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利侵权怎么认定
专利侵权的判定标准
(一)侵权对象需为我国且处于有效保护期限中的专利权利。首要地,考虑到专利权地域性的法律约束,可知有效的专利通常仅限于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授权的相关权利。次要地,我们必须关注到专利权的时效属性,在此基础上,唯有在规定的保护期内并没有因为欠缴费用、遭到无效宣告或者执行放弃等情形导致失效的专利权方能称之为有效专利。值得强调的是,若某种专利权由于各种缘由被宣布为无效,那么这种专利权视为从未存在过,因此即便有人在此此前已经实践应用,仍不足以构成专利侵权。
(二)侵权者需要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并且达到违法这一程度。所谓“违法”,大致上就是指行为人在未经专利权拥有者的合法允许下,以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动机去实施专利。
(三)侵权者在主观层面要有过错。侵权者的主观过错可能包含故意以及过失两类。具体而言,“故意”意味着行为人清晰明白地知道他所实施的行为是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径;而“过失”则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或者过度自信而无意间触及了侵犯他人专利权的界限。
(四)实施行为应具备盈利性质。尽管根据专利法规定,当发明创造取得专利权之后,除非另有专门法律条款进行明确规定,否则任何人均不能实施这个专利权。但是实施行为不能是为了商业利润。因此,以生产经营为目的也是决定是否构成专利侵权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专利侵权怎么认定侵权人的赔偿数额
鉴于侵权行为所给受害方带来的经济损害通常不能准确度量,因此,在民事法律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计算侵权赔偿责任:
(1)根据侵权人通过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益进行测算。
具体来讲,这部分利益可以从侵权商品在整个市场中的总销售额与每件侵权产品所产生的合理利润相累加而得出。
若侵权者长久以此盈利作为生计,那么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便应当以销售利润进行衡量。
(2)依据被侵权人由于遭受侵权行为而引发的具体损失进行计算。
在这个层面,权利所有者由于遭受侵权行为导致的诸如市场份额下降等损失,可以通过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在侵权行为期间的销量降低总量,再乘以每件专利产品所产生的合理利润之积来确定。
当处于无法精确测量被侵权人或侵权人的实际损失情况时,我们还可考虑通过专利许可费用的乘法来设定赔偿额的大小。
如缺少其他具体证据支持,但存在可借鉴的专利许可费,法院将依专利权类别、侵权性质及情节,以及专利许可使用费的金额、该许可性质、范围、期限等多重因素,参照该许可费用的1至3倍合理决定赔偿金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21条规定:
没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者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的;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三、专利侵权怎么取证与处罚有关
在研究专利侵权问题时,对于如何取得关键的证据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知道,常用的取证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公证机关购买涉嫌侵权的商品;(2)获取侵权方发布的广告或宣传材料;(3)对于侵权行为进行及时且详细的拍摄和记录等。
相较于其他方式,公证购买这种方法能够确保获取的证据具有法律上的权威性与客观性。
在严肃处理侵权事宜中,首要步骤自然是要求侵权者立即终止所有侵权行为,并且自行消除其所引起的不良社会影响。
然后,关于赔偿金额的具体数量和计算方法,一般依据权属人因知识产权遭受侵犯而实际承受的经济损失为标准。
如若确实无法准确评估这些经济损失,那么律所也有权按照侵权者从侵权活动中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赔偿金。
如果上述两种因素均无法明确量化,那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法院会根据专利类型以及涉案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复杂因素,在特定的范围内,依据实际情况斟酌判断和裁定赔偿金额。
然而,对于情节较为恶劣的侵权行为,除了需要支付大量的赔偿金之外,侵权者还有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总的来说,由于每个专利侵权事例的特殊性和所带来的破坏程度不同,因此,侵权行为所应受到的惩罚措施也是各不相同的。
专利侵权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侵害对象须为我国合法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专利;侵权行为须未经许可且以盈利为目的;行为人主观上须有过错,包括故意或过失;侵权行为须以生产经营为目标。满足这些条件,方可判定为专利侵权。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