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商品房可能存在哪些陷进?

最新修订 | 2024-06-10
浏览10w+
赵璐律师
赵璐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6531人
专家导读 1、宣传虚假广告风险2、签订商品房认购书的风险。实践中,并不是任何情况下签订的认购书都是有效的。如果认购书实际上被依法认定为买卖合同,那么在未取得预售手续时就是无效的。3、商品房买卖合同违约风险。
购买商品房可能存在哪些陷进?

商品房买卖中,强势的一方始终是开发商,处于劣势的一方始终是购房者。所以,购房者经常掉进开发商的卖房陷进中。那么,购买商品房可能存在哪些陷进?买房者对于可能存在的陷进需要注意哪些?

购房的陷阱与对策: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房地产市场各种类型的房屋很多,作为购房人一定要清楚自身的收入情况和消费层次,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以免日后给自己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明确自己应该购买哪一类商品房后,更为重要的是了解开发商的售楼资格。由于开发商与购房人存在着严重的市场信息不对称,双方的地位实质上是不平等的。实践中曾出现开发商利用集体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商卷逃预售款和在预售房地产上设置抵押等情况,严重侵害购房人的权益。

二、看清“内部认购”真面目

许多开发商在楼盘预售前,喜欢搞内部认购,一为造势,二为摸底,都是为预售作准备。而对于购房人来说,相对而言,内部认购的价格相对较低,有一定的吸引力。对此,笔者认为,由于内部认购行为政府不认可,也没有纳入管理,商品房的内部认购可能存在以下隐患:

一是开发商还没有缴清开发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导致将来难以取得房地产证;

二是该商品房可能已经被开发商拿去抵押,将来购房人取得的不是完全的房屋所有权;

三是由于内部认购合同没有政府部门的登记备案,开发商可能会将房屋一楼多售。因此,购房人切不可因为内部认购商品房的所谓价格优势而麻痹大意。

三、慎签认购书

在实践中, 为了尽早销售商品房,开发商在与购房人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前,双方先签订商品房预售认购书,购房人依认购书约定缴纳一定数额的款项。但往往在正式的商品房买卖谈判中,又因为对具体条款的争议,不能签订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双方进而转为对购房人所缴款项是否视为定金,适用“定金罚则”而争吵不休。对于认购书的法律性质,一般认为,如果认购书含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如商品房的位置、楼层、总面积、单价、总价、签订正式预售合同的时间等,商品房认购书具有合同约束力,当事人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认购书中约定的款项应当视为解约定金,适用定金罚则。如果认购书没有含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则认购书只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意向书”,购房人所缴款项应当退回。

四、确定合理的付款方式

为加快资金回笼,实践中有的开发商对一次性付款的购房人提供一定的优惠,有的经济条件优越的购房人也乐于一次性付款,以免麻烦。但这种做法其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开发商开发烂尾,购房人极有可能血本无归。因此,购房人应尽可能争取按照开发建设工程的进度分期支付房款,这样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避免将来被“套牢”。如在合同中约定签约时支付房款的10%,签约后开发商应保证工程应建至四层完工,购房人再付10%……等等。

五、明确约定收楼标准

对于商品房交付使用的标准,《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十八条有明确规定,即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住宅小区等群体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应当进行综合验收。综合验收项目包括:(一)城市规划设计条件的落实情况;(二)城市规划要求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情况;(三)单项工程的工程质量验收情况;(四)拆迁安置方案的落实情况;(五)物业管理的落实情况。住宅小区等群体房地产开发项目实行分期开发的,可以分期验收。

六、规范商品房面积增减的处理

商品房的建筑面积是以房地产测绘部门的测绘结果为准。而合同的签订往往在测绘之前,因此,合同约定的商品房面积往往与实测面积不相符。

对于面积增减的处理,建设部《关于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有明确的规定,即:

商品房销售合同约定面积与实际面积发生差异的,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合同未做约定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不退房的,产权登记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补足;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产权归买受人。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的(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返还买受人;绝对值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双倍返还买受人。

七、了解按揭的办理方法

大部分开发商都在售楼广告中写明提供多少年的几成按揭,并列出月供多少,以示供楼是件轻松的事情。有的购房人也以为签了合同缴了部分房款,并提交了一系列按揭申请文件后,就可以放心等待入住了。

实际上,提供按揭的是银行而不是开发商,银行对购房人资信进行调查后,可能不会批准提供按揭。实践中也存在开发商把按揭作为一种销售手段,明明没有却明目张胆地宣扬。

如果银行不批准按揭或根本就不存在按揭,而购房人已缴了一部分房款,那购房人则十分被动。比较好的方法是购房人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对按揭申请得不到批准时如何处理做一明确规定。

八、追究交楼违约的技巧

有的购房人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形,接到开发商的交楼通知书,兴冲冲地到楼盘一看,商品房的许多设施都没有到位。对此,有的购房人急于入住,直接收楼。有的购房人则以书面方式明确通知开发商不接受交付,并要求开发商承担迟延交付的违约责任。两者的处理其法律后果是不同。前者收楼后,即使商品房根本不适于居住、使用,购房人也不能要求开发商承担迟延交付的违约金

当然,如果商品房存在质量问题,已收楼的购房人还是可以要求开发商赔偿因质量问题引起的财产损失,但这与开发商承担迟延交付的违约责任是两码事,而且证明房屋的质量问题的难度是相当大的,获得赔偿的成本较高。相反,由于开发商已明显违约,后者要求开发商承担迟延交付违约责任的难度就小多了。

九、了解预售商品房转让的条件

在房地产交易中, 存在预售商品房转让的情形,即原来的商品房预购人将购买的尚未竣工的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给他人,俗称“炒楼花”。由于预售商品房转让有利于转让人的融资,对受让人而言,可能有价格上的优惠,而国家又能增加税收,因此,“炒楼花”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争议,实践中却一直客观存在。但由于“楼花”毕竟不是现楼,其中涉及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建议购房人全面了解转让人原来合同的具体情况后做决策。简单而言,如果转让人已付清全部价款,预售商品房的转让无须事先征得作为预售人的开发商同意。如果预购人尚未付清价款,则转让事先须征得预售人的同意。如果转让的商品房办理了按揭,则情况更为复杂。但无论何种情况,预购人必须持有经过登记备案的预售合同和转让合同才能成为转让人,未登记备案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项下的预售商品房不得转让。

对于购房常见的陷阱可以事先进行了解,见招拆招,做个精明的消费者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6.6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13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购买商品房可能存在哪些陷进?
一键咨询
  •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5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1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5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4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4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7****23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3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4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8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0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2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4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6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3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扬州178****220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7****305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2****880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购买商品房会有哪些陷阱
1、“五证”不全。即《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工许可证》、《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若不齐全,消费者购买后则有可能拿不到,商品房质量也得不到保障。2、签“老式”合同。
10w+浏览
房产纠纷
商品房认购书的陷阱有哪些
1、内容过于简单,仅包括房屋地址、面积、价格、交楼日期等。2、对分摊面积、税费、违约责任、配套设施、装修标准、房地产交付及定金的退还或丧失的条件、物业管理等诸多内容不作规定或者不作详细约定。
10w+浏览
房产纠纷
购买商品房的陷阱会有哪些
1、“五证”不全。若不齐全,消费者购买后则有可能拿不到,商品房质量也得不到保障。2、签“老式”合同。消费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要选择建设部与工商总局联合制定的《购买合同示范文本》,并尽可能到工商部门咨询或请律师参加合同条款的协商和签约。3、“瞒天过海”使消费者难以知情。
10w+浏览
房产纠纷
商品房认购书中有什么陷阱
开发商在给买受人提供的认购协议书中,一般对预售商品房描述不清,没有将对买受人的重要承诺写入该协议,只是一个简单的楼号,为将来买卖合同的成功签订增加了困难,给买受人套上了一个不平等的枷锁,也为开发商逃避责任留下了伏笔。
10w+浏览
房产纠纷
何时进行商品房认购
商品房认购书的标的是合同双方就特定的房屋在特定的时间进行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行为。无论是特定的房屋还是特定的时间,这个特定都是由双方约定加以确定的。商品房认购书的履行期限一般为合同重所规定的情形进行。
10w+浏览
房产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商品存在缺陷由谁负责
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损害或者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责任,销售者虽然没有过错,但是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或供货者的,销售者仍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8浏览
什么是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
《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则是指不符合该标准。因此,判断产品是否存在缺陷,有法定标准和一般标准两种。
38浏览
何时进行商品房认购
商品房认购:通常情况下,购房者在与商品房开发商就购房的具体情况,包括价位、位置、面积、朝向、质量、交房时间等等内容协商一致达成合意后,就会进行商品房的认购,然后双方签一份书面的商品房认购书。
98浏览
进口商品代购违法吗
进口商品代理代购行为本身合法,但需遵守相关法规,如缴纳关税和通过正常途径采购。若规避海关监控或偷逃关税,则构成违法行为。同时,进口商品如食品或药品,需符合我国相关规定和标准,且需获得行政许可并经过审验方可入境。因此,在代理代购进口商品时,应确保合规操作,避免违法行为。
15浏览
商品房预售合同可能存在哪些缺陷
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需谨慎,风险包括:开发企业无预售许可证、广告误导、私自抵押或隐瞒抵押、未经通知转售他人、未办理产权证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不便和困扰。请谨慎决策。
16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13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律图 > 法律知识 > 房产纠纷 > 房屋买卖 > 购买商品房可能存在哪些陷进?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