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竞业禁止协议中关于补偿金额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当事人(此处指劳动者)有权主张以其过去一年平均月薪的三分之一为基准进行每月补偿,且该补偿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之久。
倘若补偿金额低于地区现行最低工资水平,当事人更可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诉,请求用人单位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予以补足。
若经双方协商仍未能就补偿事宜达成共识,当事人可依法通过劳动仲裁程序解决争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六条
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竞业协议补偿金标准是什么
关于竞业禁止补偿金额度的具体规定,劳动者与用人机构可通过友好协商达成共识,以签署相关协议为准。
若相关附件中并未注明有关补偿金的内容,那么用人单位应依据劳动者离职前最后12个月内综合所得工资平均值的30%,且这一比例不得低于该地区现行最低薪资水平,按月向其发放经济补偿金直至履约完成为止。
但请注意,严格遵守竞业禁止条款并且获得相应补偿金的前提条件是劳动者本人确实已经履行了竞业禁止义务,否则将无法获取任何形式的经济赔偿。
第二十四条
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竞业协议补偿金谈判如何进行协商”,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