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不清的案件怎么办

最新修订 | 2024-06-29
浏览10w+
巩海冬律师
巩海冬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执业:5年
专家导读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原告方的诉讼请求法律依据不足或证据不足,法庭将拒绝受理并驳回起诉。这称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告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其诉讼请求充分合理。若原告未能提供足够证据,法庭将无法做出判决。因此,民事诉讼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举证不足将承担不利后果。
事实不清的案件怎么办

一、事实不清的案件怎么办

民事诉讼程序中,如果证实原告方的诉讼请求的法律依据不足,或者证据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那么法庭将拒绝受理此案并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申请。这被称为“民事诉讼中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原告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证明他们的诉讼请求是基于充分的法律依据和充足的证据支持。如果原告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主张,那么法庭将会认为该事实不明确,无法做出判决。因此,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遵循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对案件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来支持其主张。如果当事人未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其主张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主张所依据的事实,那么他们就需要自行承担因举证不能而导致的不利后果。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事实不清的案件能刑事拘留

在处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倘若犯罪事实尚未清晰明确,便不得对涉案人员实施刑事拘留的措施。究其原因在于,刑事拘留作为一项严厉的强制性手段,其执行的基本条件便是认定嫌疑人涉嫌犯罪并且具有逃避侦查、对社会构成潜在威胁等现实危险性,然而由于犯罪事实并未明朗化,故而并不符合拘留的基本要求与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事实不清的案件怎么办”,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9k字,预估阅读时间13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09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事实不清的案件怎么办
一键咨询
  •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2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2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8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4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6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4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6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1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4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4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3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5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8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5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8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南京178****518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4****643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8****322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民事案件事实不清的案件怎么办
如果在民事诉讼中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话,法院一般都会裁定驳回起诉,并且由证据不足所带来的不利后果,都是需要由负责举证的人来自行承担。若是依旧不知道民事案件事实不清的案件怎么办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事实不清的案件怎么办
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原告方的诉讼请求法律依据不足或证据不足,法庭将拒绝受理并驳回起诉。这称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原告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其诉讼请求充分合理。若原告未能提供足够证据,法庭将无法做出判决。因此,民事诉讼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举证不足将承担不利后果。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9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检察院对事实不清的案件怎么办
检察院在犯罪事实尚不明确的情况下,若嫌疑人涉嫌新犯罪、威胁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社会秩序、可能破坏证据、报复受害者或举报者、或试图自杀或逃离,且有确凿证据或曾故意犯罪、身份不明,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徒刑,应依法逮捕。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刑事案件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楚怎么办
刑事诉讼中,证据不足的情况须酌情处理。首先,在侦查阶段,公安若判断证据不足,有权即时中止调查;其次,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有权促使公安撤案或自行决定不予起诉;而在法院审理阶段,法官会根据现有证据可能宣判被告无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实质合并的破产清算的原则
[律师回复] 关联企业,又称关系企业或企业集团,是指企业之间为达到特定经济目的通过特定手段而形成的企业联合,它们之间存在种种支配与从属关系。在关联企业内,一家公司在法律上虽有的人格,但在实际经营上却往往须听命于他家公司或实际经营者,造成运作受制于他人的情形,这种奇特的企业结构与经营手段,引发了许多传统法律所未正视的法律问题,包括公司法问题、证券法问题、税法问题、反垄断法问题以及破产法上的问题。当关联企业内存在严重不正当“利益输送”时,被牺牲的企业债权人可能获得清偿的资产大大减少,而受益企业用以担保清偿其债权人的资产却不当增加,造成极大的不公正,严重损害了社会正常民商事流转秩序。妥善解决此类法律问题已成为摆在中国法官和法学家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课题。笔者认为,引入国外法关于处理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原则”,是一个适时的选择。实质合并原则,系法处理关联企业破产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该原则认为,关联企业同时破产时,适用传统的各别处理方法难具公正性,对于无担保债权请求分配受偿之解决方法,应是将已破产之关联企业的资产与债务视为一体,合并计算,不必细加探究何一债权系由何一家企业所引起,并且去除掉关联企业间彼此的债权和保证关系,将合组后的破产财团,依债权额比例分配予该集团的债权人。
一、传统的各别破产处理方法不适合于关联企业破产清算关联企业同时破产时,传统处理的方法是母公司或各子公司之债权人,分别以其对母公司或各子公司的债权,个别对母公司或各子公司之破产财团请求分配。这种各别处理方法不适合于关联企业破产清算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无确解决关联企业之间混同资产的划分界定问题。以一般确权原则界定划分混同资产,在关联企业破产清算中意义不大,按此确权甚至可能被企业集团的经营操纵者导入歧途,导致资产归属划分工作越精细,对债权人利益损害越大,离法律正义越远的恶果。因为,企业集团经营操纵利益输送的情况下,关联企业内资产状态多被人为扭曲,并且相关财务账册多残缺毁损,难以查考。如勉为其难对企业集团的资产进行划分,分别准备财务报表,不但需时甚久而且费用过巨、,而且其意义与作用均是令人怀疑的。
其次,各别处理原则无法公正保护债权人利益,无法维护交易之安全。当某一企业集团在实际经营者的操纵下,用各种隐蔽手段或明或暗地将一些企业的资产转移、输送至其他关联企业,留下的是巨额债务和完全亏空的资产,另一些企业则得到大量净资产而不负任何债务或负极少的债务。如依传统各别破产清算处理方法,被牺牲企业的债权人要从该企业处获得清偿注定是微乎其微;其他受益的关联企业虽资产盈余,被牺牲企业的债权人却无法向这些企业主张受偿。相反,受益的关联企业因资产盈余,这些企业的债权人却获得较多的清偿。其对债权人造成的不公平,应是可以预见的。
二、适用实质合并原则是关联企业破产清算的正确途径
首先,在关联企业破产清算程序适用实质合并原则,有充分法理依据。法律制度从来都要把体现公平、正义作为其永恒的价值目标,趋利行为不得建立在妨害他人的权利行为或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基础之上。某些经营者蓄意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支配与从属关系,在关联企业内进行不法利益输送和资产转移,其账户、资产混同,人事混同,彼此之间暧昧不清,全无经营之品质。这使传统公司法、破产法每一家公司都是经营上主体的假定不复存在。基于这些关联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已不是经营的法人,有限责任制度在关联企业中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故在存在不法利益输送的关联企业同时破产之场合,不必拘束于严格的有限责任制所限,出于保护债权人利益和维护社会正常的民商事流转秩序,将各企业的资产与债务合并计算,乃顺理成章之事。实质合并原则实系各国公认的“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在关联企业破产清算程序中具体运用的特殊原则。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9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刑事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
刑事案件的证据确实充分要符合的条件具体有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若是依旧不知道刑事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可以选择继续阅读此文。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法院写判决书之前会不会实地调查事实清楚啊?
[律师回复] 判决书之类的正式法律文书,属于长期(无期限)保留类文书,原则上是永久保存,况且现在有了扫瞄设备,也备份了电子文档。《人民法院档案管理办法》六、档案的保管和防护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法院要积极改善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安排可容纳全部档案的专用库房,购置必要的卷柜和其他防护设备。库房内不得存放与档案无关的其他物品。库房周围不得存放危害档案安全的物品。第二十三条诉讼档案应按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类别分别保管。行政文书档案、声像档案等应按有关规定保管。第二十四条档案应按年度、类别、案号、档号的顺序由左到右,由上到下装柜保管,并在柜上标明档案的起止号,以便于查找利用。绝密档案应指定专人保管。第二十五条档案机构每年或每半年应对档案进行认真的检查、清点,发现案卷丢失、损坏、褪变等情况要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及时解决,以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外借档案要及时催还,以防丢失。第二十六条档案库房必须建立安全保卫制度,认真落实防火、防盗、防虫、防鼠、防高温、防潮、防光、防尘等措施。每月或每季度应进行认真仔细的安全检查。第二十七条人民法院档案机构要认真做好档案统计工作,数据要准确,内容要完整,上报要及时。计量单位,以卷(件)、长度分别统计,不得混淆。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事实不清的案件怎么办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