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试用期解聘该怎么办

最新修订 | 2024-09-08
浏览10w+
孟理昕律师
孟理昕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15人
专家导读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试用期解聘,首先可以协商解决,如果不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以及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对于此类问题国家的有关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所以对于此类问题自己一定要多注意。

{ArticleTitle}

没有签劳动合同试用期解聘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以及未签订合同双倍工资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试用期解聘,对于自己的利益在法律意义上就是一种侵犯,所以对于具体的问题,自己应该积极的处置,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一旦自己不能很好的运用有关的法律规定,就会导致自己的问题有着的不切实际的处理后果。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3.4k字,预估阅读时间12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97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试用期解聘该怎么办
一键咨询
  •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8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8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5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4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0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0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3****36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2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4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3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7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6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3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3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8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宿迁180****346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998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78****450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辞退试用期员工要签解聘合同吗
用人单位辞退试用期内的员工也需要给职工出具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书,但在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的基础上,如果公司都还没有来得及跟员工签劳动合同,辞退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员工的时候,不出具离职证明也不违法,并且不会给员工造成任何影响。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解除劳动合同后再次聘用该劳动者的需要有试用期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解除劳动合同后再次聘用该劳动者的需要有试用期吗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7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试用期被解聘需要赔偿劳动者吗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试用期被解聘需要赔偿劳动者吗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从招聘面试中提升自己
[律师回复] 文/王华
今天下来战果还是不错,为什么说不错呢,因为今天一共面试四个侯选人,外贸主管一个,结构工程师和电子工程师一个,模具工一个。还约谈了两个外贸和一模具工次日面试,约谈率达到95%,创下从业以来约谈效率最高一次,还有两个小时就要下班了,我总结了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一、用人需求部门保持沟通: 很多公司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用工方向不是很明确,企业的用工需求随时会进行调整,虽然他们也有模仿大企业写一人员需求计划,但是他们的计划最终由用人单位和企业主直接影响。HR不断地按计划约侯选人,用人部门按新思路进行面试,导致约来的侯选人永远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所以HR要主动不定期将市场人才信息,不断反馈给用人部门和企业主,不断进行沟通,只有这样用工需求才会越来越明确。招聘效率才会提高。

二、要用一分钟把公司和这个职位介绍给求职者:约谈面试时,看到合适侯选人不要急得打电话进行约谈,要先整理一下谈话方式,要在一分钟之内将公司历史,主打产品,公司经营理念 ,以及增加岗位目的介绍给侯选人。

三、职业引导:很多侯选人对新行业及工作环境、岗位发展有顾虑,HR要擅长对其进行岗位引导。在很多情况下,HR的暖心行为会打动侯选人,以认识一个朋友的身份把侯选人约到公司里聊聊,效果会不一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试用期解聘有赔偿吗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招聘面试第7问:能否询问应聘人员的隐私
[律师回复] 关于面试过程中能否询问隐私的问题,这在以前没人会在意,也不会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对于很多面试者而言,这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在不断的提升,应聘者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想要保护自身隐私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而现在的面试过程,再要询问隐私,就需要掂量一下法律风险了。基于风险的考量,现在的面试,不建议询问应聘人员的隐私。隐私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家庭方面、情感问题、性取向等等。现在因为对女性的保护力度比以前强了很多,同时为了避免出现用人单位对女性的就业歧视,询问女性是否结婚,是否生育等这类问题现在也已经归为隐私的范畴。
现在社会,人们已经开始越来越注重自己的隐私,如果对方不主动提及,建议尽量不主动提问。但中国社会还处在一个正走向成熟的时期,人们对他人的隐私问题还是非常关心的。哪怕很多隐私问题对工作业绩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理论上而言,即便是女性生育与哺乳时期,如果处理得当,也不会影响工作业绩的输出。但现实情况是,一些隐私确实还是会对工作的业绩输出产生影响。例如,女性生育期间哺乳孩子耽搁的时间、大龄未婚所带来的心理情绪的影响等,在中国的企业中,都会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影响到工作业绩的输出。基于此,尽管很多用人单位已经意识到询问隐私的法律风险,但还是会忍不住在面试的时候询问应聘人员有关隐私的问题。
如果确实又想了解对方的隐私,应该采取什么好的方式或者有什么好的做法呢?有以下几种方式可供借鉴。
其一,通过询问不那么带有隐私的问题进行切入,例如,“好的,现在聊聊你的家庭情况?”(模糊掉是本人的小家庭情况,还是父母所在的家庭情况)或者,“你还有兄弟姐妹没有”等等这类话题,其实就已经可以逐渐的引出一些面试者想要了解的情况,例如是否是单身,是否已经生育,是否生育了二孩等。但如果通过这类问题,还是不能获得你想要的隐私方面的问题,则你可以通过上述问题逐渐的过渡到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例如,“你现在还是一个人?”“你是和父母住,还是自己一个人住”等等逐渐进入到较为敏感的隐私问题。
其二,如果你的经历足够丰富、人生阅历足够老练,你也可以在面试即将结束的时候,通过闲聊放松的方式进行了解,例如,“你90年的,今年已经29了,已经做母亲了吧”(跳过是否结婚这类问题,而是直接到生育这个话题)。然后你再结合对方的回答,进一步追问或者继续询问。
其三,以上两种方式的询问,其实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最有效也是最可靠的方式,是通过第三方来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一方面可以通过背景调查的方式,请正规的第三方商业机构来了解应聘人员的背景信息,包括一些会影响到工作业绩的隐私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应聘人员提供的第三方证明人了解其背后的隐私信息。
总之,如果不认为隐私会影响到工作业绩的输出,则尽可能不去询问这类问题。但确实想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第三方做一个背景调查。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97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招聘面试第10问:面试过程是否需要控制面试时间
[律师回复] 面试过程是否需要控制时间,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取决于面试考官是否已经识别出应聘人员和岗位之间的匹配情况。控制面试时间的一个基本判断是,通过交流和面谈,已经掌握应聘人员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判断该应聘人员是否和岗位相匹配,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控制时间。如果已经判断清楚,无论是匹配还是不匹配,都要尽早结束,而不用再交流太多的时间。
具体可以分几种情况思考是否需要控制面试的时间。
第一种情况,对于没什么面试经验,或者才开始步入面试工作的面试者而言,由于这类面试者面试技能不足,经验不够,所以也没法能控制好时间,面试的时间长一点短一点都没关系。面试本身是一件需要高度实践的工作,对于经验不足的面试者而言,就是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去摸索规律的。尽管如此,对于这类面试者,还是需要做到两点,
一是,要在面试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事前审阅应聘简历、构建结构化的面试问题、了解岗位的任职要求、了解公司的文化等。充足的准备工作,会节省大量的面试时间,其实这也是相当于控制时间;
二是,在进行正式的面试之前,要接受面试技能的培训以及事前的模拟实践,等掌握了一定的经验后再去面试。所以不建议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就开始独自进行面试。
第二种情况,对于一个经验丰富面试技能很强且阅人无数的面试者而言,面试的时间自然就能控制的很好。该闲聊的时候就闲聊,该正经交流的时候就正经交流,全部都在其掌控的范围。当然,对于这类面试者,也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信息已经掌握,就要尽快结束,而不用再交流太多的时间。
无论是经验丰富还是经验不足的面试者,都需要牢记的是,要围绕岗位的任职要求来匹配应聘人员,一切都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事实上,我们面试的工作,就是一个人岗匹配的过程,记住这个原则就足够了。在此过程中,无论你遇到什么情况,自然就会有应对的方法。以下几种情况都是需要控制时间的。
第一,遇到应聘人员罗哩罗嗦、回答的答案已经偏离方向,这种情况需要找到一个节点直接打断,引导其回到应该回答的问题上。如果还是罗哩罗嗦,直接提醒,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如果还不改初衷,唯一的方式就是找到节点,结束面试。
第二,遇到沉默寡言或者紧张的半天说不上话的应聘人员,不要在原来的问题上纠结,先停止原来的话题,自然过渡转移到一个轻松的对方能回答的话题上,例如对方的兴趣爱好,或者个人优势等,一旦打开对方的话匣子,就再次转移到正题上。如果对方依然断续的沉默回答或者依然紧张,则找个节点,终止面试,不再继续。
总之,基本的要求是,无论是何种情况,都需要给应聘人员一定的时间。如果是一名经验很丰富的面试考官,对于不太好判断的应聘人员,最少也需要30分钟的面试时间;而对于那种完全不符合要求的应聘人员,哪怕是一瞬间就已经判断出该应聘人员不符合要求,处于礼貌与风险的考量,也至少要面谈交流5分钟的时间。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7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试用期解聘有赔偿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试用期解聘有赔偿吗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我在试用期,现在老板好像是想把我给炒了,跟我旁敲侧击的说,咨询下劳动合同试用期解聘
[律师回复]
一、 用人单位招工要求的条件和标准要进行明示,不能没有理由任意解除。
1)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必须是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而不是不需要理由就可以解除的。往往很多用人单位只是简单的认为试用期内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往往也直接导致劳动争议的发生。
对于录用条件用人单位最好能够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有利于对员工的管理和避免劳动争议难以举证的问题。同时录用条件和招聘条件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不可把两者的概念混淆。
二、试用期内,劳动者要具备自我维权的心理素质和法制观念
1、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应该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仍然应当遵守法定的各项劳动标准,如工作时间、劳动保护、最低工资、加班费等规定。尤其是社会保险应该按月缴纳,做一个月的工也要缴纳一个月的社会保险。
2、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出资(指有支付货币凭证的情况)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培训,职工提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如果在试用期内,则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该项培训费用。
3、试用期限要合法
试用期约定与劳动合同期限有着密切的联系:劳动合同期限不满六个月的,不得设立试用期;满六个月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超过一个月;一年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规定试用期和劳动合同期限长短之间的关系,主要也是为了对试用期的约定加以限制和规范,对于短期间合同,可以在合同期内互相了解,一般不需要设立试用期,也为了防止一些企业以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频繁换人,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 试用期内特殊的权利
主要表现在解除劳动合同的特殊性。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提前三十天的要求。而用人单位除要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以外,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也没有提前30天的约束。
目前,有不少用人单位正是因为对试用期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错误,导致了滥设试用期、滥用企业权利等情况的发生。这是不利于企业人才开发和管理的,也与现行的政策法规背道而驰的,会给企业和劳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害,希望企业和劳动者正确的认识试用期,以便正确的对待和处理有关问题。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97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今天去应聘感觉被骗了,应聘面试需要交钱吗
[律师回复] 拨打110报警。被诈骗财物后,无论是否能够顺利追回被骗财物,都应当
第一时间报警,维护合法权益。受害人应尽量向警方多提供案件相关的线索,以促进其侦破案件,以利于被骗财物顺利追回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到3000至1万以上的,依据刑法266条追究刑事责任。诈骗公私财物依法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标准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49条追究行政违法责任。警方侦破案件并抓获诈骗违法或犯罪嫌疑人后,并认定其诈骗事实后,会将涉案赃款依法返还。如果赃款已经被挥霍殆尽,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依法退赔。以山西省为例,诈骗罪数额较大是5000元以上。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构成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确定量刑起点和增加刑罚量:
(1)诈骗数额达到5000元的,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数额每再增加25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
(2)诈骗数额达到8万元的,或者诈骗数额达到7万元、并具有《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数额每再增加5000元,增加一个月刑期;
(3)诈骗数额达到50万元的,或者诈骗数额达到45万元、并具有《解释》
第二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数额每再增加2.5万元,增加一个月刑期。依法应当判处无期徒刑的除外。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没有签劳动合同的试用期解聘该怎么办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