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害罪咋判
故意伤害罪的量刑原则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首先,若犯罪嫌疑人故意伤害他人并导致受害者轻伤,那么将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其次,如果犯罪嫌疑人故意伤害他人并导致受害者重伤,那么将面临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最后,若犯罪嫌疑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导致受害者死亡或者使用极其残忍的手段致使受害者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那么将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关于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客观角度来看,该罪行是对他人身体权的严重侵犯;
其次,从客观行为上看,犯罪嫌疑人必须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再次,从主体条件上看,一般要求行为人年龄达到16周岁,并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对于年龄在14至16周岁之间的人,如果其有故意伤害他人并导致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也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最后,从主观心态上看,犯罪嫌疑人必须是出于故意而实施上述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首先,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在受害对象和行为意图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尽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评价误差,但关键性区别在于:
因此,即使是自行伤害自身的健康状况,通常不视为违法犯罪行为。
而伤害的职责范畴主要指对人体组织结构的损坏以及器官功能的破坏;
然而,只有当对社会个体带来肉体上的临时痛苦或者精神层面的侮辱、冲击时,方能认定为侵犯了他人健康权。
相反,故意杀人罪侵害的是受害者的生命健康权这一本质属性。
第二、在行为目的方面,故意伤害罪主要体现在实际行为中只想使对方遭受健康损害,而非试图剥夺对方生命;
对此,对受害人口吻造成的死亡后果往往表现为意外性;
而故意杀人未遂罪的行为人在主观心态与杀人事实中保持着高度一致,他们可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生命终结,且特地希望或倾向于该种情况发生。
自杀未遂的结果之所以未能成为现实,并不意味着其主观意图发生了变化,而只是因为客观环境中某些因素阻碍了受害者的生命损失。
最后,法律规定了故意伤害未遂并非构成犯罪行为;
而故意杀人未遂罪,只要触犯了相关律条就必须接受法律制裁。
以上便是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之间的重要区别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故意伤害罪拿到谅解书能判缓刑吗
在故意伤害罪中,获得受害者的谅解书的确有可能导致法院在量刑时予以考虑是否适用缓刑措施,然而这种可能性并非绝对的。缓刑的实施与否,必须综合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评估。首先,犯罪行为造成的实际伤害程度及潜在社会危害性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考察标准之一。如果本次犯罪所引发的伤害后果较为轻微,并且对于社会治安秩序并未构成严重干扰或威胁,那么这无疑是申请缓刑的有利要素。其次,被告人在整个事例进程中的认罪态度以及其自我反省的诚恳程度也是决定是否可以适用缓刑的关键因素所在。被告人主动承担法律责任,进一步走访受害者及其家属以获取对方的书面谅解书,无疑都能够显著地表现出被告人的悔过之心,但是在诸多因素中,该表现并不能被视为唯一决定性的因素。此外,法官还会根据被告人过去的行为模式和品行,以及其未来再次犯下类似罪行的风险进行深入评估。假如被告人的罪行情节相对轻微,且满足了其他适用于缓刑的法定条件,如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等,再加上被告人良好的认罪态度和深刻的悔悟之心,并且在他的活动区域内宣判缓刑不会对社区产生任何有害的影响,那么在获得受害方的谅解书之后,判处缓刑的可能性将会大幅度增加。然而,最终的判决结果仍然需要由具有司法裁判权的法官根据全盘的事例情况做出判断与评断。
故意伤害罪量刑分三层:轻伤处三年以下刑罚;重伤处三年以上十年刑罚;致人死亡或极残忍手段致重伤、严重残疾,处十年以上刑罚。构成要件包括侵犯他人身体权、非法损害行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故意实施行为。14至16岁者致人重伤或死亡也需承担刑事责任。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