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查与审查。若发现原行政行为有违法或者不当之处,不得实施强制执行;若还有其他更为缓和的手段同样可以达到义务履行的目的,则应采用更为缓和的手段,而不应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2、通知与告诫。在正式实施强制执行前,为给义务人再一次主动履行义务的机会,应该发出通知和告诫,限定适当的义务履行期限。
3、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当事人在接到告诫书后所作的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应当充分、认真听取,做好笔录,给予答复;必要时,行政机关可以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核实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4、制作执行决定书。在行政机关向当事人发出告诫书后,在合理期限内当事人仍不履行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制作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
5、强制执行决定书的送达。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必须送达当事人,原则上应在执行时当场交付当事人,但当事人是否接受决定书并不影响决定书的执行。
6、强制执行。义务人在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送达之前没有自行履行义务,行政机关将依据决定实施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执行应当制作现场笔录。属于代执行的,执行费用由义务人承担。
二、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包括哪些内容?
决定书通常应包括下列内容:
1、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地址;
2、违法事实和行政强制执行的依据;
3、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和期限;
5、行政机关的名称和日期。
三、行政强制措施包括哪些?
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3、扣押财物;
4、冻结存款、汇款;
5、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综上所述,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如果被处罚对象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有权利对其实施强制执行。其程序包括几个步骤,先调查审查,让被处罚人申辩,制作行政强制决定书并送达,最后执行,通过查封尝试,冻结存款等方式进行。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