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的工伤赔偿标准怎么算
在处理工伤事故时所涉及到的赔付事项中,常见的项目有医疗费用、停工期内的薪酬保障以及相关的护理费用,还有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等等。
具体来说,医疗费用是按照实际产生的医疗开支进行核算;而在停工留薪期间,员工原本享有的工资福利待遇将保持不变。
至于一次性的伤残补助金,则会依据伤残程度来确定具体金比如十级伤残对应的就是七个月的个人工资。若劳动者选择解除或者终止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那么他们还可以收到一次性的工伤医疗补助金以及一次性的伤残就业补助金,不过这些金額各个地方的相关规定都略有不同。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以及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工伤康复的费用,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二、单位的工伤赔偿时效怎么规定
工伤赔偿的时效规定如下:一般情况下,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为1年,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计算。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1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
总之,工伤赔偿及相关劳动争议都有明确的时效规定,需及时主张权利,以免超过时效而难以获得法律支持。
三、单位工伤赔偿项目及计算方法是什么
单位工伤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医疗费按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停工留薪期工资为职工受伤前工资待遇,一般不超过12个月。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月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等。
此外,造成职工死亡的,还需支付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计算需根据职工工资、伤残等级等因素确定。如需准确计算,需结合具体案件情况。
工伤赔付涵盖医疗费(据实核算)、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不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伤残等级如十级为7个月工资)等。离职时,还可能有工伤医疗及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金额因地区政策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