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补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不愿意怎么处理

最新修订 | 2024-02-24
3w浏览
律师解析
1、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2、所以如果员工不愿意补签劳动合同,企业可以终止劳动关系,不算是违法辞退,只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即可。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合同案件·推荐文章

苏州152****767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0****455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34****586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80人选择咨询律师
596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补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不愿意怎么处理
一键咨询
  •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1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4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1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8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2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6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1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3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6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4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4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8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6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0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3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3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8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7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6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4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3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6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5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8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3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7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7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1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2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0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0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8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2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5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2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1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1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5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7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5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8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8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5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1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8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5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3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6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5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6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178****383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78****698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5****356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补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不愿意怎么办
补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不愿意的可以单方面和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终止劳动关系是不需要向员工支付补偿金的,只需要按员工出勤天数支付工资。正常情况下,劳资双方签书面劳动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劳动者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应该如何处理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劳动者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应该如何处理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劳动者不愿签定劳动合同如何办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劳动者不愿签定劳动合同如何办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盗窃罪巨大者能判几年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盗窃行为,法院会按照其所涉金额大小以及行为性质进行量刑。
具体来说,盗窃金额达到或超过60000元但不足78000元者,将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至十一年;
若盗窃金额介于78000元与96000元之间,则将面临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十二年的惩罚;
而当盗窃金额超过96000元但不足114000元时,将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至十三年;
如果盗窃金额高达114000元但不足132000元,那么将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至十四年;
若盗窃金额超过132000元但不足150000元,将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至十五年;
而当盗窃金额超过150000元时,将被判处无期徒刑。
此外,对于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无论金额大小,只要属于“数额较大”的情况,或者是实施了“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恶劣行径之一,都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金;
若盗窃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而当盗窃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时,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劳动者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如何处理
按照规定,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用人单位通知劳动者之后,劳动者不愿意与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且此时终止双方劳动关系也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与吸毒者共处一室毛发检测会不会有问题
[律师回复] 解析:
当他人吸入毒品之后,若仅通过嗅觉来感受发丝的气味,通常并不能发现任何异样。
毛发检验的功能不仅仅限于对毛发中所含有的毒品物质进行辨识,同时还能够检测出这些毒品所产生的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浓度。
如果一个人真的服用过毒品,那么当这些毒品被摄入体内后,在进行毛发检验的过程中,我们将不仅能检测到毒品本身的存在,而且还能检测到与之相关的代谢产物的含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一)提供资金账户的;
(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89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不愿意签劳动合同的怎么办
如果劳动者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可以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最好是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处理完,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可以在事先讲清楚,如果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可以不予录用。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故意伤害罪严重者是指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法律体系中,一级伤害被视为最为严重的伤害级别之一。
在司法实践中,打架这种行为往往被归类于故意伤害范畴之内,它通常指的是有意识地对他人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行为。
当行为的情节较为轻微时,可能会面临罚款或者拘留的行政处罚;
然而,若是行为的情节严重到一定地步,将有可能导致刑事责任的追责。
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如果是合法的医疗行为,则不构成本罪;
其次,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对他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实质性的损害,这其中既包括人身组织的损伤,又涵盖了身体器官正常功能的破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伤害结果的鉴定,应当结合伤害发生时的伤势以及治疗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受伤部位与受害者职业之间的关联性等多种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36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伤者要求知道肇事者家庭住址合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首要之事,若该案尚在审理之中,亡故者家属未经官方许可擅自前往肇事者家乡查询其家庭状况,恐涉及侵犯他人隐私权之嫌,系为违法行径。
其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公安机关仅有义务向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家属通报鉴定结果,无须提供鉴定文书。
如对鉴定结论持有异议,受害方可依法请求进行重新鉴定。
最终而言,倘若双方未能就赔偿事宜达成和解,可交由司法机关依据双方所负过错程度予以裁决赔偿金数额。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欺诈行为认定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规定,对于欺诈行为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欺诈者必须在主观上存在着欺诈的恶意和目的;
其次,欺诈者实际采取了欺骗、误导等手段进行了违法行为;
最后,受欺诈的消费者因为受到欺骗而产生误解,并基于这种误解导致了自己的决策失误,由此可见,在上述过程中,欺诈行为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如果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有欺诈行为发生,那么他们应该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对消费者因此遭受的损失进行相应的补偿,具体的补偿金额应为消费者所购商品的价格或者接受服务所需支付的费用的三倍。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