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保候审期间,有一定概率会面临逮捕的风险。
取保候审作为一项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不是代表着案件的最终审判结果或犯罪嫌疑人、被告的法律责任会因此而得到彻底豁免。
相反,若在此期间内,被取保候审的涉案人员出现了任何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例如未经执行机关许可擅自离开其居住地所在的城市或乡村,或者对证人进行威胁恐吓等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亦或是发现了新的证据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进一步采取逮捕措施,或者案件的具体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继续采用取保候审的方式不再适宜,那么就有可能被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由取保候审转为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逮捕的条件】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取保候审期间,仍有逮捕风险。 违反法规,如擅自离境、威胁证人、发现新罪证或案情重大变化,可能导致强制措施变更,从取保候审转为逮捕。 取保候审非最终审判结果,不豁免法律责任。
二、取保候审期间能做哪些
在被批准采取保证金形式的取保候审措施期间内,如果未出现以下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行为,当事人皆可自由从事各项活动:
(一)没有经过授权许可,不得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城市或区域;
(二)若居所、任职机构以及联系信息有所变更,必须在接到通知后的24小时之内,告知负责监管的执法机构;
(三)在响应法定传唤时,必须及时到达指定地点接受调查;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证人出庭作证;
(五)不可销毁、篡改证据或进行串供。
此外,中国的人民法院、检察机关及公安部门有权依据实际案件情况,指令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遵守如下一种或多种规则:
(一)不得随意进入某些特定场所;
(二)不得与某些特定人员面谈或通讯;
(三)不得参与某些特定的活动;
(四)应当将其护照及其他出入境证件、驾照等交由执法机构保管。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三、取保候审期间再次诈骗判几年徒刑有案底吗
在嫌疑人正处于取保候审阶段时再度实施违法行为,无疑将被视为加重犯罪情节。关于此种情况下的量刑标准,需要综合考量诈骗行为涉及的金额、作案手法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假如上述行为被判定为构成诈骗罪,依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诈骗公共或私人财物的行为,若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刑事责任;若涉案金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承担罚金;而当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时,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并且还需承担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附加刑罚。至于案底问题,只要经由法院依法判决认定其有罪,便会留下案底记录。在此背景下,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再次犯罪,毫无疑问将接受更严厉的法律制裁。
取保候审期间,仍有逮捕风险。 违反法规,如擅自离境、威胁证人、发现新罪证或案情重大变化,可能导致强制措施变更,从取保候审转为逮捕。 取保候审非最终审判结果,不豁免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