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期间辞职可以拿到补偿吗
在处理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若您选择辞职,能否获得相应补偿,这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如果是由于用工单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劳动合同规定的不当行为而使您决定辞职,例如未能按照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内容向您提供适当的劳动保护措施或者劳动环境、未能按期足额支付您应得的工资报酬以及未能依规为我方缴纳法定社会保险费用等等原因导致的你的离职意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经济补偿金的可能性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劳动仲裁期间受到威胁怎么办?
针对任何遭遇威胁的情况,当务之急是务必及时收集并保存相关证据资料,然后迅速向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在接到报案后,本应由各级公安机关成立专门机构来受理此类事件并对其是否具有立案标准进行严格审查。
若经审查判定该事件并不符合立案条件,那么公安机关将依法对涉案人员做出相应的治安处罚,或者将案件移交给相关执法部门;
反之,如果事件符合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将会对其立案,进而进行深入且合法的侦查工作,以搜集更多的证据,从而完成破案任务,制裁潜在的犯罪嫌疑人。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无论是公民主动发起的扭送、报案、控告、举报行动,还是犯罪嫌疑人因害怕被追责而自行到达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行为,公安机关都必须立即接受,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并制作详细的笔录文件。
在此过程中,公安机关需要经过严格审核,判断此举是否足以对当事人进行刑事处罚,若是认为尚不足以构成足够的刑事处罚,则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对此类事件进行行政处理,或者将其移交给相应的职能部门。
而对于那些已经产生了控告人的案件,一旦公安机关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他们就应当制作统一的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内将这份通知送达到控告人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三、劳动仲裁过诉讼时效怎么判
劳动仲裁之时效性通常定位在历时一周年之内。如若超出此仲裁期限范围另行提出仲裁申请,则一般很可能面临裁决不予审理的困境。然而在此类特殊情况之下,仲裁时效亦有可能出现中断或中止的现象。举例来说,当当事人能够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存在不可抗力因素或者存在其他合理且充分的理由,从而导致其无法在规定的仲裁时效内提出仲裁申请,那么仲裁时效将会暂时停止计算,直至相关阻碍因素得以消除之后,仲裁时效期间方才恢复计算。再者,倘若当事人能够证明曾向对方明确表达自身权益诉求或者向相关部门寻求法律援助等行为,仲裁时效也将因此而产生中断效应,自该中断时刻起,仲裁时效期间将重新开始计算。然而,若无上述特殊情况发生,一旦仲裁时效过期,劳动仲裁机构往往难以对申请人的请求给予支持。
在处理劳动争议仲裁时,辞职后能否获得补偿取决于具体情况。若因用工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劳动合同规定(如未提供适当劳动保护、未支付足额工资、未缴纳法定社保等)导致辞职,则获得经济补偿金的可能性较大。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