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试用期随时都可以辞职吗

最新修订 | 2024-02-27
1.7w浏览
律师解析
1、试用期内不可以随时离职,离职前应当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2、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3、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第一款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合同案件·推荐文章

南通180****521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5****542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4****502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99人选择咨询律师
630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试用期随时都可以辞职吗
一键咨询
  • 136****75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8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0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5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8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2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2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2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2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2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7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8****38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0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4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5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3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2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2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6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6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6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5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6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1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2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6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7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1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1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3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3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5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2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8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6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5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6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8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7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1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1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5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3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4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5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0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8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0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1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2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177****277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7****257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52****629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试用期随时都可以提出辞职吗?
试用期不是随时都可以提出辞职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试用期的劳动者,应当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的情况下才可以提出辞职,如果随时提出辞职造成经济纠纷的,用人单位可以主张要求赔偿。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离职但是公司不批准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若您打算辞去目前所任职之公司,但却遭到东家的拒绝批准,在此情况下,作为劳动者的您完全有权利按照法定程序提前30天向所在单位递交辞职申请来终止双方之间的雇佣关系。
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劳动者有权依照自身意愿,通过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方式,来解除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
同时,对于处在试用期阶段的劳动者而言,他们也可在提前三日内通知用人单位后,依法解除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款明确指出,如果用人单位采取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强迫劳动者进行工作,或者用人单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强行命令员工从事危险作业,对劳动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时,劳动者有权立即解除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且无需事先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
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78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职务侵占罪的物品价值认定有何规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法律领域中,关于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标淮主要涉及以下几点:
首先,涉案人员需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合法机构中的雇员,这种身份区别于政府机关或公共部门的国家公职人员;
其次,此种行为必须构成对自身职务所赋予的特权和便利的不当使用,即私自占用所在单位的财产;
最后,侵犯财产的性质必须属于非法占有,且被侵占的金额应当达到相当大的程度。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刑事案件的被告方并不包括单位本身,而是个体性的个人。
当公共部门的官员或公务员出现类似的犯罪行为时,他们将被归类并定罪为贪污罪。
在职务侵占罪的定义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句话的含义主要是指涉案人员通过其在工作岗位上的权力和职责,对所在单位的财务进行管理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职务侵占罪是否有主次之分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涉及职务侵占的共谋犯罪中,对于主从犯的甄别并非单纯依据当事人是否具备某种特定的身份或职位进行评判,而是依据他们在整个犯罪活动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及其相应的地位来进行裁决。
如果某个参与者对此类犯罪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犯罪的实施,甚至在其中扮演了主导角色,那么即便他/她不具有相关的身份或职位,也应该被视为主要罪犯。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一旦成立,通常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若涉案金额巨大,则可能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还可能被课以没收个人财产的处罚。
此外,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如果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的财务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之间,就应当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试用期是不是随时都可以辞职
试用期期间相关的劳动者想要辞职的,需要提前三天进行申请办理相关的辞职。相关的劳动者应递交相关的辞职资料,按照我国劳动法律的规定进行办理。相关的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办理,辞退这类劳动者办理辞职工作。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职务侵占罪到底是6万还是3万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职务侵占罪的立案追诉标准被设定在了六万元人民币。
这是由于在职务侵占罪中,“数额较大”的金额起点应当参照与受贿罪和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进行确定,并以该标准的两倍作为执行依据。
而在受贿罪中,“数额较大”的金额起点则被设定为三万元人民币。
因此,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的金额起点也相应地被设定为了六万元人民币。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挪用资金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进行非法活动”情形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挪用公款罪“数额较大”“情节严重”以及“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执行。
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第七条、第八条第一款关于行贿罪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执行。
失职被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签订及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其具体的立案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给国家带来直接经济损失额度需要达到五十万人民币以上;
其次,使相关单位陷入破产、停业状态长达六个月以上,甚至被吊销经营许可证与营业执照、勒令关闭、撤销或解散等情况;
最后,还可能涉及到其他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状况。
对于签订和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而言,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犯罪主体主要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人;
第二,从主观层面来看,这种犯罪属于过失犯罪;
第三,该种犯罪所侵害的客体主要是国有公司、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秩序以及经济利益;
第四,从客观角度来看,这种犯罪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即行为人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而导致被诈骗,或者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而造成大量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从而使得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试用期随时辞职工资随时结吗?
试用期随时辞职工资一般情况下不是随时结,因为公司在支付工资的时候都是有固定的日期的,所以在具体的结算日可能是存在着一定的支付工资的情况。可能没有达到随时离职就随时支付工资的情况。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癌症被辞退赔付多少
[律师回复] 解析:
现阶段并无明确关于如何对因癌症而被裁员的员工实施赔偿的法律规定。
然而,若在雇主知晓并确认其受雇者正处于接受治疗之医疗期限内时展开此类裁员行为,则应承担支付相应经济补偿金的责任。
根据相关法规,此种情形下的经济补偿金额应按照劳动者在所在企业的实际服务年限,以每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方式来确定。
凡是超过六个月但不足一年服务期的,将等同于一年进行核算;
而对于未满六个月的服务期,则需向劳动者支付相当于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补偿标准的两倍即为最终的经济补偿金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说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65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房产纠纷调解员如何履行职责
[律师回复] 解析:
为了构建一个能承受挑战,怀抱服务大众之心的人民调解领导团队,该小组成员的选拔至关重要。
其中,正、副组长建议由居委会的正式主任及副主任亲自担纲。
而其成员则应涵盖居委会的各级干部、各楼栋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居民代表等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人员。
此外,对于调解小组成员的能力要求更需严格,不仅需要具备“铜头”般的对待困难挫折的忍耐力,“铁嘴”般的坚守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坚定立场,同时还必须展现“飞毛腿”般的勤劳务实作风,常走到基层,深入了解每个楼栋住户的家庭状况,以便在各个环节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
其次,作为调解员,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研究热情,致力于提升自身素质,成为一名真正称职的专业人才。
我们深知,优秀的道德品质固然重要,但仅凭此是无法胜任调解工作的。
因此,我们必须精通法律知识,懂得运用法律手段,以法律为准绳,以理服人,以平和的心态处理各种纷争。
最后,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始终以“五心”为指引——即充满爱心,真诚待人,持之以恒,耐心细致,细心周到,就能够确保调解工作的成功率。
在调解过程中,我们将用爱心去理解每一位当事人,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全心全意地协助他们解决纠纷。
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寻求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共同推进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二十八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
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第二十九条
调解协议书可以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以及各方当事人的责任;
(三)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
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
第三十条
口头调解协议自各方当事人达成协议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一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
试用期随时辞职工资随时结吗?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试用期随时辞职工资随时结吗?的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招聘待遇试用期期间可以不发放吗
[律师回复] 解析:
若在未签署劳动合同时选择在试用期内离职,而雇主拒绝支付工资时,您有权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
为了证明您与雇主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以下是几种可能的证据: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以及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雇主向您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您身份的证件;
(三)您所填写的雇主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您的考勤记录;
(五)其他同事的证言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什么都没有吃过怎么会发检吗啡成分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吸毒者完成了一次吸食毒品后,其感官效果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消散,然而,毒品中的化学物质依然有可能在身体内部停留数周甚至更久,特别是在血液、尿液以及毛发这些特定部位内。
关于吸毒的治理措施,具体包括强制隔离戒毒和针对吸毒行为的相应惩治。
以下是对强制隔离戒毒相关规定的详细阐述:
第一,吸毒者若明确表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治疗,或者在社区戒毒过程中再度陷入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第二,在社区戒毒阶段屡教不改,出现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情况;
第三,经过社区戒毒和强制隔离戒毒之后,再次出现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对于吸毒行为的惩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尽管吸毒行为本身已经构成违法行为,但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通常情况下,将被处以十天以上十五天以下的拘留,同时还可能面临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其次,对于那些已经形成吸毒成瘾的人群,必须采取强制戒毒措施,强制戒毒的期限一般为三个月至六个月,从入所之日开始计算;
最后,如果强制戒毒期满后,戒毒人员仍然未能完全戒除毒瘾,则可以考虑延长强制戒毒期,但实际执行的强制戒毒期限累计不得超过一年。
总的来说,吸毒毛发检测半年以上检测不出来。
毛发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否存在吸毒行为。
与尿样检测相比,毛发分析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有效避免因暂时性药物中断或掺假而产生的干扰,取样方便,样品稳定性高且易于保存,检测结果可靠,检测期限较长,最优检测时间可达3到6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二条
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
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进行登记。
试用期随时可以辞职吗?
试用期是随时不可以辞职的,因为试用期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了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想要在试用期内辞职的,需要在辞职前的三天通知用人单位,通知不限于书面形式,如果是成为正式员工的,也不能随时辞职,必须要在辞职前的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临邑县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的标准是多少
[律师回复] 解析:
若企业退休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公殉职,他们的家属将有资格享受到来自工伤保险基金的三项补贴——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以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首先,丧葬补助金通常为所在区域上一年全职工人月均工资的六个月。
其次,对于由因公殉职雇员生前给予主要生活来源且没有劳动力的亲友,将按照雇员本人工资的一定百分比发放供养亲属抚恤金。
这个比率的标准为:
配偶需每月享受40%的待遇,其他亲属则每人每月享有30%的份额,而对于独居老人或孤儿,其每月享有的抚恤金额度可在此基础上再增幅10%。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被认定的供养亲属所能领到的抚恤金总和应不超过该雇员生前工资。
至于供养亲属的具体范畴,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来界定。
最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数额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