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后工资什么时候结算

最新修订 | 2024-07-01
浏览10w+
冯晓辉律师
冯晓辉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0万+人
专家导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依法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法律依据是劳动部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ArticleTitle}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后什么时候可以领到最后工资,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每个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劳动没有白费,虽然已经结束了劳动关系,对曾经付出的劳动,劳动者是有权利得到相应的报酬的。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后工资什么时候结算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依法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法律依据是劳动部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从这个规定看来,单位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结清工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这个“时”的理解似乎是有争议的,有的朋友认为这个“时”就是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当天将劳动者工资一次性结清发放。

这个“时”在这里的意思是不是劳动合同解除、终止的“当天”呢?答案是否定的。从劳动部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上看不出结清工资的日期就是劳动合同关系解除、终止的当天。

对于劳动部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中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所指,这个“时”不是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当天”这么一个点,而是一个合理的时间段。

如浙江《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企业与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企业应当自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5日内一次性结清劳动者工资;《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在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当日结清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工资。

综上所述: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后工资什么时候结算?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是能够按照自己以往发放工资的惯例,在双方同意的时间点,比如下个月或者某一时间一次性结清工资。但是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当天,用工单位是可以结清工资的,那就应该尽快发放,毕竟干活就是要拿工资的,发放的金额是不变的,时间早一点,也是好聚好散。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3k字,预估阅读时间8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72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后工资什么时候结算
一键咨询
  • 132****11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6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6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1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7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7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6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5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1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5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2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3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3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0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泰州135****538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0****312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8****388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情形
用人单位经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并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关系即行解除,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劳动关系协商解除的流程
1、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出:公司及员工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2、达成一致: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3、通知工会:公司人事处将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通知工会,由工会提出意见,在研究工会的意见后作出处理决定,并将处理结果通知工会。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单位协商解除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
[律师回复]   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员工不能反悔。
  用人单位与员工通过协商一致,达成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时生效。自此,双方任何一方单方面反悔都无效。但用人单位存在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员工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解除劳动合同协议的,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救济。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朋友的一个同学要解除劳动关系,想要咨询一下,关于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的范本是什么样的?
[律师回复] 甲方: 以下称“甲方”)
通讯地址: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
乙方(员工): (以下称“乙方”)
身份证号码:
家庭地址:
户籍地址:
联系方式: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及《解决方案》,经乙方书面提出自动解除劳动关系,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 甲乙双方因公司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经乙方书面提出自动解除劳动关系,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予以解除。
第二条 甲乙双方确认,乙方进入甲方工作年限为 年零 个月。
第三条 经济补偿标准及支付方式
1、甲乙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双方确认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总额为 元整(¥ .00)(该总额已包含经济补偿金及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了事宜的所有结算费用,双方认可)。
2、甲方于乙方履行本协议第四条第3款签订本协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依约支付本条第1款约定的补偿金。
第四条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应依约定期限及时向乙方支付补偿金及相关费用;
2、甲方协助乙方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与劳动关系解除相关的手续;
3、乙方应返还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甲方的所有物品;于 2012 年 月 日前到人力资源部或在本部门负责人协助下,办理离职手续。若乙方使甲方资产、文件及所有相关物品发生丢失、损坏,或由于工作未交接清楚,使公司遭受损失,甲方将按资产帐面价值或遭受损失从上述支付总额中扣除。
4、乙方确认双方劳动关系履行时的权利义务从协议签订之日起即行终止并无任何未了事宜,确认对工作期间的工资及各项费用支付已结清并无任何异议。双方确认对协商解除的经济补偿金、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程序及结果均无任何异议,保证不再提出任何仲裁和诉讼请求;
5、本协议中甲乙任何一方不履行相应义务的,向守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守约方可要求违约方对实际损失予以赔偿。
第五条 其他
1、甲乙双方从签订之日生效,劳动关系同时终止。
2、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年 月 日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2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标准
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我本来是在我们学校安排的生物技术公司实习,可是工作了半年之后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想要辞职,所以我问一下协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怎么写
[律师回复] 你好,对于协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回答如下
一、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仲裁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可以选择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也可以选择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请求单位依法开具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
由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开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是法定义务,因此用人单位拒绝为劳动者开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所以,劳动者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87条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二、关于证据,劳动者可以对向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负责人索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过程进行录音录像,作为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的重要证据。如果没有这些证据,劳动者的维权是不会成功的,所以一定要提前收集好证据,必要时可以请专业律师帮助。
三、关于时效,劳动者一定要记得,必须在规定时限内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根据
《劳动争议仲裁法》第27条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72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表哥跟表嫂结婚好多年了一直没有怀上孩子,就在两年前收养了一位女孩,现在那家女孩的爷爷找到了他们,说是要讲孙女领回去,请问如何协商解除收养关系?
[律师回复] 如何才能解除收养关系如何才能解除收养关系?解除收养关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收养人与送养人或收养人与成年的被收养人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另一种是不能达成协议的,可诉请人民法院解决。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符合下列条件:第
一,双方就解除收养关系达成合意;第
二,双方均须为完全行为能力人;第
三,在夫妻共同决定形成的收养关系解除时,仍应由夫妻双方共同决定。不能达成协议的,可诉请人民法院解决。在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一方要求解除收养关系时,人民法院应依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加以调解,调解不成的判决解除。下面是解除事实收养关系的法律效力:
1、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
2、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3、由养父母抚养成人的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且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
4、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5、对于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6、对于养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一般不予补偿其支出的生活费与教育费。以上就是关于“解除收养关系的条件,如何解除收养关系”相关问题的介绍,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解除收养关系时收养人与送养人或收养人与成年的被收养人不能协议解除收养关系需要诉请法院解决的,往往需要专业的律师收集有效的证据链条,以得到法院的支持。在证据收集方面,律师必然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了他们的帮助,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上面内容希望可以解决问题如何协商解除收养。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流程是什么?
1、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前的环节。2、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和签订协议环节。3、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的环节。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三期员工可以和公司协商解除劳务关系吗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三期”是指女职工的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女职工“三期”的时候,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从保护女职工享有生育权利的角度出发,确保女职工不因生育而降低收入或者失去工作。但是这样的保护并不是女职工在“三期”内无法约束了。
“三期”内劳动合同其实是可以解除的,包括:双方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因劳动者自身过失解除劳动合同,但是需要履行法定的程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单位直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与“三期”的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672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72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协商解除劳动关系代通知金有吗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代通知金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产生的基础在于预告解除,即当一家单位以员工不胜任工作、医疗期满或者客观情形发生重大变化提出解除时,又不愿意提前一个月通知员工的,才应当向员工支付一个月的代通知金。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后工资什么时候结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