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谁来定性的认定

最新修订 | 2024-10-23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故意伤害罪的法律判断过程通常由公安部门展开深入调查之后,交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起诉讼,最终,由人民法院根据事实与法律规定作出公正裁决。在这一过程中,对犯罪行为的判定主要依赖于行为主体的主观意识以及其客观行动的实际状况,着重考察该等行为是否给他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实质性的损害。
故意伤害罪谁来定性的认定

一、故意伤害罪谁来定性的认定

在鉴定重伤已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故意伤害罪的界定往往由公安机关依据其严谨的侦查程序进行详尽分析和搜集证据之后,由具有检察权限的检察院向相应的司法机构提出公诉诉求,最终由人民法院依据实际发生的案件事实以及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展开公正司法裁判,以确保罪与非罪泾渭分明。在这些过程中,确定被告人是否对某特定他人执行了故意伤害行为、是否造成了相应人身伤害这两个重大因素是判明其是否触犯此项刑事罪名的关键所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交通肇事罪民事责任是什么

交通事故肇事案件中,对于造成他人身体损伤的情况,应负责赔偿受害人所需要支付的合理医疗费用、看护陪侍费用、交通费、营养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贴费用等人为治疗及康复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

同时,对因此而导致受害者误工引起的收入下降也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赔偿。

若伤势较为严重,导致受害方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则还需赔偿其使用的辅助器具所需的费用,以及依照规定应当支付给受害者的残疾赔偿金

如若该事件直接导致了受害人不幸离世,那么还应对受害人家属补偿丧葬费,并根据法律规定给予适当的死亡赔偿金

在涉及到财产受损的情况下,财产损失的计算应参考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途径予以确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三、故意伤害罪伤情鉴定要几次

在故意伤害案中,关于伤情鉴定的次数并未设有限制性的法定准则。通常而言,仅需进行一次鉴定即能得出结论,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之下,可能需要进行多次鉴定:1.当涉案人员对于初次鉴定所作出的结论持有异议时,他们有权提出重新鉴定的请求。2.若在鉴定过程中发现存在程序违规或鉴定依据不足等严重问题,也可能导致需要进行多次鉴定。3.如果在鉴定过程中出现了新的证据,这些新证据可能会对鉴定结论产生重大影响。然而,重新鉴定通常需要具备充分的理由与依据,并且必须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多次鉴定可能会导致事例处理周期的延长,而最终的伤情认定则通常以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结论为依据。

在重伤构成犯罪时,故意伤害罪由公安机关侦查后,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公正裁决,确保罪责分明。关键在于确认被告人是否故意伤害他人并造成人身伤害,这是判罪的关键。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4.8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23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故意伤害罪谁来定性的认定
一键咨询
  • 137****38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8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6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6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4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0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0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2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7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7****45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1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5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4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5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2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南通135****295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780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5****748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故意伤害罪谁来定性
首先,公安部门会对涉嫌故意伤害罪的案件进行立案调查,并收集相关证据。其次,检察院会对证据的完整性进行审查,以决定是否起诉犯罪嫌疑人。最后,法院将依据法律,对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以确定被告的刑事责任。在这三个环节中,程序正义和证据确凿是非常重要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怎样认定网络诈骗对人身的危害性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一、网络诈骗的危害
1、违法犯罪的新高地。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淘宝等网购潮流的兴起,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给许多不法分子开辟违法犯罪的新土壤。其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大肆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且辐射范围越来越大。据统计,网络诈骗发案率逐年大幅度递增,涉案金额也成倍增长,网络诈骗已成为典型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安全感。
2、社会矛盾的导火索。
此类案件一旦发生,少则几百元,多则几万元,有的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元,给群众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有时受害人及其亲友因公安机关未能及时侦破或未能追回受损财物,便对公安机关不满,严重影响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有的甚至产生对社会的极端报复心理,滋生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3、传统侦查的冲击波。
此类诈骗案件作为新型犯罪,突破了传统犯罪的时空特点,使行为地和结果地分离、犯罪地与被害人所在地分离、犯罪所得在异地实现,给“条块分割,以块为主”的公安机关侦查办案模式带来巨大冲击,且侦破过程涉及银行、电信等有关部门,这些部门在管理上是“以条为主”,使得地方公安的侦查方式难以在上述部门顺畅贯彻。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23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我朋友向我借了钱一直没还,当时是写了借条的,但是他不承认是他写的,现在要起诉,借条的真实性谁来鉴定?如何确认借条的真实性呢?
[律师回复] 在民间借贷中,一般借款人都要向出借人出具借条,以证明借款事实,并就借款的有关事项进行约定。在正常情况下,借条完全可以证明借款事实。在诉讼中,出借人只要出具了借条,就已经完成了举证责任。如无特殊情况,应该认定借条的证据效力。
然而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当中,确实存在凭空出具借条的情况。审判实践当中遇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受威逼、胁迫,委心写下借条;二是赌债,无钱还不得已写下借条;三是伪造借条,如伪造签名、印章等;四是借条被出借人拿到后,出借人未实际向借款人付款;五是在饮酒、吸毒等失去意识的情况下出具的借条;六是对借条的数额、还款日期、利息约定等内容进行重大修改。
在这样的案件当中,被告往往会以上述理由,对借条的真实性提出抗辩。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会给案件的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对于此类,一般采取以下途径予以处理:
一是验证实际的资金流动。在经济交往中,任何资金的流动,必然要流下财务痕迹。特别是大额的现金流动,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般都要涉及银行等财务机构。当事人如果在银行存取款,那么银行都会有收付款凭证。因此,法官可以依据根据申请到相关金融进行调查核实,或者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关结算凭证。在诉讼中,如果当事人提出是现金交易,法官可以详细调查或询问,交易的时间、地点、在场证人等情况,并可要求当事人提供证人证言、现金来源、交付凭证等证据。
二是综合判断,形成内心确信。对于双方当事人提出证据的“对等”或不确定,仅凭一些重要证据难以判断借款是否真实存在的情况下,法官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还原事实的真相,并根据当事人的支付能力、交易习惯、以往的合作关系、借款金额大小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形成内心确信。
三是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是判断一个借条真实与否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案件审理中,有的被告辩称欠条是伪造的,手印不是自己捺印,印章是假的等理由,此种情况,法官应告知被告限期申请司法鉴定的权利和义务,逾期视为其主张不成立。申请鉴定的,视鉴定结论再做案件事实的认定。技术鉴定虽然可以有效判断借条的真实性,但是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很多借条因缺少比对样本等原因,无法进行鉴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故意伤害罪谁来定性量刑
故意伤害罪的判定与量刑主要由法院主导,公安负责调查取证,检察院负责审查后决定是否公诉。法院会综合考虑案情、证据、法律,对案件进行定性和量刑。在判决时,法院会考虑犯罪情节、后果、主观恶性、自首立功、赔偿等因素,以确保判决公正公平。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3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故意伤害罪谁来认定
关于故意伤害的司法鉴定程序,应交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安机关在处理涉及人身伤害的案件时,有责任对受害人的身体损伤程度以及作为诉讼证据使用的痕迹、物证和致伤工具等进行细致严谨的检验和鉴定工作。在公安机关正式受理伤害案件之后,必须在24小时之内出具伤情鉴定报告,并通知受害者前往指定的司法鉴定机构接受进一步的伤势鉴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你好!我有一朋友昨天醉酒驾驶被交警抓获拘留了,那么咨询了解一下醉酒驾驶的危害性这一问题。
[律师回复] 充分认识酒后驾驶的危害
 
(一)触觉能力降低,精神亢奋。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刺激和麻醉作用,人的手、脚的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转向系统,并且容易兴奋,过分地自信。
 
(二)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对光、声剌激反应时间延长,本能反射动作的时间也相应延长,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之间的配合功能发生障碍,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三)视觉模糊。饮酒后可使视力暂时受损,视像不稳,辩色能力下降,因此不能发现和正确判断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同时饮酒后视野大大减少,视像模糊,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易发生事故。
 
(四)心态不正常。在酒精的刺激下,驾驶人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明显迟钝而引发交通事故。
 
(五)易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80%人易出现肝留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困倦、打磕睡,表现为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科学研究发现,驾驶员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行车,发现前方有危险情况时,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的动作中间的反应时间为0.75秒,而饮酒后驾车反应时间要减慢2—3倍,同速行驶下的制动距离也要相应延长,这大在增加了出事的可能性。资料表明,人呈微醉状开车,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为没有饮酒情况下开车的16倍。所以,饮酒驾车,特别是醉酒后驾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动物致人损害,一方不承认,究竟谁负举证责任?
[律师回复] 动物致人损害,一方拒不承认动物侵权的事实2011年11月18日傍晚村民A被咬伤,花去医药费1512元。后A同村村民B,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并提供了相关医疗发票。而B拒不承认他家的咬伤A的事实。关于举证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第5款规定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补充解释,由此确定了动物致害案中举证责任倒置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上述规定暴露出对举证责任倒置情形(即应由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承担举证责任的情形)界定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为此,2002年4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五)项作出了明确规定: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由此可见,饲养动物致人损害诉讼的举证责任分配是:受害人应对其损害赔偿请求权成立的要件事实负举证责任,即证明以下事实:(
1)受害人受到了动物的伤害;(
2)造成伤害的动物由加害人饲养或管理。加害人欲免除责任,就应对阻碍受害人权利发生的要件事实,即受害人有过错或第三人有过错负举证责任。所谓受害人有过错,比如受害人故意去挑逗别人饲养的被咬,责任自负;所谓第三人有过错,比如甲家养的在院门口,乙和丙同时路过甲家门口,乙去故意打,被打后扑倒了丙将其咬伤,则应由乙对丙承担赔偿责任。动物致人损害,究竟谁负举证责任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故意伤害罪谁来定性的标准
在判定故意伤害罪时,司法机关将主要依据加害人的主观故意及其客观实施的侵害行为所导致的实际伤害后果展开审查与评估。法院会密切关注加害者在行为之初是否存在恶意、是否有意向对他人进行伤害,同时,还会考量其伤害程度的严重性。若加害人的行为导致受害者出现轻伤乃至重伤以上级别的损害后果,则加害人必将酿成故意伤害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诈骗19000元,已认罪,被害人谅解,取保候审有可能性吗?
[律师回复] 诈骗数额较大,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认罪态度好,并全额退赃取得受害人谅解,可以申请取保候审,被缓刑的机率也比较高。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23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性骚扰与性侵害有什么区别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性骚扰与性侵害有什么区别问题解答如下, 二者都可能涉嫌犯罪。
性骚扰:指以为出发点的骚扰,以带性暗示的言语动作,或者宗教仪式针对被骚扰对象,通常是加害者肢体碰触受害者性别特征部位,妨碍受害者行为自由并引发受害者抗拒反应。
性侵害:是指加害者以威胁、权力、暴力、金钱或甜言蜜语,引诱胁迫他人与其发生性关系,并在性方面造成对受害人的伤害的行为。
《刑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 【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妇女、奸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
(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
(四)二人以上的;
(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二百三十七条 【强制猥亵、侮辱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罪】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3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职务侵占罪谁来定性
职务侵占罪的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适用于公司、企业等组织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用单位财产,数额较大。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依法对案件性质进行认定,需结合实际案情和证据。若嫌疑人为国有单位公职人员或在非国有单位执行公务的派遣人员,可能构成贪污罪,适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和第三百八十三条的处罚规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故意伤害罪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如何认定故意伤害罪 损害他人身体,可以表现为积极的行为,亦可以表现为消极的,如何认定故意伤害罪,要客观的全面的从行为人的主客观表现及这种行为的后果,在社会上造成的危害程度来认识判断。 我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本条规定,只要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如果案发前因为被害人有明显过错,被告人一怒之下失手将被害人致伤,情节明显较轻,且案发后被告人又能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一般应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犯罪行为所引起的附带民事赔偿,是属于刑事法律调整的范畴,应具有惩罚性。 刑法第36条作了明确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分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即使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才能予以免予刑事处罚。 刑法第37条规定:“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械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二级伤害判多久,轻伤害怎么认定,二级伤害怎么认定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犯罪嫌疑人认罪态度好,积极赔偿,与受害人双方和解并取得谅解书,可以判处缓刑。具体的赔偿标准,要看伤势是否构成民事上伤残等级,然后根据伤残等级、具体损失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情况来计算具体的赔偿金额。 当然,双方协商的话,那就看对方的要求了,赔偿问题只要能达成合意即可。 除具有两个以上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1.未作赔偿的 2.致2人以上重伤或多人轻伤的 3.曾因殴打他人,被治安处罚2次以上的。 综上所述,故意伤害导致他人轻伤的,此时法律规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而具体对轻伤二级如何量刑,则还需要看是否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故意伤害罪谁来定性的认定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