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国家积极的运用宏观调控来引导企业发展,工资引导线就是其手段之一。工资是每一个员工关心的问题,涉及到了基本生活的保障。那么工资指导线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法律上如何规定的,有何种类呢,接下来小编就这个问题为您解答。
一、工资指导线是什么
什么是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线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每年制定发布,对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指导的一种手段。
各地公布的工资指导线,通常包括上线、下线和基准线三个部分。上线用来提醒效益好的企业,涨工资别太猛。下线则是警示效益不太好的企业,员工工资调整不要低于底线。基准线代表了政府建议一般性企业调整工资的幅度。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企业工资决定机制逐步走向市场化。用人单位依据效益水平、劳动力供求状况、员工能力贡献等自主决定工资。政府转向间接、宏观的调控。工资指导线就是政府发出的调控信号。
企业工资指导线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其主要作用是为企业与职工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以及企业自身合理确定工资增长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是对国有企业实现工资总额管理的重要手段。
关于工资,你需要注意!1、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
2、对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协议或合同规定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3、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视同其提供了正常劳动而支付工资。
4、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5、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那么,现行的工资分配制度到底有哪些?
1、技术等级工资制,即按照职工所达到的技术等级标准确定工资等级,并按照确定的等级工资标准计付劳动报酬的一种制度。
2、岗位等级工资制,即根据劳动条件、技术要求、劳动责任等要素的差异对劳动岗位进行分类,并在同一岗位内部按技术复杂程度划分等级,从而确定员工工资收入的一种基本工资制度。
3、职能等级工资制,即根据职工所具备的与完成某一特定岗位等级工作相应要求的工作能力等级确定工资等级的一种工资制度。
4、结构工资制,基于工资的不同职能,将工资总额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工资单元,各单元又规定不同的结构系数,组成有质的区别和量的比例关系的工资分配制度。
三、具体部分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技能工资、浮动工资、年功工资。
1、岗位技能工资制
以按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基本劳动要素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工资分配制度。
从本质上说,岗位技能工资制也是结构工资中更为规范的一种形式。与其他结构工资制形式不同的是:岗位技能工资制建立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突出工资中岗位与技能这两个结构单元的特点,更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更能调动职工提高技术和业务水平的积极性。
2、岗位薪点工资制
在对岗位的劳动责任、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评价的基础上,用点数和点值来确定职工实际劳动报酬的工资分配制度。这是在企业工资改革实践中创造的一种工资模式,实际操作灵活,受到一些企业青睐。
3、绩效工资制
将职工的工资与个人工作业绩挂钩的工资分配制度。它有利于使职工工资与可量化的业绩挂钩,将激励机制融于组织目标和个人业绩的联系之中,有利于工资分配向业绩优秀者倾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提成工资制
企业实际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开支和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后,剩余部分在企业和职工之间按不同比例分成的工资分配制度。提成的方式主要有全额提成和超额提成两种。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工资指导线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详细解答,其中包括工资引导线的界定也现状以及工资引导线下存在的各种工资制度,企业通过不同的工资制来制定符合国家规定引导线的工资发放标准,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