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妨害请求权的行使有哪些规定?

最新修订 | 2024-02-27
浏览10w+
巩海冬律师
巩海冬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4年
专家导读 排除妨害请求权的行使的规定有,若是发现有妨碍物权或者可能妨碍物权的行为,那相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法院排除妨害,或者进行消除危险,可以自行直接对侵权人进行使用;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排除妨害请求权的行使有哪些规定?

一、排除妨害请求权的行使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的排除妨害请求权具体规定如下:

妨害是指以非法的、不正当的行为,或者以无权施加的设施对权利人的物或物权造成侵害或妨碍,现实地阻碍了特定物的权利人行使权利。排除妨害请求的目的是消除对物权的障碍或侵害,使物权恢复圆满状态。

危险是指相对人对已知物将来必然造成妨害或损害的行为或者设施状态。危险是可以合理预见而不是主观臆测的。

遭受的危险或正被妨害特定的物依然存在,是权利人对现时妨害人行使请求权的前提。就是说这种妨害或危险应当是持续存在的。

在审判实践中,权利人请求消除危险或排除妨害,不需要证明相对人具有过错,只需要证明其享有物权的特定的物被他人妨害或遭受危险即可。因排除妨害和消除危险的费用由形成危险或妨害的相对人承担。本条不受民事诉讼时效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六条【排除妨害请求权】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二、行使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请求权的条件

第一,权利主体是所有权人或者依法律规定行使所有权权能的人以及他物权人。所有权人包括共有人、财产管理人及所有人的代理人。他物权人参照本条规定也可行使妨害排除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

第二,权利行使具有可能性。被妨害的物仍然存在,倘若特定物已经毁损或者灭失,则妨害排除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就失去意义和可能性,权利人只能提起损害赔偿等其他请求权。同时,妨害具有被排除的可能性,如果妨害在客观上无法被排除,则妨害排除请求权无适用的余地。

第三,存在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事实。排除妨害请求权,须有他人以占有以外的方式妨害权利人的物权。如果以占有侵害物权,权利人应主张原物返还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所指向的这些行为包括:对标的物的侵害;非法利用他人财产致使权利人不能对物行使权利;非法为他人之物设定负担;其他妨害行为。

同时,须前述妨害行为正在持续进行。如果妨害行为已经结束,则排除妨碍请求权失去了适用的余地。如果已经结束的妨害行为确实给权利人造成了损害,则权利人可以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权。对于妨害防止请求权而言,须存在妨害物权的风险。

综上所述,以上是民法典中关于排除妨害请求权的相关规定,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在审判实践中,权利人请求消除危险或排除妨害,排除妨害请求权属于我国公民日常生活中一条非常重要的权利,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1.8千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97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排除妨害请求权的行使有哪些规定?
一键咨询
  • 173****50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6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3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4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8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1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5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3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6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8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7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8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7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2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2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排除妨碍与排除妨害的区别是什么?
排除妨碍与排除妨害的区别是前者不去有不利的后果,但是后者的话是必须有不利的后果的,排除妨碍,主要指的就是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或者是享有民事权益的情况之下,那么被侵权人是有权利请求排除妨碍的。
10w+浏览
合同事务
什么是指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占有排除妨害请求权一般称为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它是占有保护请求权的一种。占有虽仅为一种事实,不是权力,但体现了一定的物之归属秩序,为了为了维护公民的权利,促进物尽其用,占有,无论是有权占有或无权占有,也无论直接占有或间接占有均受保护。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是对占有的物权法保护,当有人侵害或妨害了你对物的占有时,就可以通过行使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二、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的构成要件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排除妨害请求权,有必要分析一下它的构成要件,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1、占有被妨害。指以侵夺以外的方式妨害占有人的占有。
2、请求人为占有被妨碍者,无论是无权占有或有权占有,妨害具有不法性或者超越了正常的容忍程度。
3、提出请求时,妨害仍在持续中。
4、被请求人系对妨害的除去具有支配力的人。
三、《物权法》对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改条法律条文规定了对占有的公力救济。
该怎么解释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该怎么解释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占有排除妨害请求权一般称为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它是占有保护请求权的一种。占有虽仅为一种事实,不是权力,但体现了一定的物之归属秩序,为了为了维护公民的权利,促进物尽其用,占有,无论是有权占有或无权占有,也无论直接占有或间接占有均受保护。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是对占有的物权法保护,当有人侵害或妨害了你对物的占有时,就可以通过行使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二、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的构成要件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排除妨害请求权,有必要分析一下它的构成要件,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1、占有被妨害。指以侵夺以外的方式妨害占有人的占有。
2、请求人为占有被妨碍者,无论是无权占有或有权占有,妨害具有不法性或者超越了正常的容忍程度。
3、提出请求时,妨害仍在持续中。
4、被请求人系对妨害的除去具有支配力的人。
三、《物权法》对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改条法律条文规定了对占有的公力救济。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排除妨碍还是排除妨害,区别是什么?
排除妨碍和排除妨害都存在,这两者的权利主体不同,权利基础不同,功能不同,举证责任不同,是否适用除斥期间不同。排除妨碍和排除妨害的主体,一个是物权人,一个是占有人。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排除妨害纠纷可以要求给付租金吗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排除妨害纠纷可以要求给付租金吗问题解答如下, 排除妨害纠纷是指因为物受到他人的妨害而引发以排除这种妨害为目的的纠纷排除妨害是物权保护的重要方法,它主要针对妨害物权行驶的行为或者事实状态而采取的一种措施当物权的行驶受到现实或者可能的妨害时,物权人均可请求排除妨害《物权法》35条规定,“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排除妨害构成要件:
1、存在妨碍他人民事权益的状态排除妨碍的主要构成要件是存在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或者享有民事权益的状态与停止侵害的主要构成要件不同之处在于:一为动态,一为静态妨碍状态多为行为造成的,例如,堆放物品影响通行;违章建筑物妨碍相邻一方通风、采光;在他人建筑物上设置广告;将有害液体泄露在他人使用的土地上等妨碍状态也有自然原因形成的,例如树根蔓延至相邻一方的土地
2、妨碍状态具有不正当性妨碍状态具有不正当性是指没有法律根据,没有合同约定,缺乏合理性有些妨碍同时造成他人财产的损失,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塔吊因超负载掉下,破坏了他人的房屋,并阻塞了通道(排除妨碍是的责任方式,不直接涉及因妨碍同时造成的赔偿损失责任);有些妨碍是给他人造成不便认定妨碍状态主要是看妨碍是否超过了合理的限度,轻微的妨碍是社会生活中难免的,不承担排除妨碍责任妨碍状态是否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应当结合当时当地人们一般的观念判断《物权法》第88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建造、修缮建筑物以及铺设电线、电缆、水管、暖气和燃气管线等必须利用相邻土地、建筑物的,该土地、建筑物的权利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希望通过上面的内容您能对排除妨害纠纷的相关的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应该怎么解释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应该怎么解释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占有排除妨害请求权一般称为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它是占有保护请求权的一种。占有虽仅为一种事实,不是权力,但体现了一定的物之归属秩序,为了为了维护公民的权利,促进物尽其用,占有,无论是有权占有或无权占有,也无论直接占有或间接占有均受保护。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是对占有的物权法保护,当有人侵害或妨害了你对物的占有时,就可以通过行使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二、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的构成要件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排除妨害请求权,有必要分析一下它的构成要件,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1、占有被妨害。指以侵夺以外的方式妨害占有人的占有。
2、请求人为占有被妨碍者,无论是无权占有或有权占有,妨害具有不法性或者超越了正常的容忍程度。
3、提出请求时,妨害仍在持续中。
4、被请求人系对妨害的除去具有支配力的人。
三、《物权法》对占有妨害排除请求权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改条法律条文规定了对占有的公力救济。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7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排除妨害与排除妨碍的区别是什么?
排除妨害与排除妨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权利主体不同、权利基础不同、功能不同、举证责任不同以及是否适用除斥期间不同。且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人身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排除妨害判决书范本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排除妨害判决书范本问题解答如下, 排除妨碍纠纷
原告:笪某
被告:苏州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案由:排除妨碍纠纷
案情介绍:
原告一直将汽车停在自家房屋楼下的车位上。2008年6月24日,原告停放的两辆汽车苏E……,苏E……在一夜之间突然被被告用铁链锁住轮胎,导致原告及家属无常使用自己的汽车,被迫租车和打的上下班及工作。后,原告委托本所向苏州市沧浪区人民提讼,要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
律师分析:
根据《物权法》规定,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而原告是两辆轿车的所有权人,依法享有对该两辆轿车的绝对支配权。即便假定架空层车库归属被告,原告不应在此无偿停放汽车,被告也无权对原告的车辆实施扣押,而只能依法主张权利。可被告不顾法律的禁止性规定,擅自以暴力方式扣押原告的汽车,妨碍原告行使物权,显属严重违法。而《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等。被告的违法行为给原告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此,被告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判决:
最终,经调解,双方达成协议。
1、被告苏州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打开汽车轮胎的铁链,排除妨碍;
2、补偿原告经济损失8000元。
该怎么解释排除妨害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排除妨害请求权是公民生活中一条重要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妨害是指以非法的、不正当的行为,或者以无权施加的设施对权利人的物或物权造成侵害或妨碍,现实地阻碍了特定物的权利人行使权利。排除妨害请求的目的是消除对物权的障碍或侵害,使物权恢复圆满状态。危险是指相对人对已知物将来必然造成妨害或损害的行为或者设施状态。危险是可以合理预见而不是主观臆测的。遭受的危险或正被妨害特定的物依然存在,是权利人对现时妨害人行使请求权的前提。就是说这种妨害或危险应当是持续存在的。在审判实践中,权利人请求消除危险或排除妨害,不需要证明相对人具有过错,只需要证明其享有物权的特定的物被他人妨害或遭受危险即可。因排除妨害和消除危险的费用由形成危险或妨害的相对人承担。本条不受民事诉讼时效的限制。
二、停止侵害与排除妨碍的区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停止侵害与排除妨碍都是停止债权行为的两种方式,两者的区别在于侵权行为的不同,侵害是属于一种加害行为,而妨碍是影响权利的行使。
三、对妨碍民事诉讼有哪些强制规定
1、人民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2、人民对违反法庭规则的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
3、人民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4、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3)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
(4)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的;
(5)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6)拒不履行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应该如何解释排除妨害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应该如何解释排除妨害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排除妨害请求权是公民生活中一条重要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妨害是指以非法的、不正当的行为,或者以无权施加的设施对权利人的物或物权造成侵害或妨碍,现实地阻碍了特定物的权利人行使权利。排除妨害请求的目的是消除对物权的障碍或侵害,使物权恢复圆满状态。危险是指相对人对已知物将来必然造成妨害或损害的行为或者设施状态。危险是可以合理预见而不是主观臆测的。遭受的危险或正被妨害特定的物依然存在,是权利人对现时妨害人行使请求权的前提。就是说这种妨害或危险应当是持续存在的。在审判实践中,权利人请求消除危险或排除妨害,不需要证明相对人具有过错,只需要证明其享有物权的特定的物被他人妨害或遭受危险即可。因排除妨害和消除危险的费用由形成危险或妨害的相对人承担。本条不受民事诉讼时效的限制。
二、停止侵害与排除妨碍的区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停止侵害与排除妨碍都是停止债权行为的两种方式,两者的区别在于侵权行为的不同,侵害是属于一种加害行为,而妨碍是影响权利的行使。
三、对妨碍民事诉讼有哪些强制规定
1、人民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2、人民对违反法庭规则的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
3、人民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4、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2)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3)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
(4)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的;
(5)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6)拒不履行人民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排除妨害的请求权基础是什么?
排除妨害的请求权基础是他的请求原因以及能够支持请求人的相关法律。如果遇到妨害那么就是指妨害人,他用了不正当的手段,没有经过法律的允许,就是加对权利人的物权,造成了侵害或者妨碍因此可以直接请求相关法院的支持。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7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请求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规定是什么?
请求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规定是主要是存在着物权侵权行为的话,都可以采取请求消除危险,排除妨害等方式来维护自身的一些权益,比如说我们国家《民法典》第236条以及《民法典》第462条当中都是由这方面的规定的。
10w+浏览
合同事务
请求返还原物权应注意的问题,行使排除妨害请求权时应注意的问题
[律师回复]
一、请求返还原物权应注意的问题所有人可以通过提出请求或诉讼,要求返还。在适用这一方法保护所有权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有权请求返还原物的人,一般是物的所有人。在共有的情况下,每个共有人都可以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共有物。但各共有人必须要求不法占有人将共有物返还给全体共有人。共有人逾越其应有部分而占有或使用共有物时,其他共有人对该共有人有请求返还其应有部分的权利。如果占有人在合法占有他人的财产期间,占有物又被第三人非法占有,所有人可根据所有权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占有人也可根据其合法占有权,请求不法占有人返还占有物。
(二)所有人只能针对非法占有人提出返还原物,而不能要求合法占有人返还原物。否则,合法占有人可依据其合法占有权,拒绝所有人的请求。在这里确定占有人的占有为合法或非法,应根据所有人提出请求时占有人是否有权占有来决定。如果无权占有人占有原物以后,又将该物转让给他人占有,则所有人既可请求无权占有人,也可以请求现在的占有人返还原物。
(三)如果原物被他人合法占有,占有人在合法占有期间,将原物非法转让第三者,所有人能否向第三者提出返还原物的要求,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参见本章第五节)。
(四)所有人请求返还原物,必须原物依然存在。如果原物已经灭失,返还原物客观上已经不可能,所有人就只能要求赔偿损失,而不能要求返还原物。
(五)返还原物在性质上是对所有物的占有的转移,而不是所有权的移转,因此占有人必须将所有物移转至所有人的控制之下,才能视为原物已经返还。但是,在返还原物时,所有人同意由不法占有人继续占有原物,以代替移转占有的,视为原物已经返还。
(六)返还原物是否应返还原物所生的孳息,应区别善意和恶意占有而定。在善意占有的情况下,占有人只返还原物而不返还孽息,同时亦可请求所有人补偿对所有物的保管和改良所支付的必要费用;在恶意占有的情况下,占有人应负责返还其在恶意占有期间所获得的一切孳息,并且无权请求所有人补偿其支付的费用。
二、行使排除妨害请求权时应注意的问题请求排除妨害,是指所有人在其所有物遭受损害和其所有权的行使遭受妨害时,可依法请求不法侵害人排除妨害,或请求人民责令侵害人排除妨害。所有人在请求排除妨害时,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妨害人是否具有故意和过失,均不影响所有人提出请求。但妨害行为必须是非法的,如果妨害行为是合法的,即正当行使权利的行为,则“妨害人”可以拒绝所有人的请求。
(二)所有人不仅可以对已经发生的妨害请求排除,而且对尚未发生但又确有可能发生的妨害,也有权请求排除。例如请求邻居拆除可能倒塌的建筑物。妨害既可以是侵害人的直接妨害行为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侵害人的物件造成的。例如,某甲的房屋倒塌,妨害某乙正常生活,某乙也可以请求排除妨害。但是,妨害必须已经存在或确实存在着某种危险,而不是主观臆测的妨害。
(三)排除妨害的请求权,除所有人外,对被妨害的财产享有合法占有权的人亦有权行使,排除妨害的费用一般由侵害人负担。行使排除妨害和返还原物请求权的条件是不同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请求排除妨害的情况下,所有人一般没有丧失对所有物的占有;在请求返还原物的情况下,所有人已丧失了对所有物的占有。
排除妨害纠纷是什么意思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离婚纠纷指的是男、女双方在婚姻无法维续时的解除婚姻关系的纠纷,其中会涉及到孩子抚养纠纷、财产纠纷、债务纠纷等。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负有提供证据的一方无法提供证据则要承担不利后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内有权利离婚的一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双方感情已经破裂或者符合法定解除婚姻关系的事由,如另一方家暴、有外遇、吸毒、赌博等恶习等相应证据,而对孩子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分配上也要搜集相应的证据。另外对于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申请人民调查收集。比如对方的银行流水、对方隐匿的财产等
对于众所周知的事实自然规律及定理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已为人民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无需举证。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三十一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排除妨害请求权的行使有哪些规定?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