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诈骗罪是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如何认定诈骗罪

10w+浏览 匿名 2021-03-06 哈尔滨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目前我国刑法诈骗罪的主观认定只适用直接故意,不包括间接故意。所以,诈骗罪不包括间接故意。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刑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我国《刑法》对于诈骗罪的处罚是: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罪。
    2、客观要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全文
    2021-04-0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65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诈骗罪是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如何认定诈骗罪
一键咨询
  • 163****67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7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1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7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8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鸡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佳木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8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6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齐齐哈尔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0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6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鹤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2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6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1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3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3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1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绥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牡丹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0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黑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8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8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牡丹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0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6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齐齐哈尔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3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6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2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鸡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1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3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齐齐哈尔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绥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4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4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鸡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5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5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6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牡丹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2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2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绥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7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6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8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7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鸡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5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鸡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绥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1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齐齐哈尔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1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齐齐哈尔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8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鸡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1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佳木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尔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6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7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8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1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7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7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1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七台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双鸭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1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0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81****737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5****248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389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诈骗罪包括间接故意吗?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目前我国刑法对诈骗罪的主观认定只适用直接故意,不包括间接故意。所以,诈骗罪不包括间接故意。1、客体要件。2、客观要件。3、主体要件。4、主观要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既可以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也可以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间接故意只能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抱着希望发生的态度,间接故意表现为放任的态度。(3)直接故意直接存在于追求危害结果的犯罪行为之中,间接故意则必须以追求其他某种目的的行为为前提。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11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有哪些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同属犯罪故意的范畴。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都明确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都不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