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时效性规范通常规定,雇主应在突发安全事故或被确诊患有职业病之日起的第30个自然日之内,或在被诊断、鉴定出具有职业病之日起的前30个自然日内,向统筹区域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递交工伤认定申请。若雇主未能按照上述规定履行义务,那么工伤员工或其近亲家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的第1年期限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的统筹区域社会保险行政管理机构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针对劳动争议中的薪资问题,证据责任原则上应由雇主承担。
然而,若雇主选择委托银行进行工资发放,则他们有义务将委托函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雇主支付员工薪水时,须详细记录包括支付金额、支付日期、领取人姓名及签名等相关信息,且这些材料需保存两年以上,以便后续查看。
另外,某些情况下,雇主还需要向员工出具其个人的工资单。
因此,雇主需保留向员工支付薪水资料的期限至少长达两年。《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三、劳动争议工伤认定法律规定
工伤认定在劳动争议的处理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当劳动者在工作期间以及工作场所内遭受由于工作性质而导致的意外伤害时,都应该被评定为工伤。
同时,如果员工在上班之前或是下班之后仍然在公司内部进行和工作内容紧密相关的准备工作或者收尾工作,并且因此而受伤的话,同样也会被视为工伤。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提供劳动合同、医疗诊断报告等相关文件作为证据支持。
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三十个自然日之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能按时履行此项义务,那么劳动者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则有权在事故发生之日起的第一年内向该部门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在工伤认定的过程中,我们遵循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无论劳动者在事故中是否存在过失行为,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就可以被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申请时限规定,雇主须在事故或职业病确诊后30天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若未履行,员工或家属、工会可在事故或确诊职业病后的1年内,自行向统筹区社会保险机构申请工伤认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