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仲裁立案后多久判?
一般自受理之日起45日内审结,最长不超过60日。
自入职第二个月起签订书面合同,否则支付双倍工资10-1=9个月的工资。
1、劳动仲裁经庭审后调解未果,依法做出的法律文书叫劳动仲裁裁决书,不是判决书,劳动仲裁审理期限为45日,案情复杂经劳动仲裁委主任批准的,可以延长15日;
2、劳动仲裁员出具的法律文书,叫裁决书,法院审理后,由法官出具的法律文书,叫判决书;
3、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仲裁开庭一般几个小时
1、劳动仲裁开庭的时间是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不会超过三个小时,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庭审完毕。
2、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3、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三、劳动仲裁决定可以强制执行吗?
劳动仲裁决定是可以强制执行的,参加仲裁的仲裁员是来自劳动和法律方面的专家,具有处理劳动争议的丰富经验,有利于提高仲裁办案质量。但是,仲裁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仲裁机构不能强制执行,只能由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胜诉后,只要对方未提起诉讼,该裁决已经生效。而对方拒不履行裁决义务,你们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提交书面申请执行书。
2、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裁决书原件而不是复印件。
3、申请执行的事项,只能是裁决书裁定的范围,不可以提其他要求。
四、劳动仲裁受理的条件是什么
劳动仲裁受理的条件是如下:
1、申请仲裁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
2、申请仲裁的争议必须是劳动争议;
3、申诉人必须是与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
4、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必须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5、必须向有仲裁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6、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和具体的仲裁请求以及事实依据;
7、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备齐并符合要求。
仲裁案件会有劳动仲裁委员会或者是其他方便的仲裁委员会来进行相关审理,审理之后将会有一定的协调期限,如果协调不成功的话,最终则按照判决书的内容来进行相关执行。以上就是关于仲裁立案后多久判的相关介绍。通过上述文章内容希望能够解答您的问题,如果您对此还有疑问,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可在线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