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诈骗者采用向受害人提供贷款服务的手法,诱使他们将卡片交由其操作进行资金流动,从而获得非法利益。在此情境下,受害人可能会被判定涉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罪行。根据司法实践中的定罪情况来看,此类罪犯通常会面临判决在三年以下的牢狱之灾或者被处以罚金。具体来说,这类刑事判决的量刑参照以下几个因素:
1.帮助的支付结算金额高达二十万元以上;
2.通过大量投放广告等形式,为对方提供了超过五万元的资金支持;
3.所获取的违法所得达到了惊人的一万元以上;
4.对三个及以上不同对象提供了帮助;
5.在过去两年内,由于曾经非法使用信息网络、协助信息网络犯罪行为、威胁到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而受到过行政制裁,然后再次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
6.被帮助的对象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
7.收购、出售、租赁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备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数量超过5个;
8.收购、出售、租赁他人的手机卡、流量卡、物联卡数量达到20张或更多;
9.其他涉及情节严重的情况。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择一重处】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诈骗犯的手段有哪些
涉及诈骗犯罪的手法琳琅满目,如:
(1)虚伪地冒充公共安全部门和法律机构的工作人员行骗就是其中之一。这些犯罪者假装成为公检法机构的员工,拨打受害者的电话,以他们的个人资料被恶意侵犯并被指控涉嫌从事洗钱活动作为借口,要求受害者将财务转移至某个特定的国家账户以方便进行调查。
(2)医保、社会保险诈骗也成为了近年来的一大广泛现象。不法分子通过冒充社保、医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制造出受害者的医保、社保出现异常的假象,声称这些信息可能已被他人盗用或者超额使用,从而涉嫌参与洗钱以及生产和贩卖毒品等犯罪行为。随后,他们巧妙地冒充司法机构的职员,以确保调查过程公正客观,便于进一步核实事实为理由,诱导受害者向他们所描述的“安全账户”汇款,以此来达到骗取财物的目的。
(3)与此同时,分期付款的解除也是欺诈行为。这些违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得购物网站的买家数据,然后伪装成购物网站的工作人员,以银行系统出错导致买家付款方式从一次性付款变为分期付款为由,要求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缴纳同样数量的款项。接着,他们假扮成银行员工,欺骗受害者前往银行办理分期付款的解除手续,实际上却是以这样的方式在暗自操纵资金转移。
(4)利用藏匿毒品的包裹进行诈骗也是屡见不鲜的手段。违法分子捏造险情,声称受害者的包裹由于含有毒品而被发现,从而使其可能涉嫌洗钱罪名,进而要求他们将资金转移至所谓的国家安全账户以便进行公正的调查,从而利用这种伎俩进行诈骗。
(5)金融交易诈骗更是让许多投资者深受其害。违法分子自称隶属于某著名证券公司,他们通过网络、电话以及短信等手段散布虚构的个股内部消息以及行情走向,在取得受害者信任后,将他们引诱到一个虚假交易平台购入期货、现货,从中攫取股民的资金。
(6)此外,船票销售骗局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这些违法分子假装成为航空公司的客户服务人员,向受害者发出航班延误、可提供退票和改签服务的信息,逐渐将他们带入精心设计的骗局中,要求他们进行连续数次的汇款,以此展开一系列的诈骗活动。
(7)最后,一种虚构交通事故的诈骗手法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这些违法分子编造受害者的家庭成员或友人遭受交通事故的假象,要求对方立即安排资金用于处理交通事故。由于事态紧急,当事人往往会根据犯罪嫌疑人的指引迅速将款项打入指派账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