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如何判断年龄

最新修订 | 2024-06-24
浏览10w+
李阳律师
李阳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3050人
专家导读 中国刑法所规定的年龄是指实足年龄,而不是指虚岁。实足年龄,以日计算,并且按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行为人分别过了14周岁、16周岁、18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者是分别已满14周岁、16周岁、18周岁。

{ArticleTitle}

在对刑事案件进行处理的时候,其实需要充分考虑到行为人的年龄和责任能力,一方面要求具有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行为人达到了规定的年龄,否则不能认定为犯罪,自然也就不可以判刑处罚。那刑事案件中该如何判断年龄呢?请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刑事责任能力如何判断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什么样的人犯了罪应该承担刑事责任,什么样的人虽然犯罪了却无须承担刑事责任,是从人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来界定的,“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已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具体是从人的年龄和精神状态规定的: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能判处死刑

4、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6、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但由于他们生理上的缺陷,他们在接受教育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方面受到一定的局限,其辨认是非的能力比正常人要差,所以《刑法》规定对他们的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刑事案件中如何判断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我国《刑法》对此有以下规定: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注意: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在我国,刑事责任年龄要求年满16周岁。不过针对一些重罪,例如强奸罪抢劫罪等等,只要行为人在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同时达到了14周岁的,那么也就可以认定构成犯罪,之后根据实际构成的罪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而要是需要律师帮忙辩护,可以委托我们律图的专业律师提供帮助。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6k字,预估阅读时间12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90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刑事案件中如何判断年龄
一键咨询
  • 145****37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3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3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8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3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0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2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1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2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6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5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6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4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1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5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无锡135****990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1****766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2****895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民事案件中诉讼时效中断是几年
诉讼时效中断的时间不是法律制度可以统一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生效)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以后,是从导致时效中断的事由消失以后才要重新计算的,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对方同意履行相关义务或权利人提出了相关请求等。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国企买断工龄,不买断工龄,有什么办法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什么是买断工龄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买断工龄”现象主要出现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买断工龄”前面是个“买”字,即员工将连续工龄一次性卖给企业,企业以年工龄计价,不论男女老少,一次性支付连续工龄的费用,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劳资双方自此再无干系。由于其他企业建立时间较短,与员工一般签订的是短期劳动合同,合同期一到,只要一方无续签之意,劳动关系就自然结束,企业一般不会也不可能支付工龄的买断费用。
二、买断工龄最新补偿标准买断工龄应当视为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应当适用如下规定确定赔偿标准:《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动部1994年12月3日发布)第五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第十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第十一条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从上文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用人单位在买断职工工龄后需要按照职工的工作年限对职工进行补偿,工作满一年的则补偿一个月的工资,但最多不能超过12个月。要是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对职工进行补偿的话,那么除了要全额发放补偿金外,还需要按照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额外的补偿金。
三、国企改制的要害是将企业性质从国家所有变为股份所有(只是名称和所有权的改变),买断工龄往往是股份制企业为了卸包袱而采取的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举措,即用以每工作一年给予劳动者一定数额的金钱,了结与劳动者原有的劳动关系,导致劳动者即使留用也将因买断工龄而与股份制企业从新建立劳动关系,从头开始计算连续工龄,买断工龄纯属企业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因此,改制后的企业如果不同意在职职工买断工龄,应该是件好事,是对绝大多少职工权益的保护,符合法律规定。
买断工龄后工龄怎么算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买断工龄后工龄怎么算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买断工龄是违法的。
“买断工龄”是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16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72条)。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员工离开单位就没人管的问题,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但现在仍有一些国有企业无视国家政策法规的明文禁止,在安置富余人员时还采用买断工龄的做法。
针对这一现象,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时,严格禁止企业采取买断工龄形式将员工推向社会。1999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1999年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也强调: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出售方应在申请出售前征求职工对出售方案和职工安置的意见,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在企业出售中终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不得借出售之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职工买断工龄或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把职工推向社会。
买断工龄后工龄怎么算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买断工龄是违法的 “买断工龄”是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16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72 条)。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员工离开单位就没人管的问题,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但现在仍有一些国有企业无视国家政策法规的明文禁止,在安置富余人员时还采用买断工龄的做法。 针对这一现象,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时,严格禁止企业采取买断工龄形式将员工推向社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也强调: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出售方应在申请出售前征求职工对出售方案和职工安置的意见,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在企业出售中终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不得借出售之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职工 买断工龄或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把职工推向社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刑事案件中判死刑有年龄规定吗
有年龄规定,因为《刑法》明确规定,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肯定不适用死刑,除此之外,审判时犯罪嫌疑人已满75周岁的一般情况下不适用死刑,除非嫌疑人用特别残忍的手段造成受害人死亡。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公司要买断员工工龄,员工要求买断工龄公司说要买断
[律师回复] 辞职是劳动者的权利,即使是工龄被买断的,劳动者仍然可以辞职。 第一步:写辞职信 这是必须也是最基本的一步,辞职信和应聘信一样,都应有一定的格式,而一封合格的辞职信一般必须包括以下内容:离职原因、离职期限、工作的交接、向公司表示感谢的礼貌用语。也可以再加上一些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推荐合适的接班人等内容,但措辞和语气一定不能过激,以免白纸黑字上留下对你不利的“案底”。 第二步:和主管详谈 这是离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你的离职请求是否能够得到批准和支持,关键还得看这一步。在和主管详谈之前,必须准备好离职的充分理由。如果你平时的工作表现还不错,或者是公司的骨干力量,那么在谈话中主管很可能会挽留你,而你必须用得体的语言去应对,想方设法表明你的立场,并坚持自己的初衷。切忌不辞而别,那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第三步:交接工作 在和主管谈妥了具体离职意向并征得同意之后,就应该开始着手交接工作。在公司还没找到合适的接替者的时候,你应该一如既往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而即使在接替你的人来了之后,你仍必须将手头的工作交接完毕才能离开公司,以尽到自己的最后一份责任。 第四步:人事手续 决定离职之后,会有一系列人事手续要办,一般来说是由原单位开出退工单,并将你的档案转出。另外还有你的养老关系和房屋公积金等等也需要一并转移。假如你已经找到了新单位,那么只要将原有的劳动关系转到新单位即可,假如你是待业或者出国等等,那么就必须咨询有关部门后妥善处理,以免将来你需要用到这些关系的时候发生不必要的劳动纠纷。 第五步:开离职证明 按正常途径来,走的时候要开离职证明,有些公司招聘的时候要看你的离职证明的。 第六步:储存工作档案 在辞职前,你就应当做一个有心人,平日就做好业务知识管理。将每项业务的程序与必要技能,都用文字记录下来,储存在档案或电脑里,这样离职时才可以移转出去。这种做法不但有利于接替者,对你也有好处。任何业务或经验,若不能够加以整理、记录,很难转化成个人财富。这种积累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更是在公司内持续升迁,或取得外界机会的必备条件。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690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买断工龄的工龄如何计算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买断工龄是违法的 “买断工龄”是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16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72 条)。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员工离开单位就没人管的问题,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但现在仍有一些国有企业无视国家政策法规的明文禁止,在安置富余人员时还采用买断工龄的做法。 针对这一现象,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时,严格禁止企业采取买断工龄形式将员工推向社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也强调: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出售方应在申请出售前征求职工对出售方案和职工安置的意见,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在企业出售中终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不得借出售之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职工 买断工龄或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把职工推向社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0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刑事案件中如何判断犯罪中止
在刑事案件中对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是,在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主动放弃了犯罪或者有效的采取了相关的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根据《刑法》规定,如果符合中止犯,在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情况下,不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害结果的可以减轻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买断工龄的工龄怎么计算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买断工龄是违法的 “买断工龄”是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16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72 条)。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员工离开单位就没人管的问题,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但现在仍有一些国有企业无视国家政策法规的明文禁止,在安置富余人员时还采用买断工龄的做法。 针对这一现象,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时,严格禁止企业采取买断工龄形式将员工推向社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也强调: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出售方应在申请出售前征求职工对出售方案和职工安置的意见,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在企业出售中终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不得借出售之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职工 买断工龄或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把职工推向社会。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90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案件中断后重新计算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案件中断后重新计算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但是存在特殊的情况的可以进行时间的延长,所以自己需要注意具体的要求,不要误以为时间上的是固定的,只只要自己的案件符合有关条例就可以进行时间上的操作,所以自己需要学会合理的处置。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买断工龄现到退休年龄工龄怎样算‘’
[律师回复]
一、退休与买断工龄无关,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照常退休:
1、男职工和女职工退休的年龄是不同的,男职工需要年满60周岁,女职工则是年满50周岁就可以了,前提满足了还需要有工龄满10年,注意是连续不是累计。
2、如果是丧失了劳动能力,并且确认属实。这类情况下,男职工退休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同样的连续工龄满10年。
3、上一条是针对普通职工来说,特殊工种下职工(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的退休年龄有所下降。在这类情况下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同样的工龄满10年并且是连续的。
二、退休工资的计算模式根据最新的退休工资算法:每月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退休工资由两个部分构成。其一就是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基础养老金其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实际账户累计额计发月数(60岁退休按139个月计算)。现在代价都在说的工龄问题与你的退休工资是有直接关系的。工龄越大就越值钱,所以现在有些单位为了自己的小利益,而让员工的工龄归零然后重新开始计算这样以后发放退休金的时候就会少一部分支出。现在退休金按照工龄的长短来决定退休工资的多少,即工作一年就是100块的退休金,20年就是2000元以此类推。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90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买断工龄是怎么计算的,买断后的工龄如何计算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买断工龄是违法的 “买断工龄”是初期我国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的一种办法,即参照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经企业与员工双方协商,报有关部门批准,由企业一次性支付给员工一定数额的货币,从而解除企业和富余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把员工推向社会的一种形式。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16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72 条)。如果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员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业,也能依法享受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员工离开单位就没人管的问题,因此也就无须买断工龄。但现在仍有一些国有企业无视国家政策法规的明文禁止,在安置富余人员时还采用买断工龄的做法。 针对这一现象,为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时,严格禁止企业采取买断工龄形式将员工推向社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规定:任何单位都不能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中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也强调: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出售方应在申请出售前征求职工对出售方案和职工安置的意见,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在企业出售中终止职工社会保险关系,不得借出售之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对职工 买断工龄或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把职工推向社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0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20年以上工龄能买断吗
“买断工龄”指劳动者一次性出售自己与企业的连续工作年限,企业则根据工作年限评估后一次性支付费用,从而解除双方劳动关系。然而,这种行为被视为违反法律规定的不合法行为,因为它可能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劳资双方应该遵守法律法规,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国企买断工龄,不买断,怎么办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什么是买断工龄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买断工龄”现象主要出现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买断工龄”前面是个“买”字,即员工将连续工龄一次性卖给企业,企业以年工龄计价,不论男女老少,一次性支付连续工龄的费用,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劳资双方自此再无干系。由于其他企业建立时间较短,与员工一般签订的是短期劳动合同,合同期一到,只要一方无续签之意,劳动关系就自然结束,企业一般不会也不可能支付工龄的买断费用。
二、买断工龄最新补偿标准买断工龄应当视为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应当适用如下规定确定赔偿标准:《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动部1994年12月3日发布)第五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工作时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发给经济补偿金。第十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金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金数额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第十一条本办法中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从上文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用人单位在买断职工工龄后需要按照职工的工作年限对职工进行补偿,工作满一年的则补偿一个月的工资,但最多不能超过12个月。要是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对职工进行补偿的话,那么除了要全额发放补偿金外,还需要按照补偿金数额的50%支付额外的补偿金。
三、国企改制的要害是将企业性质从国家所有变为股份所有(只是名称和所有权的改变),买断工龄往往是股份制企业为了卸包袱而采取的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举措,即用以每工作一年给予劳动者一定数额的金钱,了结与劳动者原有的劳动关系,导致劳动者即使留用也将因买断工龄而与股份制企业从新建立劳动关系,从头开始计算连续工龄,买断工龄纯属企业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因此,改制后的企业如果不同意在职职工买断工龄,应该是件好事,是对绝大多少职工权益的保护,符合法律规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处罚辩护 > 刑事案件中如何判断年龄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