倒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则买卖双方均可能触犯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这种未经许可擅自进行土地买卖的行为,在法律上被视为非法,因为依据相关法规,只有土地使用权能合法进行买卖交易,而土地的所有权并不允许买卖。
根据法律条款,任何个体或组织都不得侵占、买卖或以其他方式非法转让土地。对于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同时还需承担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格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
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对于那些违法出让和倒卖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将会被视为涉嫌触犯了"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根据罪责相适应原则,此类犯罪行为通常依情节轻重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外还将面临高额罚金处罚,罚金数额在土地市场价格的5%-20%之间。若情节特别严重,则可能被处以三到七年的有期徒刑,同时罚金比例仍然同前述。之所以设定如此严厉的罚金制度,目的在于维护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