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最新修订 | 2024-04-13
719浏览
律师解析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两者所适用范畴各异,诉讼时效适用于要求他人履行利益的请求权,而除斥期间则适用于促使法律行为发生变更或终止的形成权。
其次,它们所彰显的法律意义也截然不同,诉讼时效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为丧失获得裁判的胜诉权,但实体性权利本身并未因此消亡,而除斥期间的作用则是导致形成权的消灭。
再次,两者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明显不同,设置诉讼时效的核心目的在于鼓励权利人适时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促进财产的流通,废止原有的法律关系,而设置除斥期间的主要用意在于清除当事人之间关系中的不可预知、不安定的因素,以保障交易的安全性以及维护原来的法律关系。
另外,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在其期限及计算方式上也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诉讼时效要长得多。
同时,诉讼时效可能因特殊情形而中止、中断或者延长,但除斥期间则是一个恒定不变的期限。
最后,关于两者的实际应用,也是有所差异。
法官对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有着一定的灵活选择权,只有当义务方提出时效利益的抗辩时,法官才有权决定是否需要适用该制度,然而,对于除斥期间而言,法官则有权力自主决定是否适用此期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三条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一百九十四条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诉讼管辖案件·推荐文章

扬州188****849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1****949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7****206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14人选择咨询律师
296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一键咨询
  •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2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6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3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3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6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2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5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6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7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5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8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7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2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7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0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5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2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3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1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0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2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1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2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7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5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0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2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7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1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6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5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0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8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1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3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7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4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8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0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3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4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6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8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4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1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8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6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0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0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134****390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5****617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5****545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
1、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请求权是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2、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无需事事由法律特别规定,只需符合法院受案范围的请求权,均可援用诉讼时效。除斥期间需由法律明确规定,法律未做特别规定的,当事人不能援用除斥期间。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有哪些
1、适用对象不同 1、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2、除斥期间一般适用于形成权,如追认权、解除权、撤销权等。2、可以援用的主体不同。1、诉讼时效须由当事人主张后,人民法院才能审查。人民法院不能主动援用。2、除斥期间无论当事人是否主张,人民法院均应当主动审查。
10w+浏览
合同事务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有几种
诉讼时效指对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的权利人,使其丧失在诉讼中的胜诉权的法律制度。除斥期间为法定的权利存续期间,因该期间经过而发生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区别如下:1、适用对象不同。2、构成要件不同。3、法律效力不同。4、期间起算点不同。5、期间是否可变不同。6、法院是否可依职权主动适用不同。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包括什么?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包括:适用对象不同、法律效力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以及期间和计算不同。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内容是什么?
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内容是:适用对象不同、法律效力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以及期间和计算不同。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