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如何

最新修订 | 2024-08-18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在劳动者因工伤事故不幸去世,即使未按期签合同,家属有权申请工伤认定。若雇主未买工伤保险,赔偿由雇主负责。丧葬补助金基于死者六个月平均月薪;抚慰金按职称比例发放,配偶40%,其他成员30%,孤寡老人或孤儿加10%,总额不超过员工生前工资。抚慰金受抚养对象依据社保总局规定,计算公式包括被告工资比例。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20。
未签劳动合同,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如何

一、未签劳动合同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如何

当涉及到无法按期签署劳工合同的状况下,劳动者不幸遭遇了失事性的工作伤害导致最后过世的情况,那么对于这个劳动者的家属来说,他们拥有提出工伤坚定的权利。

经过鉴定证实是属于工伤事故时,他们有权获取丧葬补助金、享有对其家庭成员有着养育义务的亲属提供抚慰金以及一笔定额性的工亡补助金补偿。

但是如果雇佣企业未能为他们购买相关的工伤保险的话,那么必定由雇佣单位全权负责赔偿的事宜。

其次,根据法律的明文规定,丧葬补助金是相当于过去的六个月内,本地区所有职工平均月薪的金额;

至于抚慰金,则需要依职称定的比例,将defendant给予因工意外身故员工的主要经济支持来源后无法再继续产生劳动力的家族成员的抚慰金及其分配方法数字发给其家人。

通常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个配偶每月享有的抚慰金数额占被告工资的百分之四十,其他每一位家庭成员每月占百分之三十,而对于孤寡老人或孤儿,他们每月能获得到的抚慰金在上述计算的基础上扩大百分之十。

每位家庭成员所享受的抚慰金总额不得超过被判定为因工去世的员工生前所得工资之数。

关于抚慰金所包含的受抚养对象的具体范畴,应以由国务院社会保险总局做出的相关规定为准;

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额度,则是相当于上一年度全国人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二十的倍数。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二、未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对于员工在未签署劳动合同时所提出的赔偿需求,有两种常见情况应当予以重视并作出恰当处理:

首先,若由于员工自身的原因(例如抵制签署)导致未签署劳动合同的时间不足一个月期间的,雇主无需承担任何经济补偿责任,然而其必须按时支付员工应得的劳动酬劳,并且在此基础上也具有执行解聘该员工的法律权力;

其次,若员工自身故意拖延签约进程,截至一个月期限已过仍未签署劳动合同的,雇主应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其双倍工资作为赔偿,并且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终止劳动关系

详尽的分析如下:依据中国201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第82条相关条款明确,当用人单位从员工开始工作的那一天开始算起,超过了一个月但是还没有满一年的时间里,在这段期间仍然没有和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那么就应该按照每个月两倍工资标准来向劳动者支付相应款项。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5条以及第6条的规定,若产生了劳动者拒绝签署劳动合同的情况,那么作为雇主的一方,理应有资格单方面终结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但是倘若用人单位依旧继续使用这些员工进行劳动,就需要依照法律规定向他们支付双倍工资。

据此而言,即使雇主这时拥有的单方面结束和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权力其实是一种法律义务,假如用人单位未能即时终止这种劳动关系,由此可能引发的需支付双倍工资的严重后果,显然应该由雇主自己来承担。鉴于这一严峻现实,雇主应当在员工开始工作后的一个月之内便与其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倘若劳动者拒绝签署,那么就要立即单方面终止和其之间的劳动关系,而且完全不必支付任何形式的经济补偿。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雇主选择何种方式终止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都要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对方,为此,雇主要尽量收集并保存好与终止劳动关系有关的所有重要证据,同时确认劳动者已经接收到了这一书面通知,因为能否提供充分有力的证据去证明已经把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传达给了劳动者是雇主的一项重大义务。所以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确实会遇到有些员工故意拒绝签署劳动合同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必须尽早行使应有的监管权,对其进行及时的提醒并发出书面通知,以此来保证这一流程得到有效执行。如果感觉某位员工并不适合这份工作,企业就应当立刻采取措施解除与其之间的劳动关系,给予相应的补偿,而不是为了逃避这个问题而对其视而不见,那样做只会导致后期的用工风险进一步加大。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从业人员不幸遭受工伤意外离世的情况下,即便其尚未按照约定签订相关劳动合同,其家庭成员仍旧享有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工伤认定的法定权益。倘若雇主未能尽责购买工伤保险,应由雇佣方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关于丧葬补助金方面,该项金额将以死者生前六个月期间的平均月薪作为基础进行计算;而抚恤金的派发则根据受赠者的职业职称结构来进行划分,其中配偶享有40%份额,其他主要家庭成员分得30%,若有孤寡老人或者无行为能力的儿童存在,则在此比例之上额外增加10%,上述各项总额需严格限制在员工生前所领取工资范围内。至于抚恤金的受益对象范围,则须依照国家社会保障总局最新发布的相关规范进行确定,具体的计算公式中将会涉及到被告工资比例等关键要素。最后值得关注的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将按照本地区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20的方式予以核算。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6.9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08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未签劳动合同,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如何
一键咨询
  •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5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4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3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1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1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7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5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6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2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0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3****23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8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2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3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1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未签劳动合同的工伤死亡赔偿多少?
建立劳动关系之后,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受工伤死亡的要赔偿6个月的平均工资作为丧葬补助金,赔偿20倍的本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劳动者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还要发给员工亲属抚恤金。
10w+浏览
工伤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未签劳动合同的工伤死亡赔偿多少?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未签劳动合同的工伤死亡赔偿多少?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工伤赔偿
上班时间内死亡, 经医院抢救过来(未死亡) 时间未超过48小时算
[律师回复] 视同工伤处理。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工伤主要有以下类型: 1.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里,要理解和把握“事故”的本质是“意外的损失或灾祸”,有渐进性(比如慢性中毒、血吸虫感染等)和突发性(比如工架垮塌、高空坠物伤及等)两种,不可拘泥于突发性一种情况。 1.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1.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1.4患职业病的;1.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1.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1.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2.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2.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8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未签劳动合同死亡赔偿吗
未签劳动合同死亡也是可以获得赔偿的,但前提条件是这种死亡是由于工伤才导致的,而且,虽然没有签劳动合同但双方确实属于劳动关系。只不过,想要获得工伤死亡赔偿金的,很有可能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这样才能进行工伤认定。
10w+浏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未签劳动合同死亡赔偿吗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未签劳动合同死亡赔偿吗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工伤赔偿
30 岁未婚.有父母。交通事故死亡.死亡赔偿金怎么算
[律师回复]
一、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怎么计算
1、概念:死亡赔偿金是指在受害人因遭受人身伤害失去生命的情形下,由赔偿义务人给予其家属的一定赔偿费用。
2、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残疾赔偿金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3、计算公式: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赔偿年限受害人是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年赔偿年限就减少一年,最少5年。
二、精神抚慰金怎么赔偿
1、概念: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在受害人遭受严重的人身伤害、可能深受残疾或者死亡的情形下,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在精神上遭受巨大创伤,并基于此而要求赔偿义务人给予受害人及其近亲属一定数额的赔偿。
2、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关于残疾赔偿金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注意: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08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8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死亡能够认定工伤吗?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能够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能够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未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死亡能够认定工伤吗?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工伤赔偿
强奸未遂死亡的刑事判决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未遂导致死亡是案的从重情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妇女、奸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关于当前办理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细化规定,即“致人重伤、死亡,是指因妇女、奸淫导致被害人性器官严重损伤,或者造成其他严重伤害,甚至当场死亡或者经治疗无效死亡的”“对于犯出于报复、灭口等动机,在实施的过程中,杀死或伤害被害妇女、的,应分别定为罪、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按数罪并罚惩处”。根据上述规定,结合罪犯罪构成的本源性要求,可对“致人重伤、死亡”作如下理解:   1.在行为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三种。其一,由发生性关系的目的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最常见的表现是性行为直接造成被害人性器官等严重损伤,甚至致被害人死亡。其二,由暴力等手段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主要表现为行为人为达到实施奸淫的目的而采用暴力打击、捆绑、灌酒、下药等方式控制被害人,造成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其三,由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合力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对于目的行为、手段行为分别致被害人伤、亡的情况进行分述主要是为了细化对行为类型的理解,而通常情况下的犯罪中,两类行为是同时或交叉进行的,不能截然分开,故可合力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   2.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最终落脚点为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出于报复、灭口等动机致人重伤、死亡的,应以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罪数罪并罚。因罪的手段行为是为发生性关系的目的行为服务的,如果暴力手段行为的目的发生了变化,是为了报复被害人,或者为了防止事情败露而灭口,其主观故意已经超出罪的评价范围,自然应单独定罪,并与罪实行并罚。相关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在性行为发生之后或者性行为中止、未遂后出于报复、灭口动机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认定为数罪的看法较为一致,但对于性行为发生之前,行为人以故意伤害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的暴力行为的评价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应单独评价,以故意伤害罪与罪实行并罚;有人认为,罪本身包括对暴力手段行为的评价,应以罪一罪处罚。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还是看其实施暴力行为的目的如何。如果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伤害行为是为了对被害人形成控制和威慑,继而达到的目的,即使其暴力行为与发生性行为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仍应该以罪一罪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立法的表述已直接将致人轻伤的结果吸收在一般情节的犯罪中。   3.行为与加重结果具有生理上的因果关系。罪在该款项的规定中,将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与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进行了并列表述,即可说明立法强化了对于行为与重伤、死亡结果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最主要的表现即是要有生理上的因果关系,通过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作用于被害人的身体,进而造成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结果。如果行为对被害人的精神造成强烈,使得被害人患有精神障碍疾病或者被害人因无法接受被的事实而自杀或者自残的,一般按照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来处理。   4.关于行为人对于加重结果的主观罪过形式,要区别情况加以分析。对于重伤的结果,行为人可以持故意、也可以持过失的主观心态,而故意既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可表现为间接故意。对于死亡的结果,理论界及司法实务界通常认为,行为人只能持有过失的主观心态,故意不能构成。笔者认为,行为人对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可能存在放任的故意。如果行为人积极追求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并实施奸尸行为,则不再构成罪,而应以侮辱尸体罪等进行处理。所以,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对于死亡结果都是过失的心态。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不排除有放任死亡结果的可能。例如,被害人反抗激烈,行为人在实施奸淫行为的同时,对被害人实施暴力行为,可能不计后果,而且被害人的死亡也不一定表现为当场,也可能经抢救无效死亡或事后短时间内死亡。在处理类似案件时,要注意结合具体案情分析主观目的,通过行为人实施暴力行为的手段、程度、打击部位,暴力行为后是否继续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等准确区分其是伤害的故意,还是放任死亡结果的故意。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8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强奸未遂死亡的刑事案例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未遂导致死亡是案的从重情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妇女、奸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关于当前办理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细化规定,即“致人重伤、死亡,是指因妇女、奸淫导致被害人性器官严重损伤,或者造成其他严重伤害,甚至当场死亡或者经治疗无效死亡的”“对于犯出于报复、灭口等动机,在实施的过程中,杀死或伤害被害妇女、的,应分别定为罪、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按数罪并罚惩处”。根据上述规定,结合罪犯罪构成的本源性要求,可对“致人重伤、死亡”作如下理解:   1.在行为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三种。其一,由发生性关系的目的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最常见的表现是性行为直接造成被害人性器官等严重损伤,甚至致被害人死亡。其二,由暴力等手段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主要表现为行为人为达到实施奸淫的目的而采用暴力打击、捆绑、灌酒、下药等方式控制被害人,造成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其三,由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合力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对于目的行为、手段行为分别致被害人伤、亡的情况进行分述主要是为了细化对行为类型的理解,而通常情况下的犯罪中,两类行为是同时或交叉进行的,不能截然分开,故可合力导致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   2.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最终落脚点为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出于报复、灭口等动机致人重伤、死亡的,应以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罪数罪并罚。因罪的手段行为是为发生性关系的目的行为服务的,如果暴力手段行为的目的发生了变化,是为了报复被害人,或者为了防止事情败露而灭口,其主观故意已经超出罪的评价范围,自然应单独定罪,并与罪实行并罚。相关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对于行为人在性行为发生之后或者性行为中止、未遂后出于报复、灭口动机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认定为数罪的看法较为一致,但对于性行为发生之前,行为人以故意伤害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的暴力行为的评价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应单独评价,以故意伤害罪与罪实行并罚;有人认为,罪本身包括对暴力手段行为的评价,应以罪一罪处罚。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还是看其实施暴力行为的目的如何。如果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伤害行为是为了对被害人形成控制和威慑,继而达到的目的,即使其暴力行为与发生性行为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仍应该以罪一罪处理。需要说明的是,立法的表述已直接将致人轻伤的结果吸收在一般情节的犯罪中。   3.行为与加重结果具有生理上的因果关系。罪在该款项的规定中,将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与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进行了并列表述,即可说明立法强化了对于行为与重伤、死亡结果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最主要的表现即是要有生理上的因果关系,通过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作用于被害人的身体,进而造成被害人重伤或者死亡的结果。如果行为对被害人的精神造成强烈,使得被害人患有精神障碍疾病或者被害人因无法接受被的事实而自杀或者自残的,一般按照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来处理。   4.关于行为人对于加重结果的主观罪过形式,要区别情况加以分析。对于重伤的结果,行为人可以持故意、也可以持过失的主观心态,而故意既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可表现为间接故意。对于死亡的结果,理论界及司法实务界通常认为,行为人只能持有过失的主观心态,故意不能构成。笔者认为,行为人对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可能存在放任的故意。如果行为人积极追求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并实施奸尸行为,则不再构成罪,而应以侮辱尸体罪等进行处理。所以,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对于死亡结果都是过失的心态。但在特殊情况下,也不排除有放任死亡结果的可能。例如,被害人反抗激烈,行为人在实施奸淫行为的同时,对被害人实施暴力行为,可能不计后果,而且被害人的死亡也不一定表现为当场,也可能经抢救无效死亡或事后短时间内死亡。在处理类似案件时,要注意结合具体案情分析主观目的,通过行为人实施暴力行为的手段、程度、打击部位,暴力行为后是否继续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等准确区分其是伤害的故意,还是放任死亡结果的故意。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工伤赔偿 > 工伤赔偿标准 > 未签劳动合同,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如何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