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涉及到工伤认定以及伤残等级鉴定的环节时,倘若雇主和工伤受害者能够达成双方一致、或者雇主和受害者接受仲裁结果,那么便可以避免进入漫长的法律诉讼阶段。然而,如果雇主拒绝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或者工伤受害者或者雇主对仲裁结果持有异议,那么就必须启动法律程序,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二、出了工伤有哪些赔偿
在涉及工伤赔偿的问题上,其具体项目主要涵盖以下九个方面:
其中包括医疗费用的承担,其次还有住院期间的伙食补贴费用,以及患者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而前往其他地区所产生的交通、住宿及康复治疗等费用的负担,同样还包括辅助器具的购买费用;除此之外,生活中的护理费用也需要得到合理补偿;还应当对劳动者因伤暂时不能工作产生的工资给予相应保留;
另外,员工因为受伤导致失业时,公司还要额外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当员工不幸去世后,家属还可以申请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最后就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发放。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在面对工伤认定以及残疾程度鉴定的关键环节中,假如雇主与工伤受害方能相互协商一致并达成共识,或者是雇主及受害人愿意接受仲裁结果,那么这将会避免进入较为漫长且耗时的法律诉讼阶段。然而,若雇主明确表示不愿意承担其应负有的赔偿责任,或是工伤受害方或雇主对于仲裁结果存在异议,那么就必须启动法律程序,通过向法院提交诉讼请求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