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最新修订 | 2024-09-29
浏览10w+
巩海冬律师
巩海冬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4年
专家导读 判断合同诈骗的主观恶意需要综合分析。首先要看行为人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有没有侵占他人财产的意图,如果没有履行能力或诚意,还编造虚假事实诱导签约,这就很可能是主观恶意。其次,拿到财物后,如果挥霍、逃跑或者用于非法活动,这也显示出主观恶意。合同履行态度也很重要,如果逃避或拒绝履约,也能说明问题。
合同诈骗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一、合同诈骗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对于如何判定合同诈骗的主观恶意,通常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行为人签订合同时是否怀有非法侵占他人财产的意图。

具体来讲,行为人是否缺乏实际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缺乏真诚的意愿,却通过编造虚假事实、掩盖真相来诱导对方与其签署合同

其次,一旦行为人获取到相关财物以后,如果他们肆无忌惮地进行消费、携款逃跑或者将这些财物用于违法活动当中,那么这无疑也能体现出他们存在某种主观恶意。

除此之外,对于合同履行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例如,行为人是否故意逃避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判定合同诈骗主观恶意需综合分析。首要是行为人签订合同时是否有侵占他人财产的意图,如无履行能力或诚意,且编造虚假事实诱导签约。其次,获取财物后若挥霍、逃跑或用于非法活动,显示主观恶意。合同履行态度,如逃避或拒绝履约,也是重要考量。

二、合同诈骗的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所谓合同诈骗,主要定义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签订及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通过捏造不实之词、隐藏及掩盖事实真相、设立陷阱等方式侵犯他人财产权益的行为。

或者说是合同一方当事人蓄意隐瞒实际情况,或者编造虚假情况,诱导对方当事人产生误解,进而与其签约或实际履行该合同的违法行为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合同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对于恶意实施合同诈骗犯罪且数额达到较大程度的罪犯,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并处或单独征收罚金;

犯罪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附加征收罚金;

而犯罪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者,将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且附加征收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三、合同诈骗的数额巨大怎么处理

合同诈骗行为涉及金额巨大者,无疑是颇为严重的刑事犯罪之一。

根据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鉴于其犯罪分子企图通过违法手段夺取他人财产而签订和履行对合同的欺诈行为,若诈骗所得的财物数额庞大,便将面临长达三至十年的有期徒刑,并附加相应罚金。

然而,在实际的事例审理过程中,审理人员会全面考虑包括犯罪嫌犯的服罪表现、主动退还赃款赔偿损失以及主动投案自首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等多种因素。

若犯罪嫌疑人事先能积极进行退赃操作、承认错误并表达悔过之意,或许在量刑方面可获得适当减轻。

另外,作为受害人,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并提供相关的证据资料,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判定合同诈骗主观恶意需综合分析。首要是行为人签订合同时是否有侵占他人财产的意图,如无履行能力或诚意,且编造虚假事实诱导签约。其次,获取财物后若挥霍、逃跑或用于非法活动,显示主观恶意。合同履行态度,如逃避或拒绝履约,也是重要考量。

看完还有疑惑?建议直接问律师
最快9秒应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6.7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57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合同诈骗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一键咨询
  • 144****38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6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4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5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5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0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5****63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0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6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0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7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1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0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7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吐鲁番156****656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哈密188****951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伊犁156****98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诈骗罪如何认定主观故意
在认定诈骗犯罪的主观故意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以及是否明知自己的行为会误导他人并据此转移财物的控制权。在实践中,如果行为人积极地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并且其行为与正常交易明显不同,那么可以推断他具有明确的主观故意。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合同诈骗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合同诈骗罪主观故意怎么认定
判断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故意,要考虑签约时是否有非法侵占的意图,是否明知自己没有履约能力还签约,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是否浪费滥用资源,是否携款潜逃或隐匿财产,以及违约后处理被害人财产的态度和措施,要全面分析这些复杂的因素。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信用卡诈骗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主观方面是故意,而且必须是直接故意。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间接故意或过失犯罪不能构成此罪。以下是关于信用卡诈骗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的问题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认定合同诈骗罪中的主观故意和客观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要认定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故意,需要综合分析行为人的举止、言论和履行态度。在主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故意隐瞒相关事实,仍然签订合同以骗取对方的财产。在客观方面,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此错误认识而签订合同,从而给对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诈骗罪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一、隐瞒履约能力的诈骗认定。在合同诈骗案件中多数行为人都以作为方式实施犯罪,但少数案件也有不作为的情况。二、具有因果关系的诈骗认定。合同诈骗罪的因果关系常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即:欺骗手段——错误认识——财物控制转移。三、部分履约的诈骗认定。
18浏览
合同诈骗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一、隐瞒履约能力的诈骗认定。在合同诈骗案件中多数行为人都以作为方式实施犯罪,但少数案件也有不作为的情况。二、具有因果关系的诈骗认定。合同诈骗罪的因果关系常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即:欺骗手段——错误认识——财物控制转移。三、部分履约的诈骗认定。
31浏览
诈骗罪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一、隐瞒履约能力的诈骗认定。在合同诈骗案件中多数行为人都以作为方式实施犯罪,但少数案件也有不作为的情况。二、具有因果关系的诈骗认定。合同诈骗罪的因果关系常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即:欺骗手段——错误认识——财物控制转移。三、部分履约的诈骗认定。
12浏览
故意伤害的主观认定
故意伤害的主观认定:犯罪嫌疑人虽与被害人素不相识,但在双方产生纠纷后,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头部,胸腹部等要害部位击打数拳,致使被害人身体多处受伤,且力度较大,造成脾脏破裂和腹腔大量出血,足以认定上诉人有伤害他人的主观故意。
16浏览
敲诈勒索罪主观故意怎么认定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动机和目的。即犯罪人可以不讲任何理由,不具有任何前因,直接故意非法强索他人财物。为了追索赔偿、追讨劳动报酬、追索债务等,而使用了带有一定威胁成分的语言,催促债务人加快偿还等,则不构成敲诈勒索罪。
1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57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律图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合同诈骗的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