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延迟发放五天的薪酬,雇员可否提起诉讼?
对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员工薪资五日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尚不能认定为违法行为。
然而若此种情形持续发生且超过了一个固定的工资支付周期,那么这便构成了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有权选择向当地的司法机关提交支付令申请,或者向相关的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检举投诉,由后者依法行使职权进行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二、用人单位拖延薪水,劳动者该怎么做?
在面临用人企业延迟支付薪酬的情形时,作为劳动者需首先与雇主进行沟通协商,若协商无果未能达成妥当解决方案,不妨采取以下法律手段寻求问题的解决:
首先,向所在地劳动保障监查部门提出投诉权益申诉,获得支持及保护;
其次,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值得注意的是,需于劳动争议产生之日起两年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
最后,也可以选择诉诸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形为针对已审理完毕的劳动纠纷案件,若任何一方对仲裁结果持有异议,均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种情形是,如仲裁结果被双方接受且奏效,但用人单位未履行裁决内容,劳动者得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最后一种情况涉及到的则是劳动债务拖欠等事宜,劳动者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三、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可以向法院申请什么执行
如遇雇主拖欠薪资之情况,您首先应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倘若对仲裁裁决持有异议,随时准备向本地法院提出诉讼。一旦庭审胜利之后,纵使对方仍未承担支付工资之责任,您也有权向相关司法机关提出强制执行申请。该执行手段除却查询、冻结及划拨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外,还包括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以及查封、扣押、公开拍卖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多种方式。当前述行动仍然无法实现工资支付时,法院还可能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其高额消费行为、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相应惩戒措施,以期催促和压力该方尽快履行支付工资的法定义务。然而,请务必注意,申请强制执行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进行。
对于公司延迟发放员工薪酬五日的情况,一般尚不构成违法行为。但若此类情况持续发生并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则属于违法。员工可选择向当地司法机关申请支付令,或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由其依法处理。员工应维护自身权益,确保合法薪酬得到及时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