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依据有哪些
工伤鉴定一般根据以下几种情况而定:职工于工作时间及工作地点内,因为执行职务的缘故遭受事故伤害;职工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区域内进行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准备或收尾工作时,遭受事故伤害;职工在工作时间及工作地点内,因为履行职务职责而遭受暴力或其他意外伤害;职工患有职业病;职工在因公出差期间,因为工作原因遭受伤害或在事故中失踪;以及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为非个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所导致的伤害等等。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工伤认定流程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工伤认定流程:
1.单位或职工本人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3.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所需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不同地区可能在具体细节上有所差异,若有疑问可咨询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三、工伤赔偿标准具体有哪些规定
工伤赔偿标准主要规定如下:医疗费按实际支出报销;住院伙食补助费按当地规定标准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福利待遇发放;护理费根据护理等级确定;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比例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确定不同数额;伤残辅助器具费按规定配置并报销;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和当地规定支付。此外,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具体标准各地可能有所差异,需依据当地的工伤保险法规及相关政策执行。
工伤鉴定依据:工作时间及地点内因职务受伤;工作前后准备或收尾时受伤;履行职责受暴力等意外伤害;职业病;因公出差工作受伤或失踪;上下班途中非主责交通事故及公共交通事故伤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