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保密法立法依据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3-03
1.1w浏览 3点赞
律师解析
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立法依据《宪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条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行政诉讼案件·推荐文章

连云港135****187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4****171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8****278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39人选择咨询律师
619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保密法立法依据是什么
一键咨询
  •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8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1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0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4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2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7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7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1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6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6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6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0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5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2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3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5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3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1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8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0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8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7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7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4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2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2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8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5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6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0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1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5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1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5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5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0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4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4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0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8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3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2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3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2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6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2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0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4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2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0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135****251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5****601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8****211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保密协议的效力和法律依据
只要合同内容合法,出于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就是有法律效力的。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10w+浏览
合同事务
云南抢夺罪的立案标准如何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第一部分,关于抢夺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抢夺罪属于数额犯罪。
因此,行为人实施抢夺公私财产的行为,必须达到一定金额,即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数额较大),才能被认定为抢夺罪,并予以立案追诉。
其次,对于抢夺公私财产的案件,若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则可以将立案标准按照“数额较大”的50%进行确定:
(1)曾经因为抢劫、抢夺或聚众哄抢等行为受到过刑事处罚的;
(2)在过去一年中,曾因为抢夺或哄抢行为受到过行政处罚的;
(3)在同一年内实施了三次以上抢夺行为的;
(4)以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等方式进行抢夺的;
(5)组织、控制未成年人参与抢夺的;
(6)抢夺老年人、未成年人、孕妇、携带婴幼儿的人、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7)在医院抢夺病人或者其亲友财物的;
(8)抢夺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9)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在事件发生地实施抢夺行为的;
(10)导致他人轻伤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
第二部分,抢夺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从客体要件来看,抢夺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其次,从客观要件来看,抢夺罪的客观表现形式为趁人不备,出其不意,公开对财物行使有形力,使他人来不及反抗,从而获取数额较大的财物。
再次,从主体要件来看,抢夺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最后,从主观要件来看,抢夺罪的主观心态为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云南聚众斗殴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境内聚众斗殴犯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有组织的策划、举办或实际配合参与他人之间的聚众斗殴活动;
第二,负责策划和领导聚众斗殴的相关事宜;
第三,指导他人进行聚众斗殴的行动安排和调度;
第四,亲自参与并在斗殴中表现突出。
所谓的“聚众斗殴罪”,实际上是基于报复他人、抢占地盘、争夺势力范围等非正当理由,召集众多人员形成团伙,相互间进行暴力冲突,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三十六条
组织、策划、指挥或者积极参加聚众斗殴的,应予立案追诉。
《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四)持械聚众斗殴的。
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行人走路被机动车撞责任认定根据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行人在穿越道路时受到撞击,应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当事人的实际行为对此次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产生的影响力及各自的过失程度,来确认当事各方的责任归属。
若因其中某一方当事人的个人过失而引发了道路交通事故,则该责任人应承担起全面的责任;
倘若因为双方甚至多方当事人在同一情况下产生的过失而导致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那么就需要根据他们各自的行为对事故产生的具体影响及其过失程度,来决定肇事者们应当承担的主要责任、平等责任或次要责任;
如果各方面都没有直接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那么这就可以视为一场交通意外事故,各方都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然而,如果有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了道路交通事故,那么另一方将不需承担任何责任。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劳动合同中的保密协议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中,一般业务员并不需签订竞业协议,但可以签订保密协议。签订保密协议的人员并不受保密时间的限制,一旦泄露企业机密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起诉离婚撤诉后有新证据了可以上诉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起诉离婚之后撤诉,再次提出诉讼需要等待多长时间的问题,具体答案取决于多种复杂因素,以下将逐一进行详细解析:
首先,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的相关规定表明,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离婚诉讼撤诉,在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待到至少六个月之后方可再次提起诉讼。
然而,若在此期间出现了新的事实、理由或者其他特殊情况,则当事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向法院递交诉讼申请。
其次,撤诉的方式主要包括原告主动撤诉以及法院接受撤诉两种类型。
其中,原告主动撤诉是指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符合法律规定后予以批准。
最后,关于起诉离婚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婚姻关系必须合法且有效;
第二,起诉方需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需提交书面的起诉书,该文件应包含明确的诉讼请求、事实陈述、理由阐述、财产分割方案、子女抚养权归属以及相关证据等内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
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采取脱密措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国目前对脱密措施的规定,同竞业限制一样仅有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定,缺乏法律层次的规定。在原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项中规定: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6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
10w+浏览
公司经营
股东挪用资金罪公安不立案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涉及挪用资金罪的案例中,若公安机关基于特定原因做出了不予立案的决定,那么控告人便可通过实施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有效的权利维护:
首先,控告人有权向作出不予立案决定的公安机关递交书面申请,详细陈述理由并要求再次审查本案相关事项;
其次,若公安机关仍然坚持原决定,控告人还可向上一级司法检察机构提出申诉,请求其进行监督,以确保公安机关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于此类犯罪行为进行立案和处理;
最后,如果上述途径均无法解决问题,控告人亦可直接向相应的审判法庭提起诉讼,主张自身的权益,并证明对方的行为已构成违法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因该罪被起诉的人就是挪用资金罪的行为人也是犯罪嫌疑人。
工伤认定证明材料保密的依据是什么?
劳动者受伤,给劳动者作证的证人的信息一般劳动部门是保密的。工伤认定的结论全部都是依附于双方提交的证明材料上的,因为工伤认定工作的实际需求,所以很多材料都是关系到劳动者本人的个人隐私的,就包括病历,身份证等这些证件。
10w+浏览
工伤赔偿
会员代表名额,按会员人数确定依哪条规定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会员总数的规模,基层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可以相应设定:
会员数量在200至500名之间的单位,其代表人数应当在会员总人数的25%至20%之间浮动;
而对于会员数量在501至1000名之间的单位,代表人数则需控制在会员总人数的20%至10%之间;
当会员数量在1001至5000名之间时,代表人数应在会员总人数的10%至6%之间;
至于会员数量在5001至10000名之间的单位,代表人数应在会员总人数的5%左右;
而对于会员数量超过万人的大型企事业单位,会员代表的人数原则上不应超过500人。
对于会员数量不足200人的基层工会,通常应直接召开会员大会进行决策。
但若因特殊情况必须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时,必须事先征得上级工会的批准,且代表人数比例不得低于会员总人数的30%。
同时,会员代表应具备广泛性、先进性及代表性,其中工会干部和工会积极分子应占据代表人数的半数以上,女性会员、劳动模范以及知识分子、青年等群体也应有适当比例的代表(约占15%)。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九条
工会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
各级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
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不得作为本企业基层工会委员会成员的人选。
各级工会委员会向同级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
工会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有权撤换或者罢免其所选举的代表或者工会委员会组成人员。
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下级工会组织。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99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公司保密协议有没有法律依据?对此是怎么规定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2、保密协议经营者协议 对于企业在从事商业贸易中获取的商业秘密,可以签订保密协议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老公趁我睡着拍私密照违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享有隐私权。
即便是在亲密无间的夫妻之间,不经过对方的允许而偷拍其私密照的行为也属于违法行为。
除非法律明文规定或权利所有者亲自签署书面协议予以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以下述方式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首先,不得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即时交流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途径对他人的私人生活造成干扰,损害其宁静祥和;
其次,禁止擅自闯入、拍摄、窥探他人的住宅、宾馆客房等私人领域;
再次,严禁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此外,不得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最后,禁止擅自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同时,任何形式的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都是被严格禁止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