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认定

帮助5人 4.2w浏览 匿名 2022-06-22 河南新乡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如果有下列情形,可认定为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法律规定的条件未满足时解除劳动合同;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强行解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全文
    11 2022-06-2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80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认定
一键咨询
  • 郑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5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1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2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3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8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2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0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鹤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1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0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5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2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1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6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6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8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6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0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3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1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3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2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2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5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7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7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5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4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4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8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6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8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1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5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4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1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0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4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3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4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8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8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4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5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8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2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4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3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5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56****748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825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8****516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单位解除和违反劳动合同如何认定?
单位解除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认定标准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以及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强行解除的。在相关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分别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和单方预告解除劳动合同。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单位违约如何解除合同?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单位违约如何解除合同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挪用公款罪客观方面认定条件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素具体如下:
首先,从客体上看,该罪名所侵害的主要是国家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破坏了国家的财政经济管理政策。
在挪用公款罪当中,直接侵犯的对象是公款的使用权,同时行为人在实施此项行为之后,必定会对公款进行占有,甚至有些情况下还能够从中获取利益。
然而,所有权包含着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这四种相互关联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权利,因此,对于所有权中任何一种权利的侵犯都等同于对所有权本身的侵犯。
尽管如此,所有权受到侵犯并不代表所有权已经发生转移;
其次,从客观层面来看,本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为行为人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公款擅自挪用于个人用途,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是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盈利活动,亦或是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仍未归还的行为。
再次,从主体角度出发,本罪的主体属于特殊类型,特指国家工作人员,此处所提到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概念与前述贪污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及外延基本保持一致。
同样具备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质。
最后,从主观层面来看,本罪的主观心态为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却故意将其挪作他用,其犯罪意图在于非法获取公款的使用权。
然而,其主观特性仅仅是暂时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并计划日后予以归还。
关于行为人挪用公款的动机,可能因人而异,有的是为了谋取私利,有的是因为一时的家庭经济困境,有的是为了资助他人,还有的是为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无论动机为何,均不会影响到本罪的成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第二百七十二条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84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认定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一般泛指那些为洗钱活动提供了所必需的非法所得的犯罪行为。
这些上游犯罪主要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类型:
毒品犯罪、有组织性的暴力犯罪如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主义活动犯罪、违反海关相关法律法规的走私犯罪以及贪污腐败类的犯罪(如贪污贿赂犯罪);
另外还涵盖了对金融管理体系造成严重破坏的犯罪行为、金融诈骗行为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单位违约怎样解除合同?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单位违约怎样解除合同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诈骗罪金额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诈骗罪的涉案金额划分标准如下:
首先,诈骗金额在人民币3000元至10000元之间,则属于数额较大范围;
其次,诈骗金额在人民币3万元至10万元之上,为数额巨大范畴;
最后,倘若诈骗金额超过人民币50万元,那么便被视为数额特别巨大。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涉及到数额较大的情况,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金;
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而当诈骗金额达到特别巨大程度,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时,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虽然是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并非唯一考量因素。
具体而言,当诈骗金额超过人民币10万元,并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时,亦可被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在诈骗团伙中担任首要分子角色,或者在共同诈骗犯罪中作为主犯且情节严重者;
2.惯犯或流窜作案,对社会危害性极大者;
3.诈骗对象为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或者导致其他严重经济损失者;
4.诈骗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等方面的款项物资,造成恶劣后果者;
5.肆意挥霍诈骗所得财物,使诈骗财物无法追回者;
6.利用诈骗财物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者;
7.曾经因为诈骗罪受到过刑事处罚者;
8.具备其他严重情节者。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595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ktv陪唱收费违法怎么举报
[律师回复] 解析:
如何高效地进行KTV陪酒行为的举报:
举报可以采取书面对话或者口语表达的形式提出。
实际操作过程中,举报者可以自主选择他们觉得更为便捷的方法来进行举报,比如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等。
至于选择哪种方式,举报者可以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以及自身的状况来决定。
若案件情况较为清晰明了,则可以选择通过电话进行举报。
在电话举报过程中,需要明确询问对方的具体部门以及接听人员的姓氏或名字,以备后续查询核实之用。
此外,如今许多部门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官方网站,使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举报不仅快速便捷,而且便于接收反馈。
若是案件情况比较复杂,可以选择通过信函或者直接前往受理部门口头提出的方式进行举报,同时也可以结合多种方式进行举报,例如在信函举报之后,还可以通过电话等其他途径进一步阐述相关情况。
举报者在举报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免产生恐惧和胆怯的不必要情绪。
举报既是您的合法权益,也是您的社会责任。
相关部门有义务接受并处理您的举报,并且有责任为您保守秘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保护公民举报权利的规定》第三条
检察机关受理公民举报和查处举报案件,必须严格保密。
1、受理举报应在固定场所进行,专人接谈,无关人员不得接待、旁听和询问。
2、举报信件的收发、拆阅、登记、转办、保管和当面或电话举报的接待、接听、记录、录音等工作,应建立健全责任制,严防泄露或遗失举报材料。
3、对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有关情况及举报的内容必须严格保密,举报材料不准私自摘抄和复制。
4、严禁将举报材料和举报人的有关情况透露或转给被举报单位、被举报人。
向被举报单位或被举报人调查情况时,不得出示举报材料原件或复印件。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追查举报人,对匿名举报除侦查工作需要外,不准鉴定笔迹。
6、向举报人核查情况时,应在做好保密工作、不暴露举报人身份的情况下进行。
7、在宣传报道和对举报有功人员的奖励工作中,除征得举报人的同意外,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单位。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单位违约如何解除合同?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单位违约如何解除合同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解除劳动合同后没有通知工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律师回复] 解析:
企业无需向工会提前通报并非不可行。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用人单位皆配备有工会组织,仅特定情形下需要传达至工会,例如涉及员工裁员之时,裁员的实际数目若超出该企业员工总数之某个比例,并且有时用人单位单方面亦具备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57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单位违法解除合同怎么办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向法院起诉退回认筹金怎么操作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不退还认筹金的问题,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维权处理:
首先,双方可自行协商以寻求解决之道;
其次,依据双方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当事人可向相关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请求;
最后,若上述两种途径均无法解决纠纷,当事人亦有权依法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或做出最终裁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九条
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599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