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变土地用途违约合同可以解除吗?
如果土地使用人未经出让方同意的改变土地用途的,是属于合同违约的情形,土地出让人可以解除合同,同时需要承担违约后果。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十八条
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土地用途的,应当征得出让方同意并经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依照本章的有关规定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办理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二条
承包方不得单方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但受让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二)弃耕抛荒连续两年以上;
(三)给土地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破坏土地生态环境;
(四)其他严重违约行为。
二、合同解除的法定条件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可能使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时履行,使合同失去意义。如供货方甲公司(生产性企业)因天灾造成生产线全部毁损,合同不能履行。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将不履行主要债务。履行期尚未届满,债务人明示或默示毁约,这种行为被称为预期违约。所谓明示预期违约,是指债务人以通知或声明的方式表示到期将不履行合同。所谓默示预期违约,是债务人以行为表明其到期将不履行合同,比如债务人将惟一的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地取得了标的物的所有权,此时,预期违约人到期不可能履行合同,这就是默示毁约。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仍未履行。迟延履行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仍未履行债务。经催告后,债务人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此时债权人获得单方解除权,可以通知债务人解除合同。催告是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的请求履行的通知,合理的期限,是指给予债务人必要的履行准备时间。合理期限的长短,应当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确定。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迟延履行合同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已经构成了根本违约,此时无须经催告程序,被违约人在违约人履行期限届满末履行合同时,即可通知对方解除合同。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这是兜底性规定,不仅指《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还包括其他法律的规定。
改变土地用途从而中止合同如果经过对方同意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对方同意的话,那么需要承担违约的后果。对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或者是要求违约方进行赔偿,同时要弥补实际造成的损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是我国的合同已经签订以后,如果土地的用途需要改变,那么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或者双方达成一致的协议,这样才可以,如果对方不同意的话,那么就属于违约的情况,需要进行一定的赔偿,赔偿包括违约金,以及由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