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如何认定是否构成肇事逃逸,有哪些标准

最新修订 | 2024-06-28
101浏览
包敬立律师
包敬立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5316人
律师解析
关于何谓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规范性尺度,可归结为以下几项要素:
首先,肇事逃逸的行为人必须存在存心逃避抢救义务以及规避法律制裁责任的心理动机。
只有当行为人对于自身实施的交通肇事行为已知晓,同时明确存在逃避法律责任追究的意图,才使其行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交通肇事后逃逸。
其次,在实际行动层面,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必须满足法定程度的要求。
倘若行为人在以往的开展活动未触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是尽管曾经产生过交通违规行为,然而此行为与其危害后果没有直接关联性的前提条件下,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仅为同等或次要责任;
或者行为人在此起交通事件中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尚未构成交通肇事罪之基本犯罪认定标准的范畴内,或者在行为人为事故全责或主要责任人情形之下仅致使一人轻微受伤,而在此基础之上又未包含诸如饮酒驾车、无证驾驶,无照车牌等任何一种类型的情况,即使行为人在事后存在逃逸行为的事实,亦不宜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另外,需慎重考虑的是,逃逸行为并不仅仅局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这样单纯的方式。
肇事后尽管行为人并未逃离现常(有些情况下是根本无法进行逃逸),但是在将伤亡人员送至医院治疗过程中或者等待交警部门作调查处理期间拒不认错,选择畏罪躲避,同样皆属于肇事逃逸的行为表现形式。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交通肇事案件·推荐文章

徐州180****415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2****620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4****913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76人选择咨询律师
611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如何认定是否构成肇事逃逸,有哪些标准
一键咨询
  •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6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8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7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5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7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1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8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1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8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0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4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4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3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5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6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3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5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6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8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5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7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2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5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6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1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4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5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8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6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8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3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1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0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8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2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5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0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8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1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8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2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2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0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2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7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5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1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3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4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0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134****577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7****962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6****886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是什么构成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是什么构成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收受财物不干事是否构成受贿罪
[律师回复] 解析:
收到款项而未尽职责,便被视为受贿行为。国家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果利用其职务之便接受他人财物,不论是否为他人谋取不当权益,均会被定为受贿罪。
首先,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何谓受贿罪。受贿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向他人索取财务,或是非法收取他人财物并为他人牟取利益的行为。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交往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收取各种形式的回扣和手续费,并将其占为己有,也将被视为受贿行为。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受贿罪的构成要素:
第一,受贿罪的客体是多重的,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以及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第二,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收取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第三,受贿罪的主体是特定的,即国家工作人员。
最后,受贿罪的主观方面是由故意构成的,只有行为人出于故意实施的受贿犯罪行为才能构成受贿罪,而过失行为则不能构成此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
【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律图锦州
律图锦州
3.9w浏览
肇事逃逸怎么认定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驾驶员,若是驾驶员因为害怕承担责任逃逸了,那么一般需要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定罪。如果依旧不知道肇事逃逸怎么认定构成犯罪,可以选择查阅此文。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怎么认定
肇事逃逸如果情节较轻的话,例如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者是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话,可能不会认定为构成犯罪。对于肇事逃逸不构成犯罪的,应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什么样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
[律师回复] 解析:
1、此种犯罪行为乃是采取威胁、要挟以及恫吓等手段,强迫受害者交付其财产。
然而,仅当敲诈勒索行为所获取之金额达到某一特定标准,即“数额较大”时,方能构成刑事犯罪——敲诈勒索罪。在主观上,行为人需表现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必须具备非法强行索取他人财物的明确目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针对公私财产进行的敲诈勒索行为,若涉及金额较大或者频繁施加此类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同时还须承担罚金的处罚。构成敲诈勒索罪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为人以即将实施的积极侵害行为,对财物的所有者或持有者进行恐吓;
其次,行为人扬言将要危害的对象,既可以是财物的所有者或持有者,亦可扩展至与其存在利害关系的其他人员,例如财物所有者或持有者的亲属等人;
再次,威胁的表达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可以当面向受害者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表达,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传达;
最后,威胁的内容可以是行为人亲自发出,也可以委托第三者转达,无论是明示还是暗示,均不会影响本罪的成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行为人威胁将要实施的侵害行为并不仅仅局限于当下即可实现的行为,例如威胁将要实施伤害行为,但在威胁发出之际却实施了相对较轻的殴打行为;或者威胁将要实施杀害行为,但在威胁发出之际却实施了伤害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3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逃逸是否构成累犯,交通肇事的逃逸认定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交通肇事罪逃逸是否构成累犯,交通肇事的逃逸认定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驾驶员袭警罪的认定证据有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一)犯罪客体:本罪所侵犯的客体为,由广大人民警察公正地行使的执法与管理职能。被侵害的对象必须是正在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积极履行自己职责的人民警察。
(二)客观事实认定:客观上,本罪表现为使用暴力手段或威胁方式,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并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明确规定,人民警察的范畴涵盖了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等多个部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罪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
1.采用暴力或威胁手段,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
2.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在执行相关职务和处理突发事件时,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阻碍人民警察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三)犯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自然人。只要符合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有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四)主观心态: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工作人员,却故意对其实施暴力或威胁,使得他们无法或严重影响到其执行职务的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律图通化
律图通化
4.8w浏览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21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轻重怎么认定,不构成肇事逃逸的行为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交通肇事逃逸轻重怎么认定,不构成肇事逃逸的行为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